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组合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8650发布日期:2024-01-16 12:1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组合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净水器水路控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组合阀。


背景技术:

1、传统净水器中,通常会使用多个电磁阀对水路进行控制,电磁阀又分为进水电磁阀和废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对水路通或断的控制,废水电磁阀控制净水器的废水量。

2、在净水器的应用中,各电磁阀为分体结构,组装效率低,增加产品组装的复杂性及限制产品体积的小型化,如专利cn201721462930.4所公开的。

3、另外,由于传统废水电磁阀只能实现单一流量,不能很好的匹配不同水质,以实现最佳制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集成组合阀。

2、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组合阀,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阀体单元,所述第二阀体单元上设有第二进水腔、第二出水腔、第三出水腔;

3、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相通构成第二放水水路,第二阀体单元上对应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控制组件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上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以通过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第二水路的通断;

4、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三出水腔相通构成第三放水水路,第二阀体单元上对应第二进水腔和第三出水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控制组件连接结构,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上连接第三控制组件以通过第三控制组件控制第三水路的通断;

5、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三出水腔之间设置有废水通道,所述第二阀体单元上设有第四控制组件连接结构,所述第四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上连接第四控制组件以通过第四控制组件控制废水通道的流通。

6、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为电磁阀控制组件,所述第二阀体单元内设有第二封水座,所述第二封水座内腔与第二出水腔相连通且其外腔与第二进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第二封水座配合,通过控制第二封水座内外腔的通断,实现控制第二水路的通断;

7、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为电磁阀控制组件,所述第二阀体单元内设有第三封水座,所述第三封水座内腔与第三出水腔相连通且其外腔与第二进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与第三封水座配合,通过控制第三封水座内外腔的通断,实现控制第三水路的通断。

8、构成第二进水腔的包括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四管体,第四管体一端封闭;构成第二出水腔的包括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五管体,所述第五管体一端与第四管体封闭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为沿y轴方向设置的带有若干螺孔的第二环形连接座,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连接结构连接于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封水座为设置在第二控制组件连接结构内的环形凸座,所述第二封水座连接于第五管体的侧壁上且在第五管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五管体和第二封水座内腔的第四连通口,所述第四管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四管体和第二封水座外腔的第五连通口;

9、构成第三出水腔的包括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六管体;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为沿z轴方向设置的设有若干螺孔的第三环形连接座,所述第三环形连接座连接在第四管体、第五管体、第六管体一侧且通过延伸至第四管体、第五管体、第六管体另一侧的延伸板在第四管体、第五管体、第六管体另一侧连接有封盖,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连接结构、第三控制组件连接结构分别位于第四管体、第五管体沿y轴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三封水座为设置在封盖和第六管体侧壁上的沿z轴方向设置的环形凸座,所述第四管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四管体和第三封水座外腔的第六连通口,所述第六管体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六管体和第三封水座内腔的第七连通口。

10、所述第四控制组件连接结构包括伸入第六管体一端内腔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九管体、设置在第九管体位于第六管体外的一端端部的电机连接座、设置在第九管体位于第六管体内的一端端部的隔板,所述隔板使第六管体内腔分隔为位于第九管体内腔的控制阀腔和位于第九管体外的第三出水腔,所述第九管体侧壁局部与第六管体侧壁重合且重合部分开设有连通第三封水座外腔和控制阀腔的第八连通口,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控制阀腔和第三出水腔的第九连通口;所述第四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控制阀腔内的阀芯组件,通过阀芯组件控制第八连通口和第九连通口之间的流通。

11、所述第四控制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旋转轴和套设在旋转轴外的流量控制轴套;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连接在电机连接座上,所述旋转轴和流量控制轴套位于控制阀腔内;所述流量控制轴套外壁形状与第九管体内壁适配使其外壁与第九管体内壁贴合,所述流量控制轴套相对第九管体不可转动且其侧壁对应第八连通口设有第一过流口,所述流量控制轴套的内壁为圆柱面,所述流量控制轴套端部对应第九连通口设有第二过流口;所述旋转轴位于流量控制轴套内的部分具有异形轴部,所述异形轴部具有贴合流量控制轴套内壁的圆柱曲面和与圆柱面之间形成流通空间的异形面,所述旋转轴在流量控制轴套内可转动具有圆柱曲面对着第一过流口以堵住第一过流口的关闭位置和异形面对着第一过流口使第一过流口和第二过流口通过流通空间连通的打开位置。

12、所述第一过流口为一端宽度大于另一端宽度的扇形孔,且其两端之间的宽度呈线性变化,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13、所述异形面具有外径逐渐减小的螺旋过渡曲面和l型弯折曲面,所述螺旋过渡曲面外径最大一端与圆柱曲面直接连接,所述螺旋过渡曲面与l型弯折曲面的一端通过光滑凸曲面连接,所述l型弯折曲面折弯部分为圆角过渡,l型弯折曲面的另一端与圆柱曲面直接连接,在关闭位置转向打开位置的过程的瞬间,所述螺旋过渡曲面与第一过流口宽度较小一端相对。

14、所述流量控制轴套的端部具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过流口形成于限位板上,所述旋转轴位于流量控制轴套内的端部抵接限位板使其相对流量控制轴套轴向位置固定,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非旋转体结构的限位凸柱,所述隔板上设有供限位凸柱插入的且与其形状适配的限位插孔,通过限位凸柱与限位插孔配合使流量控制轴套相对第九管体不可转动,通过旋转轴、限位板、隔板依次抵接使流量控制轴套相对第九管体轴向位置固定。

15、还包括第一阀体单元,所述第一阀体单元与第二阀体单元相连形成一体成型的阀体;

16、第一阀体单元具有用于连接第一控制组件上设有第一进水腔、第一出水腔,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相连通构成第一放水水路,第一阀体单元上对应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上连接第一控制组件以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一水路的通断。

17、还包括第一阀体单元,所述第一阀体单元与第二阀体单元相连形成一体成型的阀体;

18、第一阀体单元具有用于连接第一控制组件上设有第一进水腔、第一出水腔,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相连通构成第一放水水路,第一阀体单元上对应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上连接第一控制组件以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一水路的通断;

19、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为电磁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阀体单元内设有第一封水座,构成第一进水腔的包括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管体和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管体一端连接在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且在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第一连通口;构成第一出水腔的为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封闭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结构为沿z轴方向设置的带有若干螺孔的第一环形连接座,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封水座为设置在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结构内的环形凸座,所述第一封水座连接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且在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一管体和第一封水座内腔的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三管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三管体和第一封水座外腔的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一封水座和第二管体分别位于第一管体沿z轴方向的两侧;

20、所述第一阀体单元和第二阀体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为一体,第一连接板为平行于x-y平面的平板结构,其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一阀体单元的第三管体的侧壁和第六管体的侧壁;

21、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三管体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阀体单元的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一体成型的第二阀体单元,第二阀体单元上设置有连接进水管路的第二进水腔、连接出水管路的第二出水腔、连接出水管路的第三出水腔,第二阀体单元上安装有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分别实现设置在第二阀体单元内的由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相通构成的第二放水水路的通断控制、第二进水腔和第三出水腔相通构成的第三放水水路的通断控制以及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之间的废水通道的控制,组装效率高,并且结构紧凑,可大大减少所需体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