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44845发布日期:2024-02-26 16:5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的变阻尼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


背景技术:

1、半主动控制的实质是系统的参数控制,根据一定的规则来不断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而提高隔振系统在不同激励下的隔振性能。半主动隔振装置通常被分为变刚度和变阻尼控制装置两种形式,其中变阻尼装置包括可控液体阻尼器、可变摩擦阻尼器及可变流量阻尼器等。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半主动控制阻尼器主要是可控液体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有磁流变阻尼器、电流变阻尼器两种。由于电流变阻尼器对工作电压要求高,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推广,磁流变阻尼器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武器系统与土木工程领域的振动控制中。

2、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简称mr)主要由具有非导磁性液体(母液)和分散于母液中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组成。在没有磁场作用时,磁流变液是一种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液体;当有磁场作用时,磁流变液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快速、且可逆地由流动性液体转变为具有高黏度、低流动性特点的bingham塑性体;磁场作用消失后,磁流变液又由塑性体转变为可流动的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半主动控制阻尼器减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该方法利用磁流变效应的特点,制作适用于船舶管路振动控制用的磁流变阻尼器,使其具有参数和阻尼力可调、出力大,构造简单优点,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可以迅速地改变磁流变液及其器件的力学特性,解决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3、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利用磁流变效应的特点,制作适用于船舶管路振动控制用的磁流变阻尼器,使其具有参数和阻尼力可调、出力大,构造简单优点,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可以迅速地改变磁流变液及其器件的力学特性;

4、具体步骤如下:

5、1)将磁流变阻尼器安装于管路支撑结构;

6、2)管路振动时,带动磁流变阻尼器活塞连杆运动;

7、3)利用位移传感器记录外壳与活塞连杆间的相对运动数据;

8、4)传感器数据输入电脑计算电流值;

9、5)电流输入线圈;

10、6)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改变阻尼力,从而控制管路振动。

11、积极效果,由于本发明通过使用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实现管路振动的半主动控制,同时具备结构简单、阻尼力连续且可调范围大、响应速度快、温度稳定性良好、主动控制隔振性能良好优势,克服被动控制隔振频段较窄与主动控制不易操作且能耗较大的不足,实现船舶系统管路振动半主动控制。适宜作为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其特征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的是船舶领域的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管路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利用磁流变效应的特点,制作适用于船舶管路振动控制用的磁流变阻尼器,使其具有参数和阻尼力可调、出力大,构造简单优点,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可以迅速地改变磁流变液及其器件的力学特性;1)将磁流变阻尼器安装于管路支撑结构;2)管路振动时,带动磁流变阻尼器活塞连杆运动;3)利用位移传感器记录外壳与活塞连杆间的相对运动数据;4)传感器数据输入电脑计算电流值;5)电流输入线圈;6)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改变阻尼力,从而控制管路振动。本发明克服被动控制隔振频段较窄与主动控制不易操作且能耗较大的不足,适宜作为半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于越,张斌,李清,刘晓晨,郑鑫,何祚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