一种内拉式分体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2799发布日期:2023-11-17 07:2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拉式分体蜗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拉式分体蜗杆。


背景技术:

1、蜗杆蜗轮机构是由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演化而来的,属于齿轮机构的一种特殊类型,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的一种齿轮机构,其工作原理为:利用蜗轮和蜗杆的啮合来实现转动,蜗轮是一种圆盘状的齿轮,其齿面呈螺旋状,称为蜗齿,蜗杆是一种长条状的轴,其表面也呈螺旋状,称为蜗纹,当蜗轮和蜗杆啮合时,由于蜗齿和蜗纹的螺旋形状,使得蜗轮在旋转的同时,也会沿着蜗杆轴向移动,从而实现了传动。

2、但是在蜗杆与涡轮进行传动时,蜗纹上与蜗齿的接触面会产生摩擦,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出现轻微磨损,使蜗纹与蜗齿的配合度降低,影响传动精确度以及使用寿命。

3、因此人们亟需一种传动精确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内拉式分体蜗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拉式分体蜗杆,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利用弹性件的拉力拉动传动件上第二旋齿始终与蜗齿紧贴配合,能够消除磨损带来的间隙,提高传动精确度以及蜗杆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拉式分体蜗杆,包括轴杆、传动件以及弹性件,所述轴杆包括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轴杆同轴设置,所述传动件仅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齿,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旋齿组成与涡轮传动的蜗齿的第二螺旋齿,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所述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在蜗纹与蜗齿配合连接后产生的调节间隙。

3、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弧形弹簧钢片。

4、优选的,所述传动件靠近所述固定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的容纳槽,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固定部对应所述导向筒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筒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导向筒插入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导向筒端部与所述环形槽内底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调节间隙,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筒上,或所述弧形弹簧钢片中部开设与所述导向筒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弧形弹簧钢片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上。

6、优选的,所述导向筒与所述传动件一体设置。

7、优选的,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定位件仅沿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传动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机连接柱,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传动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轴承的轴承连接柱。

8、优选的,所述定位件靠近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传动件靠近所述定位件的端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径与所述定位筒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定位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9、优选的,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定位件一体设置。

10、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部轴线平行的齿条,所述传动件以及所述定位件的内壁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匹配的齿槽。

11、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2、本发明中传动件在实际工作时,第二螺旋齿靠近固定部的面会与涡轮的蜗齿接触并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产生磨损量,但是受到弹性件的拉力,第二螺旋齿始终保持与蜗齿的紧贴状态,起到消除磨损所带来的配合间隙的作用,提高传动精度,而且使得蜗杆可使用期限增长,提高了蜗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杆、传动件以及弹性件,所述轴杆包括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轴杆同轴设置,所述传动件仅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齿,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旋齿组成与涡轮传动的蜗齿的第二螺旋齿,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所述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在蜗纹与蜗齿配合连接后产生的调节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弧形弹簧钢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靠近所述固定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的容纳槽,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固定部对应所述导向筒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筒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导向筒插入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导向筒端部与所述环形槽内底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调节间隙,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筒上,或所述弧形弹簧钢片中部开设与所述导向筒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弧形弹簧钢片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与所述传动件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定位件仅沿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传动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机连接柱,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传动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轴承的轴承连接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靠近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传动件靠近所述定位件的端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径与所述定位筒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定位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定位件一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拉式分体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部轴线平行的齿条,所述传动件以及所述定位件的内壁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匹配的齿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拉式分体蜗杆,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包括:轴杆、传动件以及弹性件,轴杆包括固定部以及连接部,传动件与轴杆同轴设置,传动件仅轴向滑动设置在连接部上,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齿,传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旋齿组成与涡轮传动的蜗齿的第二螺旋齿,传动件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传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固定连接,传动件与固定部之间具有在蜗纹与蜗齿配合连接后产生的调节间隙;本发明中传动件在实际工作时,受到弹性件的拉力,第二螺旋齿始终保持与蜗齿的紧贴状态,起到消除磨损所带来的配合间隙的作用,提高传动精度,而且使得蜗杆可使用期限增长,提高了蜗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锦通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