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7971发布日期:2023-10-02 01:1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输出装置相关,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1、动力输出装置可广泛使用在各类施工机械上,其中包含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和矿用汽车等这类工程建设的大型机械,但现有的动力输出装置在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开(公告)号:cn201784466u中“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一动力输出装置壳体,所述壳体由螺纹连接的壳体座及壳体盖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部贯穿设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输入端与发动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上位于壳体内部设有一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配合在主动齿轮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被动齿轮,所述壳体盖上与所述两个侧被动齿轮配合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动力输出取力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出装置内部设置一驱动轴,驱动轴输入端与发动机输出端连接,发动机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一个主动齿轮及两个侧被动齿轮转动,满足了对多个机构同时输出动力的需求;

3、在上述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在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采用一定的过度手段,如连接已过度盘15、联轴器等等,将发动机曲轴的动力输出端与本动力输出装置的驱动轴3连接,驱动轴的输出端经输出凸缘叉14与动力机构连接,在驱动轴上安装有一个主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啮合在其两侧各装有一个被动齿轮5,在壳体盖上与两个被动齿轮配合分别设有侧动力输出取力口6,用于连接油泵、水泵等动力机构,当发动机曲轴转动时,带动驱动轴运动,驱动轴运动带动主动齿轮运动从而带动两个被动齿轮运动,即实现了三个动力输出取力口的同时输出动力,满足同时向多个机构同时供力的需求,但在使用时,现有的动力输出装置在装配过程中,使用的驱动轴位置设置的密封结构无法有效的满足使用时密封性,极易造成装置在工作时从其连接处造成润滑脂或者润滑油的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使用的驱动轴位置设置的密封结构无法有效的满足使用时密封性,极易造成装置在工作时从其连接处造成润滑脂或者润滑油的泄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组装在机械部件上的壳体座,且壳体座的外表面前侧连接有衬垫,并且衬垫的外表面前侧连接有壳体盖;

3、包括:轴承,嵌套连接于所述壳体盖的内表面中段,且轴承的内表面贴合连接有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的外表面通过齿轮啮合设置有侧动力轴体,同时轴承内圈的外表面外侧贴合连接有第一嵌套圈;

4、第一密封圈,嵌套连接于所述第一嵌套圈的外表面外侧,且第一密封圈的内表面里侧上端嵌套连接有第二嵌套圈,并且第一密封圈的外表面外侧贴合连接有第一油封套,同时所述壳体盖内表面嵌套组装的定位圈,进而定位圈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一挤压圈,同时第一挤压圈的外表面里侧连接在另一组第一密封圈的外表面外侧;

5、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一挤压圈的外表面外侧,且第二密封圈的外表面里侧安装有第二挤压圈,并且第二挤压圈的外表面一侧贴合连接有驱动轴,同时第二密封圈的外表面外侧连接有第二油封套,并且第二油封套的外表面外侧组装有卡环。

6、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组装,且配合挤压进行密封,防止轴承处出现漏油的情况。

7、优选的,所述壳体盖通过轴承与驱动轴构成内置的贯穿结构,且轴承、第一嵌套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嵌套圈均关于驱动轴的外表面中端左右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嵌套圈和第二嵌套圈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

8、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嵌套和相对设置,提高相对设置的密封性,且便于进行拆装维修使用。

9、优选的,所述第一嵌套圈的外表面直径小于第二嵌套圈的外表面内侧直径,且第一嵌套圈和第二嵌套圈与轴承的内外圈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嵌套圈和第二嵌套圈采用橡胶材质制作。

10、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内外圈相对设置,并配合整体的嵌套结构,避免缝隙角度造成润滑油泄漏。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油封套与壳体座和驱动轴构成嵌套的密封结构,且定位圈与壳体盖构成内置的限位结构,并且定位圈与第一挤压圈和第二密封圈构成整体化结构,同时第一挤压圈的外表面形状呈中间向下内凹的圆弧状结构。

12、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嵌套组装,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防止泄漏。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表面嵌套连接有夹层,且夹层的内表面嵌套连接有内衬,并且内衬的内表面中端贯穿通过有连接条,同时连接条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弹性条。

14、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形成有效的嵌套安装,且配合组装的弹性结构,提高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性的同时进行弹性使用。

15、优选的,所述夹层与第二密封圈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且夹层与连接条和弹性条构成整体化结构,并且弹性条通过连接条与内衬构成嵌套的贯穿结构,同时弹性条的外表面形状呈相对交叉设置的波浪状结构,进而第二密封圈通过第二挤压圈与驱动轴构成密封结构。

16、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嵌套设置,且配合设置的定位圈与第一挤压圈、第二密封圈、夹层、内衬、连接条、弹性条的由外至内的安装,以及嵌套和弹性设置,以及配合安装的内圈上的第二挤压圈,提高装置的内外密封性的同时,避免出现脱落或者倾斜滑脱损坏。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该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便于进行组装的壳体座和壳体盖,并配合组装的轴承进行嵌套组装驱动轴,以及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组装的第一挤压圈和第二挤压圈相互配合,提高密封的稳定性,减少缝隙渗透,且均为嵌套组装或者时内置组装,提高装置使用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动力输出装置的拆装维修的便捷性;

19、2.该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嵌套组装结构的第一嵌套圈和第二嵌套圈,可对轴承的内外轴圈进行嵌套,进行有效的贴合密封使用,且设置的第一挤压圈与第二挤压圈的外表面形状均为中端凹陷两端凸起状结构,可有效的与壳体盖的内表面以及驱动轴的外表面进行稳定的贴合,并为了防止第二密封圈出现组装时脱离,可配合安装的定位圈,进行嵌套定位,提高组装的稳定性,以及第二密封圈设置的弹性条和连接条,以及组装的夹层,提高第二密封圈的稳定性,减少变形的同时,增加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组装在机械部件上的壳体座(1),且壳体座(1)的外表面前侧连接有衬垫(2),并且衬垫(2)的外表面前侧连接有壳体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3)通过轴承(4)与驱动轴(5)构成内置的贯穿结构,且轴承(4)、第一嵌套圈(7)、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嵌套圈(9)均关于驱动轴(5)的外表面中端左右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密封圈(8)与第一嵌套圈(7)和第二嵌套圈(9)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套圈(7)的外表面直径小于第二嵌套圈(9)的外表面内侧直径,且第一嵌套圈(7)和第二嵌套圈(9)与轴承(4)的内外圈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嵌套圈(7)和第二嵌套圈(9)采用橡胶材质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封套(10)与壳体座(1)和驱动轴(5)构成嵌套的密封结构,且定位圈(11)与壳体盖(3)构成内置的限位结构,并且定位圈(11)与第一挤压圈(12)和第二密封圈(13)构成整体化结构,同时第一挤压圈(12)的外表面形状呈中间向下内凹的圆弧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3)的内表面嵌套连接有夹层(14),且夹层(14)的内表面嵌套连接有内衬(15),并且内衬(15)的内表面中端贯穿通过有连接条(16),同时连接条(16)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弹性条(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14)与第二密封圈(13)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且夹层(14)与连接条(16)和弹性条(17)构成整体化结构,并且弹性条(17)通过连接条(16)与内衬(15)构成嵌套的贯穿结构,同时弹性条(17)的外表面形状呈相对交叉设置的波浪状结构,进而第二密封圈(13)通过第二挤压圈(18)与驱动轴(5)构成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设置有组装在机械部件上的壳体座,且壳体座的外表面前侧连接有衬垫,并且衬垫的外表面前侧连接有壳体盖;包括:轴承,嵌套连接于所述壳体盖的内表面中段,且轴承的内表面贴合连接有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的外表面通过齿轮啮合设置有侧动力轴体。该便于拆装维修的高密封性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便于组装的壳体座和壳体盖,轴承嵌套组装驱动轴,以及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组装的第一挤压圈和第二挤压圈相互配合,提高密封的稳定性,减少缝隙渗透,且均为嵌套组装或者时内置组装,提高装置使用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动力输出装置的拆装维修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智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奥威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