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减速机的集油结构和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1133发布日期:2023-09-20 20:0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用于减速机的集油结构和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减速机,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减速机的集油结构。


背景技术:

1、减速机通常包括壳体、输入轴、输出轴以及连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传动部件(诸如齿轮)等。通过传动部件的合理布置,能够将输入轴的高速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低速旋转运动。为了减小各传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以及出于散热等目的,壳体内通常加注有润滑油。

2、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轴封,以避免润滑油泄露。轴封是一种易损件。由于使用环境的原因,轴封的寿命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通常,当轴封处渗油时,说明其已经老化,此时需要立刻停机来更换轴封,以避免出现漏油事故。这种由于需要更换轴封而导致的非计划性停机将影响客户的生产效率。如果能够适当延长轴封的使用时间,直至客户年度检修的时限,就能避免上述非计划性停机,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3、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而设计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速机的集油结构,该集油结构靠近减速机的输出轴安装到减速机的壳体上。当输出轴上的轴封因损坏而渗漏润滑油时,该集油结构能够可靠地收集渗漏的润滑油,并经由回油通道将收集的润滑油回流到外部供油站的油箱以实现循环利用。以此方式,当轴封老化发生渗油时,不需要立刻进行更换,而是可以等到年度检修时再更换轴封,因此不会影响生产。

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减速机的集油结构,所述减速机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壳体和从所述壳体伸出的输出轴,所述内部空间加注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由外部供油站供给,所述集油结构被配置用于靠近所述输出轴安装到所述壳体上,所述集油结构包括:集油槽外腔;与所述集油槽外腔隔开的集油槽内腔;以及回油管道,所述集油槽外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输出轴从中伸出的开口,并且所述集油槽外腔被配置用于收集从所述输出轴处渗漏的润滑油,所述集油槽内腔被配置用于与所述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联通以从所述内部空间接收润滑油,所述集油槽内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用于与所述回油管道相连,所述回油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供油站相连,其中,所述集油槽外腔的腔壁上还开设有联通口,所述联通口借助于联通通道通向所述回油管道。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口处设置有向所述集油槽内腔外延伸的第三环形凸缘,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用于与所述回油管道相连,所述第三环形凸缘上设置有贯穿壁厚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联通通道联通。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从所述壳体底部伸出,并且所述集油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其中所述集油结构还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输出轴上的甩油盘,所述甩油盘带有迷宫槽,所述迷宫槽用于与所述输出轴形成迷宫密封,所述甩油盘被配置用于将从所述输出轴处渗漏的润滑油经由离心力甩到所述集油槽外腔的内壁上。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油槽外腔与所述集油槽内腔通过挡板隔开,所述挡板在从所述集油结构的底部向上的方向上从所述集油槽内腔向所述集油槽外腔倾斜。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并且所述集油槽外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从中伸出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分别设置有向所述集油槽外腔内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的部分的外径,并且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的部分的外径。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通通道为设置在所述集油槽外腔和所述集油槽内腔下方的薄壁壳体所围成的通道。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通通道为连接在所述联通口和所述回流通道之间的管道。

1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油结构,其中所述减速机的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集油结构的集油槽内腔经由所述通孔与所述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联通。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联通的油位管,所述油位管具有预定的高度。

12、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以提供对本文讨论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实用新型内容并不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广泛概述,也不旨在划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该实用新型内容的唯一目的仅是以简化的形式提出一些概念,作为下面提出的详细描述的介绍。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所述减速机(1)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壳体(2)和从所述壳体(2)伸出的输出轴,所述内部空间加注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由外部供油站供给,所述集油结构(7)被配置用于靠近所述输出轴安装到所述壳体(2)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口(10)处设置有向所述集油槽内腔(7b)外延伸的第三环形凸缘(10a),所述第三环形凸缘(10a)用于与所述回油管道(12)相连,所述第三环形凸缘(10a)上设置有贯穿壁厚的回流通道(11),所述回流通道(11)与所述联通通道(15)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1)的输出轴从所述壳体(2)底部伸出,并且所述集油结构(7)安装在所述壳体(2)底部,其中所述集油结构(7)还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输出轴上的甩油盘,所述甩油盘带有迷宫槽,所述迷宫槽用于与所述输出轴形成迷宫密封,所述甩油盘被配置用于将从所述输出轴处渗漏的润滑油经由离心力甩到所述集油槽外腔(7a)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外腔(7a)与所述集油槽内腔(7b)通过挡板(13)隔开,所述挡板(13)在从所述集油结构(7)的底部向上的方向上从所述集油槽内腔(7b)向所述集油槽外腔(7a)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1)包括第一输出轴(5)和第二输出轴(6),并且所述集油槽外腔(7a)的腔壁上开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输出轴(5)和所述第二输出轴(6)从中伸出的第一开口(8)和第二开口(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8)和所述第二开口(9)处分别设置有向所述集油槽外腔(7a)内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缘(8a)和第二环形凸缘(9a),所述第一环形凸缘(8a)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一输出轴(5)从所述第一开口(8)伸出的部分的外径,并且所述第二环形凸缘(9a)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二输出轴(6)从所述第二开口(9)伸出的部分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通道(15)为设置在所述集油槽外腔(7a)和所述集油槽内腔(7b)下方的薄壁壳体所围成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减速机(1)的集油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通道(15)为连接在所述联通口(14)和所述回流通道(11)之间的管道。

9.一种减速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油结构(7),其中所述减速机(1)的壳体(2)上开设有通孔(18),所述集油结构(7)的集油槽内腔(7b)经由所述通孔(18)与所述壳体(2)限定的内部空间联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18)联通的油位管(19),所述油位管(19)具有预定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用于减速机的集油结构以及减速机。该集油结构包括:集油槽外腔;与集油槽外腔隔开的集油槽内腔;以及回油管道,集油槽外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供输出轴从中伸出的开口,并且集油槽外腔被配置用于收集从输出轴处渗漏的润滑油,集油槽内腔被配置用于与壳体限定的内部空间联通以从内部空间接收润滑油,集油槽内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回油口,回油口用于与回油管道相连,回油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供油站相连,其中,集油槽外腔的腔壁上还开设有联通口,联通口借助于联通通道通向回油管道。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减速机的集油结构能够可靠地收集渗漏的润滑油,由此,当轴封老化发生渗油时,不需要立刻进行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郑维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