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0587发布日期:2023-07-25 12:5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挂,涉及一种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1、车辆的悬挂系统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支持系统,是车辆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轮毂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少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目前的摩托车发动机悬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兼顾传动效率高和零件维修更换成本低这两点,且难以有效吸收冲击力和振动,使用寿命较短。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连杆式汽车后悬挂系统[申请号:201511002893.4],包括连杆机构、后轮毂和弹簧减震器,还包括有连接架,连接架处于两后轮毂的后下方,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和连杆,第一控制臂和上述第二控制臂均为v形杆,第一、二控制臂的顶端对应转动安装在后轮毂顶面和底面上,第一控制臂的两自由端端部转动安装在第二控制臂的两自由端上,第二控制臂的其一自由端与连接架的后端转动配合、另一自由端端部转动安装在连接架的前端处,弹簧减震器的下端活动安装在第二控制臂的顶端上,弹簧减震器的上端端部处于连接架的上方,并转动安装在连接架上,连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后轮毂上、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架的后端上。但是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难以兼顾传动效率高和零件维修更换成本低这两点,且难以有效吸收冲击力和振动,存在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包括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所述的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之间设有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所述的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分别与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相连,所述的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之间还设有回弹连接件,所述的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与回弹连接件的位置相对应。

4、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之间的组合式动力吊架体,所述的回弹连接件与组合式动力吊架体相连。

5、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组合式动力吊架体包括吊架连接板,所述的吊架连接板上设有吊架缓冲轴,所述的吊架缓冲轴与回弹连接件相连。

6、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回弹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之间的吊架弹簧,所述的吊架弹簧与吊架缓冲轴之间设有挂钩连接件相连。

7、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挂钩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吊架缓冲轴上的弹簧挂钩,所述的弹簧挂钩与吊架弹簧相连。

8、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吊架连接板上设有组合安装件,所述的吊架缓冲轴与组合安装件的位置相对应。

9、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组合安装件包括设置于吊架连接板上的第一吊架安装板、第二吊架安装板和第三吊架安装板,所述的吊架缓冲轴贯穿通过第一吊架安装板和第二吊架安装板。

10、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吊架连接板上设有吊架固定管,所述的吊架固定管贯穿通过第一吊架安装板和第二吊架安装板且与第三吊架安装板相连。

11、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吊架连接板上还设有吊架安装管,所述的吊架安装管贯穿通过第二吊架安装板,所述的吊架缓冲轴、吊架固定管和吊架安装管三者相互平行设置。

12、在上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中,所述的吊架固定管内设有六角法兰面螺栓和六角法兰面螺母,所述的六角法兰面螺母与吊架固定管之间设有吊架衬套,所述的吊架缓冲轴上套设有弹性挡圈。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与摩托车上的车身和车轮相连,再将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与摩托车发动机相连,采用多连杆组合式连接结构,一方面传动效率高,另一方面零件维修更换成本低,回弹连接件将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与摩托车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回弹结构,可有效吸收冲击力和振动,提高使用寿命。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包括第一动力吊架总成(1)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吊架总成(1)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3)之间设有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4),所述的第一动力吊架总成(1)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3)分别与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4)相连,所述的第一动力吊架总成(1)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3)之间还设有回弹连接件(5),所述的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4)与回弹连接件(5)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4)包括设置于第一动力吊架总成(1)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3)之间的组合式动力吊架体(6),所述的回弹连接件(5)与组合式动力吊架体(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动力吊架体(6)包括吊架连接板(7),所述的吊架连接板(7)上设有吊架缓冲轴(8),所述的吊架缓冲轴(8)与回弹连接件(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弹连接件(5)包括设置于第一动力吊架总成(1)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3)之间的吊架弹簧(9),所述的吊架弹簧(9)与吊架缓冲轴(8)之间设有挂钩连接件(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连接件(10)包括设置于吊架缓冲轴(8)上的弹簧挂钩(11),所述的弹簧挂钩(11)与吊架弹簧(9)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架连接板(7)上设有组合安装件(12),所述的吊架缓冲轴(8)与组合安装件(12)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安装件(12)包括设置于吊架连接板(7)上的第一吊架安装板(13)、第二吊架安装板(14)和第三吊架安装板(15),所述的吊架缓冲轴(8)贯穿通过第一吊架安装板(13)和第二吊架安装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架连接板(7)上设有吊架固定管,所述的吊架固定管贯穿通过第一吊架安装板(13)和第二吊架安装板(14)且与第三吊架安装板(15)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架连接板(7)上还设有吊架安装管(16),所述的吊架安装管(16)贯穿通过第二吊架安装板(14),所述的吊架缓冲轴(8)、吊架固定管和吊架安装管(16)三者相互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架固定管内设有六角法兰面螺栓(17)和六角法兰面螺母(18),所述的六角法兰面螺母(18)与吊架固定管之间设有吊架衬套(19),所述的吊架缓冲轴(8)上套设有弹性挡圈(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多连杆阻尼悬挂系统。本技术,包括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所述的第一动力吊架总成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之间设有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本技术将第一动力吊架总成1和第三动力吊架总成3与摩托车上的车身和车轮相连,再将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4与摩托车发动机相连,采用多连杆组合式连接结构,一方面传动效率高,另一方面零件维修更换成本低,回弹连接件5将多连杆阻尼悬挂总成组件4与摩托车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回弹结构,可有效吸收冲击力和振动,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许抗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阳机车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