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8871发布日期:2023-10-06 15: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1、墨水存储在墨桶中,墨桶中的墨水通常采用供墨管路进行常规外排,完成常规排墨后,墨桶中还存在少量剩墨,为了减少浪费,通常需要将墨桶倾斜并采用专用的抽剩墨管路将其中的剩墨抽取。

2、目前,抽剩墨管路的接头为螺纹接头,安装和拆卸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螺纹接头从墨桶的抽剩墨接口中旋入或旋出,如此不仅使得抽剩墨过程中接头的拆装过程繁琐,而且可能因人为因素导致接头连接或拆卸过程中损坏或接头连接不当导致抽剩墨效率低等问题。

3、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设计了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该自动对接机构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连接座和对接头的自动连接和分离,无需人为频繁参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该自动对接机构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连接座1和对接头2的自动连接和分离,无需人为频繁参与,如此提高了自动对接机构的拆装效率,也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抽剩墨接头21拆装过程中存在的拆装操作繁琐及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接头21损坏或安装异常等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包含连接座(1)和对接头(2),所述连接座(1)包含凸台底座(11)和第一磁性块(12),所述第一磁性块(12)设置于凸台底座(11)上,所述对接头(2)包含接头(21)和第二磁性块(22),所述凸台底座(11)与所述接头(21)均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所述接头(21)可嵌套至所述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内,所述第二磁性块(22)设置于所述接头(21)上,该第二磁性块(22)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块(12)构成控制对接头(2)和连接座(1)分合的磁锁。

3、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头(21)为锥状结构,同时,所述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内设有与所述接头(21)的锥状结构对应的锥面(14),该锥面(14)可与所述接头(21)上的锥状结构抵触以实现接头(21)在中空腔内的卡接。

4、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块(12)为电磁铁,该电磁铁套设于所述接头(21)的外周并与接头(21)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凸台底座(11)上接头(21)入口端的壁厚。

5、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磁铁连接24v交流电源,该24v交流电源包含两组,其中一组与所述电磁铁正接,另外一组与所述电磁铁反接。

6、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底座(11)包含小口径管和大口径管,其中,小口径管为所述接头(21)的入口端,所述第二磁性块(22)为永磁铁、铁磁性材料或电磁铁中的至少一种,该第二磁性块(22)设置于所述凸台底座(11)上小口径管的外周。

7、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头(2)包含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管(23),该连接管(23)与所述接头(21)上的中空腔连通。

8、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1)包含与墨桶抽剩墨接口对接的连接口(13),该连接口(13)设置在所述凸台底座(11)的底部并与所述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贯通。

9、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势在于:本申请该自动对接机构包含连接座1和对接头2,连接座1包含凸台底座11和第一磁性块12,该连接座1可固定在墨桶的抽剩墨接口处,对接头2包含接头21和第二磁性块22,该对接头2可与抽剩墨管路连接,安装时,人为辅助将接头21嵌套至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内或将接头21与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开口对准,然后利用第二磁性块22与第一磁性块12构成的磁锁将接头21吸入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并使得两者紧密接触进而实现对接头2和连接座1的锁紧,拆卸时,断电使磁吸力消失后,人为辅助将接头21从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中取出,或,利用同极磁极间的相斥作用使得接头21从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中自动退出,也即利用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连接座1和对接头2的分合;另外,本申请还将接头21的形状设置为锥状结构,如此,便于在与凸台底座11连接时进行校准限位,同时,还在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内设有与接头21的锥状结构对应的锥面14,利用该锥面14可对接头2进行卡接,进一步增加接头21与凸台底座11连接的密封性;可见,本申请中该自动对接机构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接头2和连接座1的自动紧密连接和分离,无需人为频繁参与,如此不仅提高了接头21的拆装效率,且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并配合接头21与凸台底座11间的锥面14卡接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接头21与凸台底座11连接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抽剩墨接头21拆装过程中存在的拆装操作繁琐及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接头21损坏或安装异常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连接座(1)和对接头(2),所述连接座(1)包含凸台底座(11)和第一磁性块(12),所述第一磁性块(12)设置于凸台底座(11)上,所述对接头(2)包含接头(21)和第二磁性块(22),所述凸台底座(11)与所述接头(21)均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所述接头(21)可嵌套至所述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内,所述第二磁性块(22)设置于所述接头(21)上,该第二磁性块(22)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块(12)构成控制对接头(2)和连接座(1)分合的磁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1)为锥状结构,同时,所述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内设有与所述接头(21)的锥状结构对应的锥面(14),该锥面(14)可与所述接头(21)上的锥状结构抵触以实现接头(21)在中空腔内的卡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块(12)为电磁铁,该电磁铁套设于所述接头(21)的外周并与接头(21)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凸台底座(11)上接头(21)入口端的壁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连接24v交流电源,该24v交流电源包含两组,其中一组与所述电磁铁正接,另外一组与所述电磁铁反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底座(11)包含小口径管和大口径管,其中,小口径管为所述接头(21)的入口端,所述第二磁性块(22)为永磁铁、铁磁性材料或电磁铁中的至少一种,该第二磁性块(22)设置于所述凸台底座(11)上小口径管的外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2)包含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管(23),该连接管(23)与所述接头(21)上的中空腔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包含与墨桶抽剩墨接口对接的连接口(13),该连接口(13)设置在所述凸台底座(11)的底部并与所述凸台底座(11)的中空腔贯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剩墨用自动对接机构,包含连接座和对接头,连接座包含凸台底座和第一磁性块,第一磁性块设置于凸台底座上,对接头包含接头和第二磁性块,凸台底座与接头均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接头可嵌套至凸台底座的中空腔内,第二磁性块设置于接头上,该第二磁性块可与第一磁性块构成控制对接头和连接座分合的磁锁,也即,本申请该自动对接机构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接头的自动连接和分离,无需人为频繁参与,解决了现有抽剩墨接头拆装过程中存在的拆装操作繁琐及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接头损坏或安装异常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樊忠荣,黄杰,方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市凡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