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0372发布日期:2023-10-14 12:5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耐磨衬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衬板,具体涉及一种耐磨衬板。


背景技术:

1、对于物料存储、运输、研磨、搅拌混合等设备而言,物料流动时会与设备的腔室内壁发生相对滑动或滚动,时间长了之后会造成内壁磨损。为了保护设备,可以在设备与物料接触的内壁加装耐磨衬板,耐磨衬板安装在设备的腔室内壁,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内壁受到研磨体和物料的冲击产生磨损。

2、现有技术中的耐磨衬板多为一体式结构,其整体采用高强度耐磨钢制作,表面设有加强筋条以提高衬板的抗冲击能力。耐磨衬板表面的加强筋容易磨损,磨损后可以采用耐磨焊条堆焊的方式对其修补,堆焊时焊工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堆焊修复速度慢,导致设备停工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衬板,当磨损严重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加强板拆下并更换,更换方便快捷,既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又保证了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磨衬板,包括:

3、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沿第一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固定孔;

4、多个第一加强板,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槽,且凸出于所述底板的表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形成物料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加强板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一一对应;以及

5、多个第一螺栓,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底壁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加强板底部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孔为沉头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大径端设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面,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大径端。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还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槽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耐磨衬板还包括:

9、多个第二加强板,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加强板凸出于所述底板表面,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抵接,所述第二加强板底部开设有贯穿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一一对应;以及

10、多个第二螺栓,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螺纹配合。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延伸至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孔为沉头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大径端设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大径端。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间距,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间距相等。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贯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固定孔为腰形孔。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其中一端开设有拼接槽,背离所述拼接槽的一端设有拼接凸块,相邻的两个所述耐磨衬板之间的所述拼接槽和所述拼接凸块插接配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衬板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衬板包括底板、多个第一加强板,以及多个第一螺栓,底板上沿预设方式排布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第一加强板的底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且第一加强板的上部凸出于底板表面。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第一加强板之间形成物料容置空间,能够用于容纳物料。一方面,第一加强板的存在限制了物料沿底板表面的移动,能够减轻物料对底板的磨损。另一方面,第一加强板之间的空间内可以容纳物料,使原来物料对底板的冲击,变为了物料对物料的冲击,既起到了缓冲、抗冲击的作用,又进一步减轻了底板磨损。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设置,当第一加强板磨损严重后,可以将第一螺栓拆下,更换第一加强板,与堆焊修复的方式相比,更加方便快捷,既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又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保证了生产效率。拆下的第一加强板还可以重新熔铸,实现回收利用。



技术特征:

1.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底壁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加强板底部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为沉头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大径端设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面,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大径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还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槽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耐磨衬板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延伸至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为沉头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大径端设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大径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间距,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贯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孔为腰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其中一端开设有拼接槽,背离所述拼接槽的一端设有拼接凸块,相邻的两个所述耐磨衬板之间的所述拼接槽和所述拼接凸块插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衬板,包括底板、多个第一加强板,以及多个第一螺栓,底板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第一加强板的底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且第一加强板的上部凸出于底板表面。相邻的第一加强板之间形成物料容置空间,能够用于容纳物料。一方面,第一加强板的存在限制了物料沿底板表面的移动,能够减轻物料对底板的磨损。另一方面,第一加强板之间的空间内可以容纳物料,使原来物料对底板的冲击,变为了物料对物料的冲击,既起到了缓冲、抗冲击的作用,又进一步减轻了底板磨损。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设置,与堆焊修复的方式相比,更换方便快捷,既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又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保证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段晓亮,李恩宝,程保国,王盼合,程建军,杜亚军,李燕杰,宋剑秋,刘英新,陈旭,王永刚,赵海员,鞠庆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