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2517发布日期:2023-08-25 06:0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轴承,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


背景技术:

1、在对传动轴与旋转支撑件进行限位连接的过程中,为保证传动轴的运转顺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通常会采用滚轮轴承的配合,对传动轴与旋转支撑件进行限位安装,在滚轮轴承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通常会在轴承的左右两侧安装防尘盖,实现对轴承的防尘工序。

2、如现有申请号cn202023005660.9,提供了一种双列滚轮轴承,属于滚轮轴承技术领域,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轴承内圈设置在轴承外圈的内部,轴承外圈的外表面开设有外圈凹槽,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中间设置有保持器,保持器安装有轴承滚珠,通过轴承滚珠采用单列或者多列钢球可根据所需不同的轴承承载能力进行选择调整,进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轴承承载能力的需求,且保持器的两侧设置有密封盖,通过轴承外圈的外表面开设有外圈凹槽,通过外圈凹槽采用桃形沟形状,可使得轴承与滚道面之间形成两点接触,增大轴承承载能力,并且在轴承与滚道面之间形成一定间隙,使油脂或则润滑油得以在此空间进行储存或则流通,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3、基于上述,现有滚轮轴承中的防尘盖大多为环状的薄片结构,且防尘盖与轴承进行安装时多采用卡接连接的方式,因此防尘盖和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缝隙,影响了轴承的防尘效果,同时在轴承的运转过程中,当防尘盖外侧受到异物缠绕或较大外力冲击时,防尘盖产生位置变动极易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以解决现有的滚轮轴承中的防尘盖大多为环状的薄片结构,且防尘盖与轴承进行安装时多采用卡接连接的方式,因此防尘盖和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缝隙,影响了轴承的防尘效果,同时在轴承的运转过程中,当防尘盖外侧受到异物缠绕或较大外力冲击时,防尘盖产生位置变动极易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轮、保持架、安装辅助结构、防尘辅助结构;所述轴承内圈转动连接在轴承外圈的内侧;所述滚轮有多个,多个滚轮前后对称均匀排布转动连接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内侧;所述保持架有两个,两个保持架前后对称设置在多个滚轮的外侧;所述安装辅助结构设置在轴承内圈内端的外侧;所述防尘辅助结构有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前后两侧,防尘辅助结构包括有:第一防尘件和第二防尘件,所述第一防尘件有两个,两个第一防尘件左右对称插接在轴承外圈前后两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防尘件有两个,两个第二防尘件前后对称插接在轴承内圈前后两端的外侧,第二防尘件位于第一防尘件的内侧。

4、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圈包括有:辅助面,所述辅助面设在轴承外圈的外侧端面,辅助面为半弧形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包括有:润滑辅助孔,所述润滑辅助孔有多个,多个润滑辅助孔分别开设在多个滚轮的外侧,润滑辅助孔为内侧直径大于外侧直径的圆锥状结构;滚轮的内端均为空腔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防尘辅助结构还包括有:稳固辅助台和限位连接台,所述稳固辅助台有两个,两个稳固辅助台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外侧的前后两端,稳固辅助台位于两个第一防尘件的内侧,第一防尘件与稳固辅助台相互压紧;所述限位连接台有两个,两个限位连接台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外部的前后两侧,限位连接台位于第二防尘件的内侧。

7、进一步的,所述防尘辅助结构还包括有:稳固辅助台和限位连接台,所述稳固辅助台有两个,两个稳固辅助台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外侧的前后两端,稳固辅助台位于两个第一防尘件的内侧,第一防尘件与稳固辅助台相互压紧;所述限位连接台有两个,两个限位连接台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外部的前后两侧,限位连接台位于第二防尘件的内侧。

8、进一步的,所述防尘辅助结构还包括有:橡胶唇,所述橡胶唇有两个,两个橡胶唇左右对称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外侧,橡胶唇的内端与限位连接台角度一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辅助面的配合,提高了本轴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有效的减少了轴承外圈与设备滑轨接触时的不规则撞击;通过滚轮内端空腔结构实现了对润滑脂的储存,当轴承高速运转内部具有一定热量时,通过润滑辅助孔的配合实现了润滑脂的外排,通过润滑脂的外排实现了对本轴承内部的及时散热以及润滑工序,进一步的提升了本轴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安装辅助槽和连接辅助件的配合,提高了对本轴承和传动轴进行限位安装时的连接稳固性;通过第一防尘件和第二防尘件的配合,避免了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内侧缝隙的产生,提高了本轴承的防尘效果,同时通过双层防尘件的设计以及稳固辅助台和限位连接台的配合,提高了第一防尘件和第二防尘件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连接稳固性,使得第一防尘件在受到异物缠绕挤压或者较大外力冲击时能够保持相对位置,有效的避免了第一防尘件产生位移的问题;

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提高了第一防尘件和第二防尘件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连接稳固性,使得第一防尘件在受到异物缠绕挤压或者较大外力冲击时能够保持相对位置,有效的避免了第一防尘件产生位移的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本轴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防尘效果以及运行稳定性,当有较多灰尘积聚挤压橡胶时,橡胶唇与紧密贴合,有效防止灰尘的进入,通过保证了轴承的正常旋转,进一步的提升了本轴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滚轮(3)、保持架(4)、安装辅助结构、防尘辅助结构;所述轴承内圈(2)转动连接在轴承外圈(1)的内侧;所述滚轮(3)有多个,多个滚轮(3)前后对称均匀排布转动连接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的内侧;所述保持架(4)有两个,两个保持架(4)前后对称设置在多个滚轮(3)的外侧;所述安装辅助结构设置在轴承内圈(2)内端的外侧;所述防尘辅助结构有设置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的前后两侧,防尘辅助结构包括有:第一防尘件(6)和第二防尘件(601),所述第一防尘件(6)有两个,两个第一防尘件(6)左右对称插接在轴承外圈(1)前后两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防尘件(601)有两个,两个第二防尘件(601)前后对称插接在轴承内圈(2)前后两端的外侧,第二防尘件(601)位于第一防尘件(6)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包括有:辅助面(101),所述辅助面(101)设在轴承外圈(1)的外侧端面,辅助面(101)为半弧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包括有:润滑辅助孔(301),所述润滑辅助孔(301)有多个,多个润滑辅助孔(301)分别开设在多个滚轮(3)的外侧,润滑辅助孔(301)为内侧直径大于外侧直径的圆锥状结构;滚轮(3)的内端均为空腔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辅助结构还包括有:稳固辅助台(602)和限位连接台(603),所述稳固辅助台(602)有两个,两个稳固辅助台(602)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2)外侧的前后两端,稳固辅助台(602)位于两个第一防尘件(6)的内侧,第一防尘件(6)与稳固辅助台(602)相互压紧;所述限位连接台(603)有两个,两个限位连接台(603)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2)外部的前后两侧,限位连接台(603)位于第二防尘件(601)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辅助结构还包括有:稳固辅助台(602)和限位连接台(603),所述稳固辅助台(602)有两个,两个稳固辅助台(602)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2)外侧的前后两端,稳固辅助台(602)位于两个第一防尘件(6)的内侧,第一防尘件(6)与稳固辅助台(602)相互压紧;所述限位连接台(603)有两个,两个限位连接台(603)前后对称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2)外部的前后两侧,限位连接台(603)位于第二防尘件(601)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辅助结构还包括有:橡胶唇(604),所述橡胶唇(604)有两个,两个橡胶唇(604)左右对称设置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的外侧,橡胶唇(604)的内端与限位连接台(603)角度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外球面滚轮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滚轮轴承中防尘盖外侧受到异物缠绕或较大外力冲击时,防尘盖产生位置变动极易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问题,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转动连接在轴承外圈的内侧;多个滚轮前后对称均匀排布转动连接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内侧;两个保持架前后对称设置在多个滚轮的外侧;安装辅助结构设置在轴承内圈内端的外侧;防尘辅助结构有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前后两侧;使得第一防尘件在受到异物缠绕挤压或者较大外力冲击时能够保持相对位置,有效的避免了第一防尘件产生位移的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本轴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防尘效果以及运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诗俊,卢长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聊城市金玉外球面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