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以及排烟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1518发布日期:2023-08-18 11:2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止回阀以及排烟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止回阀以及排烟管。


背景技术:

1、在很多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场景中,会生成需要及时排出的烟雾。比如,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所以在厨房中,油烟机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器,它可以除去烹饪过程中灶具产生的油烟,并通过止回阀将产生的油烟阻挡在厨房之外。

2、油烟机通常会通过止回阀与公共烟道连接,将产生的油烟排到公共烟道中,以达到除去油烟的效果。但在烹饪过程中存在发生火灾的可能,在发生火灾时若止回阀为开启状态,那么公共烟道中存在流动的气流就会加剧火情,所以如何在遇到火灾时关闭止回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止回阀以及排烟管。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止回阀,该止回阀包括:阀体,阀体呈管状空腔结构;设置于阀体内的阀门,阀门包括阀片、驱动杆和支撑杆,驱动杆设置于阀片的一侧表面,支撑杆套设于驱动杆内,驱动杆包括第一感温元件,第一感温元件在止回阀的工作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熔断,驱动杆用于带动阀片转动,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阀片脱离驱动杆的控制,支撑杆用于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时支撑阀片;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元件、弹性元件以及第二感温元件,其中,限位元件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至阀体的内侧侧壁,限位元件远离弹性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二感温元件连接至阀体的内侧侧壁,并且,阀片位于限位元件的限位行程内。

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驱动杆还包括第一驱动杆部和第二驱动杆部,第一驱动杆部、第一感温元件和第二驱动杆部依次连接,第一驱动杆部用于驱动阀片转动,第二驱动杆部用于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使阀片脱离第一驱动杆部的驱动。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杆部靠近第二驱动杆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通部,第二驱动杆部靠近第一驱动杆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通部,第一连通部与第二连通部相互连通,支撑杆设置于第一连通部与第二连通部内。

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支撑杆呈圆柱体结构,以便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通过支撑杆配合第一驱动杆部使阀片脱离驱动杆的控制。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支撑杆的长度至少大于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中较短的连通部的长度与第一驱动杆部和第二驱动杆部之间的距离的和,以便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时支撑阀片。

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阀体的内侧侧壁开设有承载口,承载口用于承载第一驱动杆部远离第一感温元件的一端。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杆部固定连接于阀片的一侧表面,第二驱动杆部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与第一驱动杆部分离。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止回阀还包括设置于阀体的外侧侧壁的驱动器,第二驱动杆部远离第一感温元件的一端贯穿阀体与驱动器连接,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二驱动杆部转动,以便第二驱动杆部通过第一感温元件带动第一驱动杆部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驱动杆部带动阀片转动。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元件、弹性元件以及第二感温元件,其中,限位元件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至阀体的内侧侧壁,限位元件远离弹性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二感温元件连接至阀体的内侧侧壁,并且,阀片位于限位元件的限位行程内。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限位元件的限位行程大于限位元件靠近弹性元件的一端到驱动杆的直线距离。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烟管,该排烟管包括:通风管;第一方面的止回阀,其中,通风管与止回阀贯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通过在止回阀的工作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第一感温元件的熔断,使得阀片脱离驱动杆的控制,并利用支撑杆支撑阀片,再配合限位部件使阀片闭合阀体,保证了在火灾时止回阀可以保持关闭,避免空气的流通加剧火情,并且在止回阀的工作温度没有达到预设温度时,止回阀可以通过阀体与排烟、排气等的管道连接,使得烟雾、气体等从止回阀的一端排向另一端。



技术特征:

1.一种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还包括第一驱动杆部和第二驱动杆部,所述第一驱动杆部、所述第一感温元件和所述第二驱动杆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部用于驱动所述阀片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杆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使所述阀片脱离所述第一驱动杆部的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部靠近所述第二驱动杆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通部,所述第二驱动杆部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杆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第二连通部相互连通,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第二连通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结构,以便在所述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通过所述支撑杆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杆部使所述阀片脱离所述驱动杆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至少大于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中较短的连通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驱动杆部和所述第二驱动杆部之间的距离的和,以便在所述第一感温元件熔断时支撑所述阀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侧侧壁开设有承载口,所述承载口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驱动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感温元件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片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驱动杆部在所述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与所述第一驱动杆部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外侧侧壁的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感温元件的一端贯穿所述阀体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部转动,以便所述第二驱动杆部通过所述第一感温元件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杆部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杆部带动所述阀片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的限位行程大于所述限位元件靠近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到所述驱动杆的直线距离。

10.一种排烟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止回阀以及排烟管。本技术提供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体呈管状空腔结构;阀门,设置于阀体内,阀门包括阀片、驱动杆和支撑杆,驱动杆设置于阀片的一侧表面,支撑杆套设于驱动杆内,驱动杆包括第一感温元件,驱动杆用于带动阀片转动,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后,阀片脱离驱动杆的控制,支撑杆用于在第一感温元件熔断时支撑阀片;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元件、弹性元件以及第二感温元件,其中,限位元件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至阀体的内侧侧壁,限位元件远离弹性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二感温元件连接至阀体的内侧侧壁,并且,阀片位于限位元件的限位行程内。本技术保证了在火灾时止回阀可以保持关闭,避免空气的流通加剧火情。

技术研发人员:邱云磊,王东亮,刘致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众华智慧生活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