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2109发布日期:2023-11-07 00:4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蝶阀领域,具体为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动蝶阀一般包括阀体和电动装置,阀体内设有阀杆和阀板,阀杆的上端伸出阀体并与电动装置连接,电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联轴器;目前,现有船用电动蝶阀由于受工作环境的影响,易受腐蚀,控制不方便,长期使用会出现泄漏等现象,蝶阀的使用寿命较短。

2、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检索,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1110303969.2)一种对夹式数控电动蝶阀;文中提出“所述阀体内设有阀杆和阀板,阀杆的上端与电动装置连接;所述电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连接座,所述阀杆上端通过联轴器和螺钉与电动装置的连接座连接和固定;所述阀板与阀体密封面之间设有耐磨橡胶圈;”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阀杆穿过阀座设置,阀杆需要频繁的转动,带动阀芯在阀座的内部进行旋转,实现阀门的开闭工作,阀杆在阀座内部频繁的转动,容易降低阀杆在阀座之间的密封性,导致阀门内部的水体容易自阀杆在阀座之间的间隙溢出,使得阀门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包括阀座本体,阀座本体安装在阀体的内部,且阀座本体包裹在阀芯的外侧,同时阀芯内部固定安装有阀杆,并且阀杆的顶部安装有阀柄,阀体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连接法兰,且阀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出水管连接法兰,所述阀座本体是由阀座上密封、阀座上端部、阀座下端部和阀座下密封四部分组成,且阀座上端部上端与阀座上密封固定连接,同时阀座下端部底部与阀座下密封固定连接,阀杆的上侧与下侧均开设有三止水槽、二止水槽和一止水槽,阀座本体是由丁晴橡胶制作而成。

3、优选的,所述阀杆的上侧与阀座上端部之间通过阀座上密封和上密封填料进行止水密封,且阀杆的下侧与阀座下端部之间通过阀座下密封和下密封填料进行止水密封。

4、优选的,所述阀座上密封与阀座下密封之间的组成结构一致,阀座上密封包括三止水胶套、三道密封圈、嵌槽、嵌块、二道密封圈、二止水胶套和一止水胶套。

5、优选的,所述三道密封圈端部与三止水胶套固定连接,且三道密封圈一侧安装有二道密封圈,同时二道密封圈远离三道密封圈的一端与一止水胶套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三道密封圈的内部开设有嵌槽,且嵌槽与嵌块的尺寸相适配,同时嵌块卡接在嵌槽的内部,三道密封圈与二道密封圈之间通过环形设置的嵌槽与嵌块进行拼接。

7、优选的,所述二道密封圈内侧与二止水胶套固定连接,且二止水胶套与二止水槽过盈配合,同时二止水胶套卡接在二止水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三止水槽与三止水胶套过盈配合,且一止水槽与一止水胶套过盈配合,同时三止水胶套卡接在三止水槽的内部,并且一止水胶套卡接在一止水槽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止水胶套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第一道密封结构;二止水胶套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第二道密封结构;三止水胶套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第三道密封结构,三道密封结构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三道止水屏障,对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缝隙进行阻隔,避免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缝隙处发生渗液,造成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包括阀座本体(6),阀座本体(6)安装在阀体(2)的内部,且阀座本体(6)包裹在阀芯(3)的外侧,同时阀芯(3)内部固定安装有阀杆(4),并且阀杆(4)的顶部安装有阀柄(1),阀体(2)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连接法兰(5),且阀体(2)的另一端安装有出水管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本体(6)是由阀座上密封(61)、阀座上端部(62)、阀座下端部(63)和阀座下密封(64)四部分组成,且阀座上端部(62)上端与阀座上密封(61)固定连接,同时阀座下端部(63)底部与阀座下密封(64)固定连接,阀杆(4)的上侧与下侧均开设有三止水槽(41)、二止水槽(42)和一止水槽(43),阀座本体(6)是由丁晴橡胶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的上侧与阀座上端部(62)之间通过阀座上密封(61)和上密封填料进行止水密封,且阀杆(4)的下侧与阀座下端部(63)之间通过阀座下密封(64)和下密封填料进行止水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密封(61)与阀座下密封(64)之间的组成结构一致,阀座上密封(61)包括三止水胶套(610)、三道密封圈(611)、嵌槽(612)、嵌块(613)、二道密封圈(614)、二止水胶套(615)和一止水胶套(6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道密封圈(611)端部与三止水胶套(610)固定连接,且三道密封圈(611)一侧安装有二道密封圈(614),同时二道密封圈(614)远离三道密封圈(611)的一端与一止水胶套(61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道密封圈(611)的内部开设有嵌槽(612),且嵌槽(612)与嵌块(613)的尺寸相适配,同时嵌块(613)卡接在嵌槽(612)的内部,三道密封圈(611)与二道密封圈(614)之间通过环形设置的嵌槽(612)与嵌块(613)进行拼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道密封圈(614)内侧与二止水胶套(615)固定连接,且二止水胶套(615)与二止水槽(42)过盈配合,同时二止水胶套(615)卡接在二止水槽(4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止水槽(41)与三止水胶套(610)过盈配合,且一止水槽(43)与一止水胶套(616)过盈配合,同时三止水胶套(610)卡接在三止水槽(41)的内部,并且一止水胶套(616)卡接在一止水槽(43)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NBR丁晴橡胶阀座,包括阀座本体,阀座本体安装在阀体的内部,且阀座本体包裹在阀芯的外侧,同时阀芯内部固定安装有阀杆,并且阀杆的顶部安装有阀柄,阀体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连接法兰,且阀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出水管连接法兰。该NBR丁晴橡胶阀座,一止水胶套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第一道密封结构;二止水胶套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第二道密封结构;三止水胶套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第三道密封结构,三道密封结构形成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三道止水屏障,对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缝隙进行阻隔,避免阀杆、阀座本体之间的缝隙处发生渗液,造成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柱,王宝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鸿瑞橡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