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摩擦式止滑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9565发布日期:2023-10-02 08:0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高摩擦式止滑垫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垫圈,特别涉及高摩擦式止滑垫圈。


背景技术:

1、垫圈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现有技术中其也应用于各种轴以及轴承上,但现有技术中的垫圈其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矩过低,导致在外界工装运行工况时容易出现垫圈打滑现象,进而导致螺母或螺栓松动,且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高载荷工况,需要垫两个以上的垫圈以承载来自工装的高载荷冲击,但相邻垫圈之间的摩擦力矩较低,使得多个垫圈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由此而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垫圈之间打滑的高摩擦式止滑垫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 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包括上垫圈和下垫圈,所述上垫圈上环绕开设有防滑齿槽,所述下垫圈位于与上垫圈接触面匹配防滑齿槽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周侧开设有防滑齿,所述防滑凸起设于防滑槽内。

3、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垫圈位于与下垫圈接触面设有提高摩擦力的上摩擦面,所述下垫圈位于与上垫圈的接触面设有下摩擦面,所述上摩擦面和下摩擦面相互抵制。

4、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垫圈和下垫圈上设有用于防止垫圈偏移的防偏装置。

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偏装置包括上柔性膜和下柔性膜,所述上柔性膜设于上垫圈上,所述下柔性膜设于下垫圈上。

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垫圈位于与外部件接触面设有采用由聚氨酯材质制的上保护垫,所述下垫圈上位于与外部接触面设有采用由聚氨酯材质制的下保护垫。

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柔性膜为:上弹性膜,所述下柔性膜为:下弹性膜。

8、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垫圈之间打滑,提高防松效果。防滑齿与防滑齿槽啮合,使得上垫圈和下垫圈互相贴合,连成一体,从而避免上垫圈和下垫圈在工装运行时因为摩擦力矩低而容易出现打滑错位滑动现象,避免导致螺母或者螺栓松动,从而提高连接牢固性,具有很好的防松效果。



技术特征:

1.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包括上垫圈和下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圈上环绕开设有防滑齿槽,所述下垫圈位于与上垫圈接触面匹配防滑齿槽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周侧开设有防滑齿,所述防滑凸起设于防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圈位于与下垫圈接触面设有提高摩擦力的上摩擦面,所述下垫圈位于与上垫圈的接触面设有下摩擦面,所述上摩擦面和下摩擦面相互抵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圈和下垫圈上设有用于防止垫圈偏移的防偏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装置包括上柔性膜和下柔性膜,所述上柔性膜设于上垫圈上,所述下柔性膜设于下垫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圈位于与外部件接触面设有采用由聚氨酯材质制的上保护垫,所述下垫圈上位于与外部接触面设有采用由聚氨酯材质制的下保护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柔性膜为:上弹性膜,所述下柔性膜为:下弹性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垫圈之间打滑的高摩擦式止滑垫圈,包括上垫圈和下垫圈,所述上垫圈上环绕开设有防滑齿槽,所述下垫圈位于与上垫圈接触面匹配防滑齿槽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周侧开设有防滑齿,所述防滑凸起设于防滑槽内。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家,孙团结,韩伟军,杨光文,李凯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晋江市励精汽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