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3225发布日期:2023-08-05 19:4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蝶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


背景技术:

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720592541.7所提出的一种蝶阀,包括内部中空的阀体、竖直贯穿阀体的阀轴以及套设在阀轴外的阀板,所述阀板在阀轴的带动下与阀体实现开合动作,所述阀体的内侧面上设有沿着阀体周长方向设置的陶瓷垫圈,所述阀板的外周侧设有沿着阀板周长方向设置的陶瓷密封板,所述陶瓷密封板上设有沿着陶瓷密封板周长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聚四氟乙烯垫圈。

2、但是现有的申请号:cn201720592541.7所提出的一种蝶阀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需要进行改进,首先就是现有的蝶阀在使用的过程中缺少对管道内水流的预过滤和过滤功能进而使得管道内水流中的杂质进入到管道当中。其次是现有的蝶阀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管道内的恶臭气体进行有效的阻隔,进而无法实现对恶臭气体的过滤,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包括蝶阀管道,所述蝶阀管道内设置有预过滤罩,所述蝶阀管道通过蝶阀法兰与蝶阀本体管道连接,所述蝶阀本体内设置有蝶阀闸,所述蝶阀闸与伸缩闸杆相连接,所述伸缩闸杆与闸杆气缸相连接,所述蝶阀管道内设置有蝶阀内管腔,所述蝶阀内管腔设置有管腔过滤网。

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腔过滤网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腔排污流道,所述过滤腔排污流道内插入有流道塞。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道塞的外表面设置有塞帽。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蝶阀法兰与弧形管相连接,所述弧形管设置有弧形折弯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折弯部内设置有蓄水腔。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管的上端部设置有法兰盘。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法兰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蝶阀管道和所述蝶阀本体采用合金钢材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

11、1.通过蝶阀管道内设置有预过滤罩进行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预过滤,蝶阀管道通过蝶阀法兰与蝶阀本体管道连接,蝶阀管道内设置有蝶阀内管腔,蝶阀内管腔设置有管腔过滤网,通过管腔过滤网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腔排污流道有效的将过滤腔中的杂质进行输出,当不需要进行排污时,通过过滤腔排污流道内插入有流道塞进行密封,通过管腔过滤网进行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二次过滤。

12、2.通过蝶阀法兰与弧形管相连接,弧形管设置有弧形折弯部。弧形折弯部内设置有蓄水腔,通过蓄水腔储存残余的水形成水屏障,通过蓄水腔形成的水屏障进行对管道内的恶臭气体进行阻隔过滤,防止恶臭气体的发散,提高了蝶阀对气体的过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包括蝶阀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阀管道(1)内设置有预过滤罩(2),所述蝶阀管道(1)通过蝶阀法兰(3)与蝶阀本体(4)管道连接,所述蝶阀本体(4)内设置有蝶阀闸(5),所述蝶阀闸(5)与伸缩闸杆(6)相连接,所述伸缩闸杆(6)与闸杆气缸(7)相连接,所述蝶阀管道(1)内设置有蝶阀内管腔(8),所述蝶阀内管腔(8)设置有管腔过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过滤网(9)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腔排污流道(10),所述过滤腔排污流道(10)内插入有流道塞(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塞(11)的外表面设置有塞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阀法兰(3)与弧形管(13)相连接,所述弧形管(13)设置有弧形折弯部(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折弯部(14)内设置有蓄水腔(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13)的上端部设置有法兰盘(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6)通过固定螺栓(17)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阀管道(1)和所述蝶阀本体(4)采用合金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蝶阀,通过蝶阀管道内设置有预过滤罩进行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预过滤,蝶阀管道通过蝶阀法兰与蝶阀本体管道连接,蝶阀管道内设置有蝶阀内管腔,蝶阀内管腔设置有管腔过滤网,通过管腔过滤网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腔排污流道有效的将过滤腔中的杂质进行输出,当不需要进行排污时,通过过滤腔排污流道内插入有流道塞进行密封,通过管腔过滤网进行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二次过滤,通过蝶阀法兰与弧形管相连接,弧形管设置有弧形折弯部,弧形折弯部内设置有蓄水腔,通过蓄水腔储存残余的水形成水屏障,通过蓄水腔形成的水屏障进行对管道内的恶臭气体进行阻隔过滤,防止恶臭气体的发散,提高了蝶阀对气体的过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枫,张玉环,李丹,杨立新,刘越,李贯伟,李春雨,兑亚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郑蝶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