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动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4300发布日期:2023-06-21 11:3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水驱动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磁控制阀体,具体为水驱动调节阀。


背景技术:

1、目前,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可以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种;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调节阀适用于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等介质。

2、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调节阀均为手动或电动,手动的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较低,电动的制造、运行成本以及能耗较高,未有一种是能耗较小能与经过水流相配合的调节阀,由此提出了水驱动调节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驱动调节阀,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能耗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驱动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上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闸板;

3、所述阀体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呈倒“u”形且与所述阀体相连通的第一联动水管和第二联动水管,第一联动水管和第二联动水管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阀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从动齿轮、两个驱动齿轮以及两个转轴,两个驱动齿轮均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杆的外部,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阀体的顶部,两个驱动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所述转轴的外部,两个所述转轴的外部还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均位于所述连通管的内部;

4、所述第一联动水管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联动水管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5、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动旋柄,所述手动旋柄位于所述阀盖的外部。

6、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呈倒“u”形。

7、优选的,所述阀盖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一联动水管和第二联动水管均位于所述阀盖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阀体与阀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联动管道、第二联动管道以及齿轮组等结构的设置,描述实现的效果,该水驱动调节阀可以利用管道内的压力,驱动阀门的开闭大小,从而达到调节注水量的目的,而且水驱动调节阀是利用电磁阀控制水流方向利用水流压力带动扇叶驱动齿轮来调节阀门开闭的大小;能耗非常小,还能带来节能的效果,并且工人可以不必在井口阀门旁操作,可以在安全位置安装控制箱,利用按钮控制电磁阀已达到想要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真正达到了以人为本、节能降耗、科学实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水驱动调节阀,包括阀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阀盖(200),所述阀盖(200)上螺纹安装有螺杆(2),所述螺杆(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闸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驱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动旋柄(1),所述手动旋柄(1)位于所述阀盖(200)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驱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呈倒“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驱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00)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一联动水管(11)和第二联动水管(12)均位于所述阀盖(20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驱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与阀盖(200)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磁控制阀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驱动调节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自动化程度低、能耗高的问题,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上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闸板;所述阀体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呈倒“U”形且与所述阀体相连通的第一联动水管和第二联动水管,水驱动调节阀是利用电磁阀控制水流方向利用水流压力带动扇叶驱动齿轮来调节阀门开闭的大小;能耗非常小,还能带来节能的效果,并且工人可以不必在井口阀门旁操作,可以在安全位置安装控制箱,利用按钮控制电磁阀已达到想要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真正达到了以人为本、节能降耗、科学实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瑞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