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1372发布日期:2024-02-07 13:2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磁阀,尤其是涉及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属于电磁阀。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使用的外置减振器使用的是阀芯杆穿过电磁铁,阀芯杆侧边可设小孔,通过控制电磁铁运动带动阀芯杆运动从而控制阀芯杆侧边小孔间隙来控制流量大小。

2、此类电磁阀具有使用寿命短、流量控制不稳定、加工工艺复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了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所述电磁阀包括先导阀、溢流阀和线圈组件;所述先导阀和溢流阀沿同一轴向级联连接,并与减振器缸筒连接,所述溢流阀布置于先导阀的下方,所述先导阀的上部与线圈组件相连,线圈组件经连接线缆连接至接插件。

4、所述先导阀和溢流阀均为中空结构,先导阀和溢流阀间隔布置;溢流阀内部的空腔形成下油腔,先导阀与溢流阀之间的缝隙形成上油腔,减振器缸筒与下油腔的底部连通,下油腔的顶部与上油腔连通。

5、所述先导阀包括先导阀壳体、挡铁、衔铁芯组件、先导阀弹簧、极靴底座;所述先导阀壳体上腔体的外部同轴设有线圈槽,线圈槽为先导阀壳体的上端面向下开设的环状槽,线圈槽内部套设有用于产生电磁力的线圈组件,线圈槽的槽口上压合有环形的线圈压盖。

6、所述先导阀壳体腔体的顶部紧密套装有挡铁,先导阀壳体腔体的内部可活动连接有衔铁芯组件,挡铁与衔铁芯组件之间连接有先导阀弹簧,先导阀弹簧套装于衔铁芯组件顶面的中心开设的孔中,先导阀弹簧的顶端连接到挡铁的下端面;所述衔铁芯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电磁感应。

7、所述衔铁芯组件的下方连接有极靴底座,极靴底座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衔铁芯组件的底端活动穿过通孔并延伸至上油腔,衔铁芯组件的底端与溢流阀的顶端接触,所述极靴底座与先导阀壳体的内壁过盈连接。

8、所述溢流阀包括溢流阀底座、溢流阀阀体、溢流阀阀片、弹簧上支座、主弹簧、弹簧下支座。所述溢流阀阀体腔体的顶端连接有溢流阀阀片,溢流阀阀片的顶面与衔铁芯组件的底端接触;所述溢流阀阀体腔体的底部密封连接有溢流阀底座,溢流阀底座的中心同轴开设通孔作为进油孔;所述溢流阀阀片与溢流阀底座之间设有主弹簧,主弹簧与溢流阀同轴布置,所述主弹簧与溢流阀阀片的底面之间通过弹簧上支座连接,所述主弹簧与溢流阀底座之间通过弹簧下支座连接;

9、所述溢流阀阀片与极靴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上油腔,所述溢流阀底座与弹簧上支座之间形成下油腔,溢流阀底座中心的进油孔连通下油腔与减振器缸筒。

10、所述衔铁芯组件包括可在先导阀壳体的内壁轴向移动的衔铁芯和压装于衔铁芯底端的钢球;溢流阀阀片的中心开设有球形孔,所述球形孔与钢球的形状吻合,钢球与溢流阀阀片中心的球形孔接触;所述钢球与溢流阀阀片的球形孔之间的缝隙形成流体通道,连通上油腔与下油腔。

11、具体地,所述溢流阀阀片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同轴的通孔,通孔连通上油腔与下油腔。

12、具体地,所述溢流阀阀体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先导阀壳体的下腔体内部。

13、具体地,所述溢流阀阀体内壁的顶端同轴开设有环形嵌槽,所述溢流阀阀片的外缘压合在嵌槽上。

14、具体地,所述弹簧下支座和溢流阀底座之间配合端面处的溢流阀阀体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径向溢流槽孔,溢流槽孔与所述进油孔相连通形成溢流通道。

15、具体地,失电状态下衔铁芯组件和溢流阀阀片紧密连接。

16、具体地,所述先导阀壳体底部的内壁设置有同轴的环形豁口槽,豁口槽内过盈嵌入极靴底座。

17、具体地,所述溢流阀阀体外周面的顶部布设有槽孔,槽孔的轴心与溢流阀阀体的轴心垂直,槽孔连通上油腔与减振缸筒。

18、所述电磁阀的内部形成油液回路,所述油液回路具体为:

19、失电状态下,衔铁芯组件底部的钢球与溢流阀阀片的中央通孔之间紧密配合,减振油液从减振器缸筒经进油孔流入溢流阀,进而经溢流阀阀片上周向分布的通孔流入上油腔。

20、所述线圈组件通电后,衔铁芯组件沿轴向向上,钢球与溢流阀阀片中央通孔的间隙增大,形成过流口,减振油液经间隙由下油腔流入上油腔。电流稳定后,电磁力和弹簧力使衔铁芯组件保持平衡,形成稳定的过流口。通过电流控制衔铁芯组件上下滑动来调控过流口的大小,实现不同面积的导通流道,进而调节不同的阻尼力。

21、当电流增大时,过流口增大,由于上油腔的压力小于下油腔的压力,形成上下压差,进油孔的流量增大,主弹簧向上压缩,大多数油液溢流阀阀体上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豁口中流向减振缸筒。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本发明通过重新设计先导阀结构,构建了一种新型导通流道。通过先导阀衔铁芯组件的上下滑动以及先导阀衔铁芯组件与溢流阀阀片的配合实现不同面积的导通流道,以及更加稳定的比例流量输出。先导阀和溢流阀分体式加工,不但提高了自身强度和连接强度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先导阀(1)、溢流阀(2)和线圈组件(3);所述先导阀(1)和溢流阀(2)沿同一轴向级联连接,并与减振器缸筒连接,所述溢流阀(2)布置于先导阀(1)的下方,所述先导阀(1)的上部与线圈组件(3)相连,线圈组件(3)经连接线缆连接至接插件;所述先导阀(1)和溢流阀(2)均为中空结构,先导阀(1)和溢流阀(2)间隔布置;溢流阀(2)内部的空腔形成下油腔,先导阀(1)与溢流阀(2)之间的缝隙形成上油腔,减振器缸筒与下油腔的底部连通,下油腔的顶部与上油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1)包括先导阀壳体(1.1)、挡铁(1.2)、衔铁芯组件(1.3)、先导阀弹簧(1.4)、极靴底座(1.5);所述先导阀壳体(1.1)上腔体的外部同轴设有线圈槽,线圈槽为先导阀壳体(1.1)的上端面向下开设的环状槽,线圈槽内部套设有用于产生电磁力的线圈组件(3),线圈槽的槽口上压合有环形的线圈压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芯组件(1.3)包括可在先导阀壳体(1.1)的内壁轴向移动的衔铁芯(1.3.1)和压装于衔铁芯(1.3.1)底端的钢球(1.3.2);溢流阀阀片(2.3)的中心开设有球形孔,所述球形孔与钢球(1.3.2)的形状吻合,钢球(1.3.2)与溢流阀阀片(2.3)中心的球形孔接触;所述钢球(1.3.2)与溢流阀阀片(2.3)的球形孔之间的缝隙形成流体通道,连通上油腔与下油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阀片(2.3)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同轴的通孔,通孔连通上油腔与下油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阀体(2.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先导阀壳体(1.1)的下腔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阀体(2.2)内壁的顶端同轴开设有环形嵌槽,所述溢流阀阀片(2.3)的外缘压合在嵌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下支座(2.6)和溢流阀底座(2.1)之间配合端面处的溢流阀阀体(2.2)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径向溢流槽孔,溢流槽孔与所述进油孔相连通形成溢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失电状态下衔铁芯组件(1.3)和溢流阀阀片(2.3)紧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壳体(1.1)底部的内壁设置有同轴的环形豁口槽,豁口槽内过盈嵌入极靴底座(1.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阀体(2.2)外周面的顶部布设有槽孔,槽孔的轴心与溢流阀阀体(2.2)的轴心垂直,槽孔连通上油腔与减振缸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C减振器电磁阀。电磁阀包括先导阀、溢流阀和线圈组件,先导阀、溢流阀沿同一轴向级联连接,并与减振器缸筒连接,溢流阀布置于先导阀的下方,先导阀的上部与线圈组件相连,线圈组件经连接线缆连接至接插件,先导阀和溢流阀均为中空结构,先导阀和溢流阀间隔布置;溢流阀内部的空腔形成下油腔,先导阀与溢流阀之间的缝隙形成上油腔,减振器缸筒与下油腔的底部连通,下油腔的顶部与上油腔连通。本发明能够构建了一种新的导流通道,通过先导阀衔铁芯组件和溢流阀阀片通过上下滑动配合实现不同面积的导通流道,实现了稳定的比例流量输出,先导阀和溢流阀分体式加工,提高了自身强度和连接强度,且降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钧,戴光毅,高明扉,朱铭达,黄涛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