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6007发布日期:2024-01-06 23:1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支撑,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为人们经常使用的设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一般通过支撑装置支撑;相关技术中支撑装置通过活动支架固定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然而,活动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支撑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包括:

4、底座,用于与目标位置固定,至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

5、活动支架,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支臂,所述支臂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移动,所述支臂用于固定限位目标物件;

6、保持组件,设置在底座和所述支臂之间,包括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产生形变力,以向所述支臂提供与所述底座保持相对位置关系的保持力。

7、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持组件位于所述支臂和所述第一限位壁之间,所述弹性形变部产生形变力,以向所述支臂提供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壁的保持力,使所述支臂与所述第二限位壁抵接。

8、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一个所述保持组件位于所述支臂和所述第一限位壁之间,另一个所述保持组件位于所述支臂和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以在所述支臂的两侧朝向所述支臂内部提供保持力,使所述支臂与所述底座不接触。

9、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具有开孔,所述开孔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为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所述支臂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孔内,所述支臂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开孔位于所述开孔外,所述保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开孔内。

10、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抵靠件,所述抵靠件与所述本体具有间隙,所述抵靠件朝向所述本体的表面为所述第一限位壁,所述本体朝向所述抵靠件的表面为所述第二限位壁。

11、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

12、所述保持组件还包括:

13、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分别与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二端和所述支臂抵接。

14、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具有安装孔;

15、所述弹性形变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安装孔的底壁抵接,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口处,所述抵接部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孔口与所述支臂抵接。

16、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接部为球状结构,所述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抵接部的直径。

17、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接部为条状结构,所述抵接部凸出于所述孔口的一端为球面,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18、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形变部为压簧。

19、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支臂抵接。

20、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持组件与所述支臂在移动方向的相对侧抵接。

2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用于与目标位置固定,至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活动支架,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支臂,所述支臂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移动,所述支臂用于固定限位目标物件;保持组件,设置在底座和所述支臂之间,包括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产生形变力,以向所述支臂提供与所述底座保持相对位置关系的保持力;通过弹性形变部产生形变力,能够使支臂相对于底座保持不动,从而能够阻止支臂晃动碰撞底座,消除噪音。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组件位于所述支臂和所述第一限位壁之间,所述弹性形变部产生形变力,以向所述支臂提供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壁的保持力,使所述支臂与所述第二限位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一个所述保持组件位于所述支臂和所述第一限位壁之间,另一个所述保持组件位于所述支臂和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以在所述支臂的两侧朝向所述支臂内部提供保持力,使所述支臂与所述底座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开孔,所述开孔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为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所述支臂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孔内,所述支臂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开孔位于所述开孔外,所述保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开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抵靠件,所述抵靠件与所述本体具有间隙,所述抵靠件朝向所述本体的表面为所述第一限位壁,所述本体朝向所述抵靠件的表面为所述第二限位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为球状结构,所述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抵接部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为条状结构,所述抵接部凸出于所述孔口的一端为球面,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部为压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支臂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持组件与所述支臂在移动方向的相对侧抵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用于与目标位置固定,至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活动支架,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支臂,所述支臂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移动,所述支臂用于固定限位目标物件;保持组件,设置在底座和所述支臂之间,包括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产生形变力,以向所述支臂提供与所述底座保持相对位置关系的保持力。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通过弹性形变部产生形变力,能够使支臂相对于底座保持不动,从而能够阻止支臂晃动碰撞底座,消除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陈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