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8886发布日期:2023-12-14 04: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1、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而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则是上述减震器中的一种,随着物质生活和科技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交通工具的舒适化体验,所以人们对于出行方式所用到的减震器也越来越关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大多减震行程较短,部分车辆遇到颠簸较大的路面时,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有限,从而存在减震效果差等问题,进而容易给乘客造成不适颠簸感,减震效果不够理想;

3、2、现有的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活塞带动活塞杆位于油缸内活动,通常通过在活塞杆外部设置包裹从而减小外部灰尘对活塞杆的影响,但其防尘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储油油缸,所述储油油缸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作油缸,所述储油油缸的上下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位于工作油缸内部的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所述工作油缸与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密封连接件,所述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工作油缸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偶遇伸展阀和流通阀,所述工作油缸中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油缸内部的压缩阀一和反馈补偿阀。

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位于储油油缸外部的波纹折叠软管,所述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上活塞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内端活动套接于储油油缸的外部,所述防尘罩内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尘毛刷。

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尘罩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防尘罩和连接法兰的顶部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栓与防尘罩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法兰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安装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和安装法兰的内部开设有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外侧固定连接诶有连接耳。

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塞之间注入有油液。

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腔体与储油油缸内部的上半部分相连通。

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位于波纹折叠软管的外侧,所述波纹折叠软管的上下两端分别抵紧与防尘罩的内侧和储油油缸的外侧。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尘毛刷贴合与储油油缸的外壁。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孔和安装法兰可进行适配更换。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耳焊接固定于安装法兰的外侧。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1、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通过设置有上活塞杆、下活塞杆、密封连接件、活塞等,进行工作时,通过使减震器受力压缩,使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推动活塞沿工作油缸向内移动,使工作油缸内部储有油液的工作腔容积变小,其上下外侧的空腔容积变大,从而通过液压推开流通阀使油液进入工作油缸上下两部分的空腔内,多余油液通过压缩阀一经由连接腔体进入到储油油缸内上部分,随减震器拉长使活塞推动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外移,使工作油缸内外侧的压力增大使其内部油液推动伸展阀进入活塞之间的工作腔,随活塞外移使工作油缸中部压力减小,使连接腔体及储油油缸上部分的多余油液随反馈补偿阀再次进入到工作油缸内,通过油液在阀门间流动产生阻尼力进行减震通过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同步减震活动,从而提高了减震效果。

13、2、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通过设置有波纹折叠软管、防尘罩、阻尘毛刷、连接法兰等,减震器在进行活动时通过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位于工作油缸内的活动时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带动其外侧连接的防尘罩沿储油油缸内外滑动,同时通过防尘罩内压波纹折叠软管促使波纹折叠软管进行压缩,通过防尘罩内连接环内侧连接的阻尘毛刷贴合与储油油缸的外壁,从而在防尘罩活动时带动阻尘毛刷活动,通过阻尘毛刷阻隔防尘罩与储油油缸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同时结合波纹折叠软管对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外部进行遮档,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防尘效果。

14、3、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通过设置有连接法兰、固定孔、固定螺栓、连接孔等,通过使用固定螺栓经由防尘罩和连接法兰内部适配的固定孔进行固定连接,然后通过使用安装螺栓穿过连接法兰和安装法兰内部适配的连接孔将其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法兰顶部设置的连接耳与车桥进行连接,从而方便进行安装使用,当需要连接方式不同时通过根据连接法兰和安装法兰进行灵活的组装配置,从而提高安装使用的灵活性及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储油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油缸(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作油缸(2),所述储油油缸(1)的上下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位于工作油缸(2)内部的上活塞杆(3)和下活塞杆(4),所述工作油缸(2)与上活塞杆(3)和下活塞杆(4)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密封连接件(5),所述上活塞杆(3)和下活塞杆(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工作油缸(2)内部的活塞(6),所述活塞(6)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偶遇伸展阀(8)和流通阀(7),所述工作油缸(2)中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腔体(9),所述连接腔体(9)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油缸(2)内部的压缩阀一(10)和反馈补偿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杆(3)和下活塞杆(4)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位于储油油缸(1)外部的波纹折叠软管(12),所述上活塞杆(3)和下活塞杆(4)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弹簧(13),所述上活塞杆(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罩(14),所述防尘罩(14)的内端活动套接于储油油缸(1)的外部,所述防尘罩(14)内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5),所述连接环(1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尘毛刷(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4)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法兰(17),所述防尘罩(14)和连接法兰(17)的顶部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固定孔(18),所述固定孔(1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19),所述连接法兰(17)通过固定螺栓(19)与防尘罩(1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法兰(1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安装法兰(21),所述连接法兰(17)和安装法兰(21)的内部开设有相适配的连接孔(20),所述连接孔(2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螺栓(22),所述安装螺栓(22)的外侧固定连接诶有连接耳(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之间注入有油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体(9)与储油油缸(1)内部的上半部分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3)位于波纹折叠软管(12)的外侧,所述波纹折叠软管(12)的上下两端分别抵紧与防尘罩(14)的内侧和储油油缸(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尘毛刷(16)贴合与储油油缸(1)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0)和安装法兰(21)可进行适配更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23)焊接固定于安装法兰(21)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包括储油油缸,所述储油油缸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作油缸,所述储油油缸的上下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位于工作油缸内部的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所述工作油缸与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密封连接件。本发明进行工作时,通过使减震器受力压缩,使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推动活塞沿工作油缸向内移动,使工作油缸内部储有油液的工作腔容积变小,其上下外侧的空腔容积变大,从而通过液压推开流通阀使油液进入工作油缸上下两部分的空腔内,多余油液通过压缩阀一经由连接腔体进入到储油油缸内上部分,通过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同步减震活动,从而提高了减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刘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环新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