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1895发布日期:2023-11-22 14:1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减速器,具体涉及一种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将负载装置与减速机相连接,同时,将减速机与电机相连接,以实现电机所提供的动力,经减速机的减速后,带动负载装置运行。在负载装置与减速机相连接时,通常采用负载装置的连接轴与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但是通过联轴器将负载装置与减速机相连接,不仅提升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联轴器的存在,还增大产品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联轴器将负载装置与减速机相连接,不仅提升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联轴器的存在,还增大产品占用空间的问题(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采用将输出连接槽贯穿设置在输出轴的内壁上,以实现负载装置的连接轴能够嵌入输出轴内,并通过输出连接槽与负载装置相连接,从而实现无需通过联轴器,就能将输出轴与负载装置连接一起,不仅至少节省一个零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还降低产品占用空间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2、一种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外齿、中间轴、第一齿轮、第三外齿、输出轴、第二齿轮和输出连接槽;箱体为中空腔体;输入轴嵌入箱体内,输入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输入轴的一端位于箱体的外侧;第一外齿设置在输入轴的外壁上;中间轴嵌入箱体内,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中间轴位于输入轴的一侧;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齿,第一齿轮套装在中间轴的外侧,且第一齿轮的第二外齿与第一外齿相啮合;第三外齿设置在中间轴的外壁上;输出轴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输出轴穿过箱体的侧壁,输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输出轴的两端位于箱体的外侧;第二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齿,第二齿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第二齿轮的第四外齿与第三外齿相啮合;输出连接槽贯穿设置在输出轴的内壁上。

3、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封闭板和防护罩;封闭板固定在输出轴的一端;防护罩固定在箱体的外侧,且防护罩绕设在输出轴一端的外侧。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定位套;定位套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定位套固定在箱体上,且定位套绕着在输出轴的另一端。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轴肩、外螺纹和锁紧螺母;轴肩设置在输出轴的外壁上,且轴肩与第二齿轮相贴合;外螺纹设置在输出轴的外壁上;锁紧螺母内设置有内螺纹,锁紧螺母套装在输出轴外螺纹的外侧,且锁紧螺母与第二齿轮相贴合;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垫片;垫片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且垫片同时与第二齿轮和锁紧螺母相贴合。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和第三轴承盖;第一轴承盖固定在箱体的外侧,且第一轴承盖与第一轴承相贴合;第二轴承盖固定在箱体的外侧,且第二轴承盖与第二轴承相贴合;第三轴承盖固定在箱体的外侧,且第三轴承盖与第三轴承相贴合。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观测口和观测板;观测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观测板固定在箱体的顶部,且观测板扣设在观测口上;其中,观测板为透明体。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排油孔和螺塞;排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排油孔设置在箱体的底部;螺塞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塞嵌入排油孔内。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传动辅助装置减速器还包括:通气孔和通气罩;通气孔设置在箱体的顶部;通气罩嵌入通气孔内。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将输出连接槽贯穿设置在输出轴的内壁上,以实现负载装置的连接轴能够嵌入输出轴内,并通过输出连接槽与负载装置相连接,从而实现无需通过联轴器,就能将输出轴与负载装置连接一起,不仅至少节省一个零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还降低产品占用的空间,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将输出轴的两端位于箱体的外侧,以实现负载装置能够与输出轴的任一端相连接,从而实现负载装置能够实际的工况环境,位于箱体的任一侧,以提升产品的适用性。

14、2.通过将封闭板固定在输出轴的一端,以实现通过封闭板对未与负载装置相连接的一端进行封闭,从而避免杂物进入到输出轴内,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将防护罩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并将防护罩绕设在输出轴一端的外侧,以实现防护罩对输出轴进行防护,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15、3.通过将定位套固定在箱体上,并使定位套绕设在输出轴的另一端,以实现当负载装置的连接轴与输出轴相连接时,负载装置与定位套接触,从而实现对辅助装置进行定位。

16、4.通过将锁紧螺母套装在输出轴外螺纹的外侧,并将锁紧螺母与第二齿轮相贴合,以实现旋拧锁紧螺母,将第二齿轮压紧在轴肩上,从而提升第二齿轮的稳定性。

17、5.通过将垫片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将垫片同时第二齿轮和锁紧螺母相贴合,以实现当旋拧锁紧螺母时,使锁紧螺母通过垫片压紧第二齿轮,从而避免锁紧螺母直接与第二齿轮相接触,以避免锁紧螺母将第二齿轮划伤,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

18、6.通过将两个第一轴承套装在输入轴两端的外侧,并将两个第一轴承嵌入箱体内,以实现箱体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对输入轴进行支撑,从而实现输入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以提升输入轴转动的灵活性。通过将两个第二轴承套装在中间轴两端的外侧,并将两个第二轴承嵌入箱体内,以实现箱体通过两个第二轴承对中间轴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以提升中间轴转动的灵活性。通过将两个第三轴承套装在输出轴两端的外侧,并将两个第三轴承嵌入箱体内,以实现箱体通过两个第三轴承对输出轴进行支撑,从而实现输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以提升输出轴转动的灵活性。

19、7.通过将第一轴承盖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并将第一轴承盖与第一轴承相贴合,以实现第一轴承盖对第一轴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一轴承从箱体内脱离,以提升第一轴承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轴承盖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并将第二轴承盖与第二轴承相贴合,以实现第二轴承盖对第二轴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二轴承从箱体内脱离,以提升第二轴承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三轴承盖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并将第三轴承盖与第三轴承相贴合,以实现第三轴承盖对第三轴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三轴承从箱体内脱离,以提升第三轴承的稳定性。

20、8.通过将观测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将观测板固定在箱体的顶部,并使观测板扣设在观测口上,以实现观测板对观测口进行封闭;同时,将观测板设置为透明体,以实现通过观测板观测箱体内部的运行情况,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产品进行维修。

21、9.通过将排油孔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以实现箱体内的润滑油能够经排油孔排出,从而实现对润滑油进行更换。通过将螺塞嵌入排油孔内,以实现对排油孔进行封闭,从而避免在正常使用产品时,润滑油从箱体内流出。

22、10.通过将通气孔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将通气罩嵌入通气孔内,以实现通气罩与箱体相连接,从而实现通过通气罩平衡箱体内外的气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