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65614发布日期:2024-02-07 13: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机切换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为了保证生产的可靠运转,避免因电机故障造成的停产事故,目前普遍采用的主、辅电机二拖一与减速机硬连接,变频器调速的方式,在其中一组电机发生故障时可及时切换至备用电机组,以保障生产的稳定进行。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6389223u的文献提供一种电机切换装置和具有该电机切换装置的升降设备,该装置可实现多组电机组件的切换,一组电机组件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其余组电机组件中的一组可以与传动装置的输入端联动,从而通过传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升降机构,从而升降机构的驱动装置切换时,切换效率高,且生产线无需停线,便于损坏的电机组件的更换和维修。上述现有电机切换装置在使用时,用于连接在电机与所述离合装置之间以及变速机构与输入端之间的联轴器多采用螺栓固定,当电机开启后,电机正反转换频繁,联轴器承受的瞬间冲击震动较大,容易引起连接联轴器的螺栓发生扭转进而使联轴器产生松动,随使用时间的增长,其联轴器的松动现象加剧,严重影响电机切换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如何在完成连轴的同时实现扭转限制是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动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切换装置的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电机开启后容易引起连接联轴器的螺栓发生扭转进而使联轴器产生松动的技术问题,通过轴连接件可将两段旋环轴稳定连接,并实现对轴连接件的扭转限制处理。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切换装置,包括传动装置以及至少两组电机组件,传动装置具有输出端和至少两个输入端;

5、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变速机构,且变速机构的输出端可选择性与传动装置上所对应输入端联动,变速机构的输入端上设有离合装置;

6、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连轴结构,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以及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也连接有连轴结构;

7、连轴机构包括半连轴端头a和半连轴端头b,半连轴端头a和半连轴端头b相卡接拼合;

8、半连轴端头a以及半连轴端头b的相背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筒,每个安装套筒之中均可拆卸均设有轴连接件;

9、轴连接件包括端头结构,端头结构的内腔之中滑动设有泵压活塞,泵压活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柱;

10、立柱的内部设有水平腔室,水平腔室与端头结构的一侧内腔相连通,水平腔室内密封滑动连接有防脱活塞,防脱活塞端部上连接有防脱卡头,且防脱卡头远离防脱活塞的一端贯穿立柱侧壁并与输入端或输出端滑动卡接配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连轴结构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之间以及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以及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时,连轴结构上的轴连接件在逐渐拧紧过程中,实现对轴连接件的扭转限制处理,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连轴结构在安装后因电机工作时所产生冲击震动而发生松动情况出现,确保连轴结构得以牢固安装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之间以及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以及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保障电机切换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12、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端头结构包括中空螺柱,泵压活塞密封滑动连接于中空螺柱的内腔之中,泵压活塞的顶端连接有侧推块,中空螺柱内腔上部贯穿插设有横移条,横移条一端设有防松部件。

13、进一步的,两个横移条的相对端上均开设有与侧推块倾斜曲面相配合工作的过渡倒角;两个横移条的上方均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中空螺柱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则固定连接于横移条的侧壁上。

1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中空螺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柱顶座,螺柱顶座的底部连接有环状囊体,环状囊体的底部连接有密封垫圈,螺柱顶座的内部连接有囊体导管,囊体导管的一端与环状囊体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则与中空螺柱顶端相连接并伸入中空螺柱内腔之中。

15、进一步的,安装套筒顶部设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安装套筒与密封垫圈之间的压力;螺柱顶座内部相对于环状囊体的位置设有多个膨胀部,膨胀部之中嵌设有磁体模块,螺柱顶座内部嵌设有多个电磁模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空螺柱不断旋紧至竖槽内部且下移的过程中,泵压活塞还会通过囊体导管将中空螺柱内腔之中的气体不断挤压至环状囊体内部,当中空螺柱完全旋紧后,胀大后的环状囊体将密封垫圈紧贴在安装套筒表面。

1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立柱内部还连接有进流气管,进流气管一端与水平腔室相连通,另一端分别穿过泵压活塞并与中空螺柱内腔相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空螺柱不断螺纹旋紧的过程中,中空螺柱相对于泵压活塞不断下移,使得泵压活塞不断将中空螺柱内部气体通过进流气管导入水平腔室内,水平腔室内气压压力逐渐增大后通过防脱活塞推动防脱卡头卡扣至孔内环槽之中。

1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防松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横移条远离过渡倒角一端上的弹性支架,弹性支架上连接有卡限单元;安装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尖角槽,尖角槽与卡限单元活动卡接。

20、进一步的,卡限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弹性支架自由端上的三角卡头,安装套筒的内壁上与三角卡头位置对应处均匀开设有一圈可供三角卡头活动卡扣至其中且与三角卡头相适配的尖角槽。

2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离合装置的输入端、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以及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上均开设有可供轴连接件活动插设至其中的穿孔;穿孔的内壁上环设有一圈可供防脱卡头活动卡扣至其中的孔内环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空螺柱不断旋紧下移过程中,侧推块不断推动两个横移条相背运动,发生相背运动的两个防松部件逐渐向着尖角槽方向移动,当三角卡头卡扣至尖角槽内部时,通过尖角槽增加与三角卡头表面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在弹性支架自由端弹力作用下,使得三角卡头能对尖角槽内壁施加作用力,增加三角卡头发生偏转时的摩擦力,实现对连接至竖槽内部的轴连接件的扭转限制处理的同时,又实现对连轴结构的进一步防松动脱落处理,使得连轴结构得以牢固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之间。

23、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切换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24、a、连轴结构初安装,将半连轴端头a和半连轴端头b分别套设在两侧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外周,并将半连轴端头a和半连轴端头b两者相卡接拼合;

25、b、轴连接件初安装,将轴连接件插入安装套筒之中,并将中空螺柱螺纹旋紧;

26、c、一重扭转限制处理,在中空螺柱不断螺纹旋紧的过程中,中空螺柱相对于泵压活塞不断下移,使得泵压活塞不断将中空螺柱内部气体通过进流气管导入水平腔室内,水平腔室内气压压力逐渐增大后通过防脱活塞推动防脱卡头卡扣至孔内环槽之中;

27、d、二重扭转限制处理,在中空螺柱不断旋紧下移过程中,侧推块不断推动两个横移条相背运动,使防松部件逐渐向着尖角槽方向移动,并使防松部件卡嵌在尖角槽之中;

28、e、三重扭转限制处理,在中空螺柱不断旋紧下移过程中,泵压活塞不断将中空螺柱内部气体挤压至环状囊体内部,环状囊体逐渐膨大将密封垫圈紧贴在安装套筒表面;

29、f、重复上述步骤a至步骤e,将连轴结构安装在相对应的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直至完成所有联动连接。

30、3.有益效果

31、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2、1.在将连轴结构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之间以及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以及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时,连轴结构上的轴连接件在逐渐拧紧过程中,实现对轴连接件的扭转限制处理,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连轴结构在安装后因电机工作时所产生冲击震动而发生松动情况出现,确保连轴结构得以牢固安装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之间以及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以及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保障电机切换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33、2.通过设置泵压活塞与防脱卡头的配合,在中空螺柱不断螺纹旋紧的过程中,中空螺柱相对于泵压活塞不断下移,使得泵压活塞不断将中空螺柱内部气体通过进流气管导入水平腔室内,水平腔室内气压压力逐渐增大后通过防脱活塞推动防脱卡头卡扣至孔内环槽之中,通过孔内环槽对防脱卡头的限位卡扣作用,初步实现对连轴结构的防松动脱落处理。

34、3.通过设置侧推块与横移条的配合,在中空螺柱不断旋紧下移过程中,侧推块不断推动两个横移条相背运动,发生相背运动的两个防松部件逐渐向着尖角槽方向移动,当三角卡头卡扣至尖角槽内部时,通过尖角槽增加与三角卡头表面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在弹性支架自由端弹力作用下,使得三角卡头能对尖角槽内壁施加作用力,增加三角卡头发生偏转时的摩擦力,实现对连接至竖槽内部的轴连接件的扭转限制处理的同时,又实现对连轴结构的进一步防松动脱落处理,使得连轴结构得以牢固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之间。

35、4.通过设置泵压活塞与环状囊体的配合,在中空螺柱不断旋紧至竖槽内部且下移的过程中,泵压活塞还会通过囊体导管将中空螺柱内腔之中的气体不断挤压至环状囊体内部,当中空螺柱完全旋紧后,胀大后的环状囊体将密封垫圈紧贴在安装套筒表面,提升连轴结构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油污、水等杂物侵入竖槽内部对轴连接件造成腐蚀损坏的同时,还能避免杂物侵入竖槽内部对连轴结构的正常安装工作带来不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