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传动装置及升降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2672发布日期:2024-02-22 21:2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传动装置及升降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池,尤其涉及一种升降传动装置及升降水池。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会进行体育锻炼以改善体质。游泳作为一项运动项目,其能够起到塑性和减脂的作用。

2、市面上的水池根据深度不同,可划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深水池的平均深度通常会超过1.5米,适合游泳技能较高的人;浅水池较浅,适合儿童、水性较差者等进行学习或游玩。

3、现有游水池的深度是固定的,池底无法升降,致使同一水池难以满足不同用户及不同项目的使用需求,存在使用灵活性差的问题。例如不同时段接待不同需求的客户,那么则会导致深水池或浅水池空置,从而增大运维成本,并造成水池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升降传动装置及升降水池,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传动装置,用于驱使升降水池的升降平台的升降,包括直线驱动模组和多根传动绳;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内部,且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用于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输出部;

3、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若干轮系,所述轮系与所述传动绳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轮系包括一个支撑滑轮,其中,多个所述轮系的所述支撑滑轮环绕所述升降平台的重心设置;

4、所述传动绳的一端与所述直线输出部相连,另一端绕过对应的所述支撑滑轮后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升降水池的池体相连;所述传动绳向对应的所述支撑滑轮提供支撑力,以对所述升降平台进行支撑,其中,各所述支撑滑轮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不同的位置。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的外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的内部形成有安置空间,其中,所述支撑滑轮安装于所述安置空间内。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四个边角,每个所述边角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滑轮;其中,所述传动绳绕过设置于对应所述边角处的所述支撑滑轮后,竖直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升降水池的池体相连;

7、四个所述边角上所设置所述支撑滑轮分别命名为支撑滑轮ⅰ、支撑滑轮ⅱ、支撑滑轮ⅲ和支撑滑轮ⅳ;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中心面,所述中心面经过所述升降平台的重心且垂直设置,其中,所述支撑滑轮ⅰ与所述支撑滑轮ⅲ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且靠近所述直线输出部,所述支撑滑轮ⅱ与所述支撑滑轮ⅳ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且远离所述直线输出部;所述支撑滑轮ⅰ和所述支撑滑轮ⅱ位于所述升降平台的同一侧,所述支撑滑轮ⅲ和所述支撑滑轮ⅳ位于所述升降平台的同一侧;所述支撑滑轮ⅰ、所述支撑滑轮ⅱ、所述支撑滑轮ⅲ和所述支撑滑轮ⅳ,四者的中心距离所述升降平台的重心的距离均相同。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系还包括引导轮组;所述引导轮组用于改变所述传动绳的运动方向,并将所述传动绳引导至对应的所述支撑滑轮;所述引导轮组包括若干引导滑轮,各所述引导滑轮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上;

9、与所述支撑滑轮ⅰ对应的所述引导轮组包括第一引导滑轮ⅰ和第二引导滑轮ⅰ;与所述支撑滑轮ⅱ对应的所述引导轮组包括第一引导滑轮ⅱ和第二引导滑轮ⅱ和第三引导滑轮ⅱ;与所述支撑滑轮ⅲ对应的所述引导轮组包括第一引导滑轮ⅲ和第二引导滑轮ⅲ;与所述支撑滑轮ⅳ对应的所述引导轮组包括第一引导滑轮ⅳ、第二引导滑轮ⅳ和第三引导滑轮ⅳ;

10、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ⅰ、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ⅰ、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ⅱ、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ⅱ、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ⅲ、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ⅲ、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ⅳ和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ⅳ,这几者的旋转轴线均共面且位于一预设面上,其中,所述直线输出部垂直且正对于所述预设面;

11、所述第三引导滑轮ⅱ和所述第三引导滑轮ⅳ位于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的侧边,且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引导滑轮ⅱ和所述第三引导滑轮ⅳ两者的旋转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ⅰ与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ⅱ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ⅰ与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ⅱ同轴设置;

13、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ⅲ与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ⅳ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ⅲ与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ⅳ同轴设置;

14、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ⅰ与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ⅲ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ⅰ与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ⅲ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

15、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ⅱ与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ⅳ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ⅱ与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ⅳ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中心组装件和第二中心组装件,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与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与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其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和所述直线输出部均水平设置;

17、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第一侧组装件和第二侧组装件,所述第一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侧组装件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均位于所述第一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侧组装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侧组装件、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侧组装件依次设置且均平行于所述升降平台的长度方向;

18、所述第一侧组装件、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侧组装件,相邻两者之间均存在间隔。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之间设置第一中间组装件;所述第一侧组装件、所述第一中间组装件和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相互平行,且相邻两者之间存在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引导滑轮ⅱ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组装件与所述第一中间组装件之间;

20、所述第一中间组装件和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组装件和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固定相连;

21、所述第二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之间设置第二中间组装件;所述第二侧组装件、所述第二中间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相互平行,且相邻两者之间存在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引导滑轮ⅳ设置于所述第二侧组装件与所述第二中间组装件之间;

22、所述第二中间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中间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固定相连;

23、所述第一侧组装件与所述第一中间组装件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一中间组装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侧组装件的尾部设置,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传动绳穿过的孔洞;

24、所述第二侧组装件与所述第二中间组装件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间组装件固定相连;所述第四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侧组装件的尾部设置,其中,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传动绳穿过的孔洞;

25、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之间设置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五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的尾部设置。

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端组装件和第二端组装件,其中,所述第一端组装件和第二端组装件均位于所述直线输出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端组装件相较于所述第二端组装件更靠近所述直线输出部;

27、所述第一中心组装件、所述第二中心组装件、所述第一中间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中间组装件的前端均与所述第一端组装件固定相连;

28、所述第一端组装件和所述第二端组装件均位于所述第一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侧组装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端组装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侧组装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端组装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组装件和所述第二侧组装件固定相连;

29、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ⅰ、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ⅰ、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ⅱ、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ⅱ、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ⅲ、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ⅲ、所述第一引导滑轮ⅳ和所述第二引导滑轮ⅳ,这几者均位于所述第一端组装件和所述第二端组装件之间。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

31、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水池,包括池体和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池体内的升降平台;

32、所述升降平台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升降传动装置,其中,所述升降传动装置用于驱使所述升降平台升降。

3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34、本技术提出的升降传动装置,包括直线驱动模组和多根传动绳,直线驱动模组固定设置于升降平台内部。传动绳的一端于直线驱动模组的直线输出部相连,另一端绕过对应的支撑滑轮后向上延伸并与升降水池的池体相连。其中,通过直线驱动模组的直线输出部带动传动绳,通过收放传动绳由此带动升降平台升降。

35、将升降平台作为升降水池的池底,利用升降传动装置驱动升降平台的升降,由此便可以实现对升降水池深度的调节。另外,该升降传动装置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