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多段式回位弹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9891发布日期:2023-05-25 02:1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多段式回位弹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多段式回位弹簧结构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创造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多段式回位弹簧结构。
3.

背景技术:

4.在半挂车行业中,制回弹簧也称回位弹簧,该制回弹簧用于刹车系统中,如附图1所示,目前多为三段式拉伸弹簧,该种弹簧的缺点是拉钩处承受能力弱容易断裂,且连杆与弹簧本体连接处受力不均匀会导致回位力不稳定。
5.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多段式回位弹簧结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多段式回位弹簧结构,包括有第一弹簧本体、第二弹簧本体、第一弹簧拉钩、第二弹簧拉钩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和第二弹簧本体之间的连接钩,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具有第一中空腔体,所述第二弹簧本体具有第二中空腔体,所述连接钩包括有连接杆部、与所述连接杆部一端连接的第一钩状部以及与所述连接杆部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钩状部,所述第一弹簧本体通过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其一开口与第一钩状部卡置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本体通过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其一开口与所述第二钩状部卡置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拉钩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另一开口卡置连接,所述第第二弹簧拉钩与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另一开口卡置连接。
9.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弹簧拉钩包括有第一主体部、由所述第一主体部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三钩状部以及由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四钩状部,所述第一弹簧拉钩通过所述第三钩状部卡置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中。
10.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二弹簧拉钩包括有第二主体部、由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五钩状部以及由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六钩状部,所述第二弹簧本体通过所述第五钩状部卡置在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中。
11.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和第二弹簧本体相对称分置,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和第二弹簧本体均设置有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方向依次分为第一圆锥状弹簧段、圆柱状弹簧段和第二圆锥状弹簧段,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的外径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圆柱状弹簧段的外径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方向不变,所述第二圆锥状弹簧段的外径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方向逐渐减小。
1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所形成的锥角为a,所述第一钩状部和第二钩状部均依次分为第一倾斜段、圆弧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所形成的角度为b,所述∠a>∠b,且5
°
≤∠a
ꢀ‑
∠b ≤15
°

13.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钩状部和第二钩状部的最大宽度h1均大于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的最小内直径d1且小于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的最大内直
径d2。
1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三钩状部和第五钩状部的最大宽度h2均大于所述第二圆锥状弹簧段的最小内直径d3且小于所述第二圆锥状弹簧段的最大内直径d4。
15.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和第二弹簧本体的有效圈数为12圈,总圈数为13圈。
16.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弹簧本体通过第二中空腔体的其一开口与第二钩状部卡置连接,第一弹簧拉钩与第一中空腔体的另一开口卡置连接,第二弹簧拉钩与第二中空腔体的另一开口卡置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卡置连接方式使得第一弹簧本体与第一弹簧拉钩以及第二弹簧本体与第二弹簧拉钩连接的更加稳固,承受力度强且不易出现断裂。
17.【附图说明】
18.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图;
19.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图之一;
20.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图之二;
21.图4是连接钩的结构示图。
22.【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如附图1-附图4所示,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多段式回位弹簧结构,包括有第一弹簧本体1、第二弹簧本体2、第一弹簧拉钩4、第二弹簧拉钩5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本体1和第二弹簧本体2之间的连接钩3,所述第一弹簧本体1具有第一中空腔体,所述第二弹簧本体2具有第二中空腔体,所述连接钩3包括有连接杆部31、与所述连接杆部31一端连接的第一钩状部32以及与所述连接杆部31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钩状部33,所述第一弹簧本体1通过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其一开口与第一钩状部32卡置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本体2通过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其一开口与所述第二钩状部33卡置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拉钩4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另一开口卡置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拉钩5与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另一开口卡置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卡置连接方式使得第一弹簧本体1与第一弹簧拉钩4以及第二弹簧本体2与第二弹簧拉钩5连接的更加稳固,承受力度强且不易出现断裂。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拉钩4包括有第一主体部41、由所述第一主体部41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三钩状部42以及由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另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四钩状部43,所述第一弹簧拉钩4通过所述第三钩状部42卡置在所述第一中空腔体中。所述第一钩状部32和第二钩状部33的最大宽度h1均大于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101的最小内直径d1且小于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101的最大内直径d2,进一步地增强第一弹簧拉钩4与第一弹簧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防止出现脱扣现象。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拉钩5包括有第二主体部51、由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五钩状部52以及由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另一端部向内折弯形成的第六钩状部53,所述第二弹簧本体2通过所述第五钩状部52卡置在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中。所述第三钩状部42和第五钩状部52的最大宽度h2均大于所述第二圆锥状弹簧段103的最小内直径d3且小于所述第二圆锥状弹簧段103的最大内直径d4,进一步地增强第二弹簧拉钩5
与第二弹簧本体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防止出现脱扣现象。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本体1和第二弹簧本体2相对称分置,所述第一弹簧本体1和第二弹簧本体2均设置有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3方向依次分为第一圆锥状弹簧段101、圆柱状弹簧段102和第二圆锥状弹簧段103,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101的外径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3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圆柱状弹簧段102的外径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3方向不变,所述第二圆锥状弹簧段103的外径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钩3方向逐渐减小,第一中空腔体、第二中空腔体的内部空间呈“中间大两头小”,便于零部件之间的卡置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锥状弹簧段101所形成的锥角为a,所述第一钩状部32和第二钩状部33均依次分为第一倾斜段301、圆弧段302和第二倾斜段303,所述第一倾斜段301和第二倾斜段303所形成的角度为b,所述∠a>∠b,且5
°
≤∠a
ꢀ‑
∠b ≤15
°
;优选地,∠b为35
°
,则∠a的角度范围取值为40
°‑
60
°
,在弹簧在拉紧状态下使得连接钩3分别与第一弹簧本体1、第二弹簧本体2连接地更加牢靠,回位力更为稳定。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和第二弹簧本体的有效圈数为12圈,总圈数为13圈,便于生产加工、节省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