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3342发布日期:2023-09-27 11:2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润滑设备,具体为一种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1、机械设备都需要定期的润滑,以前润滑的主要方式是根据设备的工作状况,到达一定的保养周期后进行人工润滑,比如通俗说的打黄油,润滑泵可以让这种维护工作更简便。

2、例如申请号cn201820479003.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装置,包括加压泵箱、头顶板和润滑区,所述加压泵箱的底座与加压泵箱体滑动连接,滑动连接于所述加压泵箱上方的是工作箱,所述加压泵箱与所述工作箱通过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右端面设有转动连接的润滑区,所述润滑区的上方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箱的右端面的移动检测器,所述工作箱的设有固定连接的内壁均为五厘米的滑油罐体,所述滑油罐体的上方设有头顶板,所述头顶板与所述滑油罐体配合安装,该设备包括三种不同的润滑类型号且可以改变润滑面积,同时也可以进行自动的内部清洗功能,提高了润滑工作的环境。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解决现在润滑泵无法改变喷出的润滑剂的粘度,现在润滑泵的润滑油容易黏在润滑油罐体的内壁上,导致润滑油罐体内接近一半的润滑油无法挤出,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实现自动清洗的功能的润滑设备的问题,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润滑区来进行润滑,使得润滑区在对器械进行润滑时会承受一定的外力,导致润滑区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装置,具备了防护的优点,解决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润滑区来进行润滑,使得润滑区在对器械进行润滑时会承受一定的外力,导致润滑区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装置,包括加压泵箱、滑油罐体和润滑区,所述加压泵箱固定安装在滑油罐体的底部,所述润滑区连通在滑油罐体右侧的底部,所述加压泵箱顶部的右侧镶嵌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润滑区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内部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螺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加压泵箱右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弧形支撑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加压泵箱顶部的右侧活动镶嵌有圆台块,所述圆台块的顶部与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底部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加压泵箱顶部右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杆与支撑筒活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贴合垫,所述贴合垫与润滑区活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套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部与加压泵箱的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支撑板,使弧形支撑板能够对润滑区进行支撑,解决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润滑区来进行润滑,使得润滑区在对器械进行润滑时会承受一定的外力,导致润滑区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的问题,具备了防护的优点。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使电机启动后能够带第一齿轮进行旋转,使第一齿轮旋转后能够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进行旋转,使第二齿轮旋转后能够带动螺杆进行旋转,使螺杆旋转后能够带动螺套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弧形支撑板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控制弧形支撑板是否对润滑区进行支撑,增加弧形支撑板使用的灵活性,再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板,使限位槽和限位板的使用能够在弧形支撑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板在限位槽移动,从而对弧形支撑板进行限位,避免弧形支撑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出现晃动的现象。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台块,使圆台块的使用能够对螺杆进行限位,避免螺杆旋转使出现偏移的现象,避免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离,能够保证第一齿轮稳定的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再通过设置支撑杆和支撑筒,使弧形支撑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支撑杆在支撑筒内部移动,从而对弧形支撑板的前侧与后侧进行辅助支撑,避免弧形支撑板出现晃动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润滑装置,包括加压泵箱(1)、滑油罐体(2)和润滑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箱(1)固定安装在滑油罐体(2)的底部,所述润滑区(3)连通在滑油罐体(2)右侧的底部,所述加压泵箱(1)顶部的右侧镶嵌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5),所述润滑区(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51),所述弧形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套(52),所述螺套(52)内部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杆(53),所螺杆(53)表面的底部套设有第二齿轮(54),所述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箱(1)右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弧形支撑板(6)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与限位槽(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箱(1)顶部的右侧活动镶嵌有圆台块(9),所述圆台块(9)的顶部与螺杆(53)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6)底部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加压泵箱(1)顶部右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筒(11),所述支撑杆(10)与支撑筒(11)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贴合垫(12),所述贴合垫(12)与润滑区(3)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3)的表面套设有防护板(13),所述防护板(13)的底部与加压泵箱(1)的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装置,包括加压泵箱、滑油罐体和润滑区,所述加压泵箱固定安装在滑油罐体的底部,所述润滑区连通在滑油罐体右侧的底部,所述加压泵箱顶部的右侧镶嵌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润滑区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本技术通过设置弧形支撑板,使弧形支撑板能够对润滑区进行支撑,解决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润滑区来进行润滑,使得润滑区在对器械进行润滑时会承受一定的外力,导致润滑区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的问题,具备了防护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龙,尚德志,周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炳龙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