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5977发布日期:2023-05-05 16:4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纺化工业聚酯、纺丝设备管线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


背景技术:

1、纺化工业聚酯、纺丝设备管线等化工生产工艺中,介质多为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聚合反应后的熔体,其具有显著物理特性高粘度、输送流动性极差等特点。纺化工业聚酯、纺丝设备管线等化工生产工艺中,经常需要将物料分流或混合;或者在管路需要进行检修时,为满足生产需求,切换备用管线为连续生产提供保障;连续聚合反应的高温熔融态聚合物必须连续不断地向下游工序输送,不能滞留。

2、现有技术中在管线上安装的熔体换向阀在换向后也能够对熔体实现分流,但是由于换向阀内部阀杆与阀体之间设计的不合理,从而形成死角,使得熔体介质会在阀体内部分流经过死角时形成积液,从而导致流量变小,影响正常的分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向阀内部阀杆与阀体之间设计的不合理,从而形成死角,使得熔体介质会在阀体内部分流经过死角时形成积液,从而导致流量变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进行分流时,阀杆端部的阀头与阀体内部流道之间能够对接相切,使得阀头与阀体内部流道能够吻合,使得熔体介质在分流时流通无死角,减少了形成积液的情况,增加了熔体介质的流通性。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包括阀体组件和多个阀杆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主管路和多个分管路;所述阀体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主管路,且所述阀体的内部与所述主管路连通;所述阀体的内部沿所述主管路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多个导向通道;所述阀体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所述分管路,多个所述分管路分别与多个所述导向通道连通;所述阀杆组件包括阀杆、阀头、支架和导向销;多个所述阀杆的一端分别插入多个所述导向通道中,并与所述导向通道滑动连接;所述阀杆伸入所述导向通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阀头,所述阀头背离所述阀杆的一侧开设有内凹面结构;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阀杆的外部,并与所述阀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架能够与所述阀杆的外侧相对转动,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外侧开设有螺旋导向槽;所述导向销沿所述阀杆的径向方向贯通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销伸入所述支架内部的端部插入所述螺旋导向槽,并与所述螺旋导向槽滑动连接。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阀头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阀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头将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分管路封堵,所述阀头端部的所述内凹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路的输出端对接,所述阀头端部的所述内凹面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内侧相切;当所述阀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主管路与所述分管路通过所述导向通道连通,所述阀头端部的所述内凹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分管路的输入端对接,所述阀头端部的所述内凹面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通道内侧相切。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还包括有指示块;所述指示块固定连接于所述阀杆的外侧。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还包括保温套和多个热媒接口;所述保温套套设于所述阀体、所述主管路和多个所述分管路的外部,并与所述阀体的两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热媒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温套的外侧,且与所述保温套的内部连通。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还包括手轮驱动组件;所述手轮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阀杆的端部连接,能够带动所述阀杆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

7、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8、本申请通过采用阀体组件和多个阀杆组件,设置阀体组件包括阀体、主管路和多个分管路,主管路和分管路通过导向通道连通,设置阀杆组件包括阀杆、阀头、支架和导向销,将阀头固定在阀杆端部,并且将阀头插入到导向通道中,其中在阀杆外侧开设螺旋导向槽,在阀头上开设内凹面结构,通过设置支架和导向销,将导向销的一端插入螺旋导向槽中,在转动阀杆时,通过螺旋导向槽与导向销的配合,使得阀杆能够相对于支架转动并轴向移动,从而带动阀头上的内凹面结构转动并同步移动,从而能够通过阀头在导向通道内部的轴向移动使得主管路的输出端与分管路的输入端之间实现通断,使得熔体介质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分流,其中设置的内凹面结构,能够在阀头轴向移动后同时转动,在通过阀头实现主管路与分管路通断的同时,能够通过内凹面结构对熔体介质进行导流,减小阀头与阀体内部通道之间出现死角的情况,减小熔体介质在阀体内部通道流经时出现积液的情况,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向阀内部阀杆与阀体之间设计的不合理,从而形成死角,使得熔体介质会在阀体内部分流经过死角时形成积液,从而导致流量变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进行分流时,阀杆端部的阀头与阀体内部流道之间能够对接相切,使得阀头与阀体内部流道能够吻合,使得熔体介质在分流时流通无死角,减少了形成积液的情况,增加了熔体介质的流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组件(1)和多个阀杆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体换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头(2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体换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指示块(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体换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套(4)和多个热媒接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体换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轮驱动组件(6);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熔体换向阀结构,包括阀体组件和多个阀杆组件;阀体组件包括阀体、主管路和多个分管路;阀体的顶端设置有主管路,且阀体的内部与主管路连通;阀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导向通道;阀体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分管路;阀杆组件包括阀杆、阀头、支架和导向销;多个阀杆的一端分别插入多个导向通道中;阀杆端部固定连接有阀头,阀头开设有内凹面结构;支架套设于阀杆的外部,支架与阀体固定连接;阀杆的外侧开设有螺旋导向槽;导向销贯通支架并插入螺旋导向槽。本申请实现了在进行分流时,阀杆端部的阀头与阀体内部流道之间能够相切吻合,使得熔体介质在分流时流通无死角,减少了形成积液的情况,增加了熔体介质的流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二冰,马葭薇,李建佩,李靖,罗涛,张鹏珍,李宏江,谷帅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