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3806发布日期:2023-10-06 04:1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残余垃圾发酵输送用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1、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 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对残余垃圾发酵时就会使用到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通过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的设计可以让残余垃圾进行输送时更加方便。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361066u,授权公告日2021年01月15日,一种垃圾发电用蒸汽保温输送管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管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层,所述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内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的表面喷涂有防水层,所述管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贯穿至回收箱的顶部,所述回收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回收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加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回收箱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3、上述方案虽然通过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保持管道内部的温度防止蒸汽冷凝,通过设置耐磨层,能够便于防止外保温层损坏,但是其在进行使用时常常由于对残余垃圾进行处理时挂壁概率较大从而导致设备堵塞概率增加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在使用时常常由于垃圾吸附在设备内壁从而导致管道堵塞概率增加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包括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

3、残余垃圾发酵输送槽,其设置在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的内壁设置有防粘附内垫圈,而且防粘附内垫圈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粘贴连接;

4、外限位圈块,其设置在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的外部,且外限位圈块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为一体结构,并且外限位圈块设置有两个以上。

5、优选的,所述外限位圈块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圆凹槽,且防滑圆凹槽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外限位圈块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外圈块,且防滑外圈块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外圈块设置有两个以上。

6、优选的,所述防滑外圈块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外方块,且耐磨外方块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外方块设置有两个以上。

7、优选的,所述外限位圈块内部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内梯块,且限位内梯块与外限位圈块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内梯块设置有两个以上。

8、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内梯块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内软柱,且支撑内软柱与限位内梯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内软柱的外部设置有抗冲击内垫块,且抗冲击内垫块与外限位圈块通过卡槽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渗透内垫,两个所述防渗透内垫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软柱,且支撑软柱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支撑软柱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内填充块,且减震内填充块和防渗透内垫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均通过卡槽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与现有的残余垃圾发酵输送用辅助装置相比,配备了防粘附内垫圈,防粘附内垫圈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堆积在设备的内部,从而增加对残余垃圾输送的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在使用时常常由于垃圾吸附在设备内壁从而导致管道堵塞概率增加的问题。

12、2.该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与现有的残余垃圾发酵输送用辅助装置相比,配备了减震内填充块和防渗透内垫,减震内填充块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所受到的冲击力,防渗透内垫的设计可以减少环境对设备的渗透概率,解决了现有的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在使用时常常由于设备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从而导致设备实用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包括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圈块(2)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圆凹槽(3),且防滑圆凹槽(3)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外限位圈块(2)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外圈块(4),且防滑外圈块(4)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外圈块(4)设置有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外圈块(4)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外方块(5),且耐磨外方块(5)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外方块(5)设置有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圈块(2)内部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内梯块(8),且限位内梯块(8)与外限位圈块(2)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内梯块(8)设置有两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内梯块(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内软柱(9),且支撑内软柱(9)与限位内梯块(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内软柱(9)的外部设置有抗冲击内垫块(10),且抗冲击内垫块(10)与外限位圈块(2)通过卡槽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渗透内垫(13),两个所述防渗透内垫(1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软柱(11),且支撑软柱(11)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支撑软柱(11)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内填充块(12),且减震内填充块(12)和防渗透内垫(13)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1)均通过卡槽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涉及残余垃圾发酵输送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残余垃圾发酵输送槽,其设置在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的内壁设置有防粘附内垫圈,而且防粘附内垫圈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粘贴连接;外限位圈块,其设置在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的外部,且外限位圈块与垃圾发酵输送管道主体为一体结构,并且外限位圈块设置有两个以上,该种残余垃圾发酵用输送管道通过防粘附内垫圈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堆积在设备的内部,从而增加对残余垃圾输送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臧禹豪,荣天天,王槽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永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