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2212发布日期:2023-11-17 23:2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红外探测器,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娱乐场所、机场、火车站、汽车站 等公众场合,其中壁挂式红外探测器是直接安装在墙壁上,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具有低功耗、性能稳定和抗干扰性强等优点,然而现有的红外探测器的安装存在以下不足:

2、一,现有的红外探测器安装时大都需要在墙面上进行打孔安装,这种安装方式不仅操作起来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对墙面造成破坏,后期拆卸后影响美观;

3、二,现有的红外探测器安装时,为了保证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范围,通常是将红外探测器安装在墙角位置,墙角的安装由于其空间有限,导致在前期的打孔,以及后期的安装过程中都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困难;

4、因此,急需一种即能方便在墙角进行安装,又不破坏墙面的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角端与两侧可向外延伸的支脚之间的配合,不仅可实现支板的牢固稳定安装,为红外探测器的安装使用提供有力支持,而且规避了传统需要在墙面进行打孔的安装方式,避免了对墙面的破坏,为后期的拆卸维护提供了极大便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包括支板,支板上端设有与墙角相抵触的直角端,支板下端中部设有凹口,凹口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沿支板宽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支板的螺孔,两个螺孔内的螺纹反向设置,两个螺孔内均螺纹配合有螺杆,凹口内设有用于驱动两个螺杆同步相向或背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两个螺杆的外端均设有与相邻的墙角墙面相抵触的支脚,支板板面上设有用于卡放红外探测器的放置槽。

4、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管,凹口内转动连接沿支板宽度方向设置的驱动管,驱动管两端的管口分别与相邻的螺孔相对应,驱动管的两端内壁分别与相邻的螺杆螺纹配合。

5、进一步的,螺杆的外端设有球形连接头,支脚与球形连接头活动连接。

6、进一步的,支脚的端面设有粘接层。

7、进一步的,放置槽朝向直角端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放置槽内的红外探测器进行竖直抵靠的限位挡板,放置槽内远离直角端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挡板相配合、且用于对红外探测器进行夹持固定的限位夹持机构。

8、进一步的,限位夹持机构包括转动杆、扭簧和夹持杆,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沿支板宽度方向设置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通过扭簧固定连接有沿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夹持杆。

9、进一步的,直角端的前端面为上侧向外倾斜的斜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板前端的直角端,使得支板前端能够紧密与墙角相抵触,为后续支板的固定提供有力保障;

11、通过在支板下端两侧设置可同步向外延伸的支脚,当支板前端的直角端与墙角相抵触后,驱动两个支脚向外延伸并分别抵触在相邻的墙面上,通过直角端和两支脚分别对墙角和墙面的抵触,从而实现对支板的固定;

12、通过设置转动管驱动两个螺杆的同步转动,既保证了两个螺杆的同步移动,又能保证对螺杆的限位固定;

13、通过设置限位挡板和限位夹持机构的配合,可实现对红外探测器的有效夹持固定,从而保证红外探测器在倾斜的支板上也能保持竖直稳定的探测工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角端与两侧可向外延伸的支脚之间的配合,不仅能够将支板牢固稳定的安装在墙角处,为红外探测器的安装使用提供便利,而且还可根据调整支板的倾斜角度完成对红外探测器倾斜角度的调整,使的红外探测器能够充分高效的完成探测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规避了传统需要在墙面进行打孔的安装方式,不仅避免了对墙面的破坏,而且为后期的拆卸维护提供了极大便利。

15、不仅实现了对红外探测器的便捷安装,而且无需在墙面上进行打孔作业,为后期的拆卸以及墙面的保护提供了有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包括支板(4),其特征在于:支板(4)上端设有与墙角相抵触的直角端(1),支板(4)下端中部设有凹口(7),凹口(7)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沿支板(4)宽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支板(4)的螺孔(15),两个螺孔(15)内的螺纹反向设置,两个螺孔(15)内均螺纹配合有螺杆(14),凹口(7)内设有用于驱动两个螺杆(14)同步相向或背向移动的驱动机构(8),两个螺杆(14)的外端均设有与相邻的墙角墙面相抵触的支脚(9),支板(4)板面上设有用于卡放红外探测器的放置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管(13),凹口(7)内转动连接沿支板(4)宽度方向设置的驱动管(13),驱动管(13)两端的管口分别与相邻的螺孔(15)相对应,驱动管(13)的两端内壁分别与相邻的螺杆(14)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杆(14)的外端设有球形连接头(16),支脚(9)与球形连接头(16)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支脚(9)的端面设有粘接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放置槽(5)朝向直角端(1)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放置槽(5)内的红外探测器进行竖直抵靠的限位挡板(3),放置槽(5)内远离直角端(1)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挡板(3)相配合、且用于对红外探测器进行夹持固定的限位夹持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夹持机构(6)包括转动杆(12)、扭簧(11)和夹持杆(10),放置槽(5)内转动连接有沿支板(4)宽度方向设置的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两端通过扭簧(11)固定连接有沿支板(4)长度方向设置的夹持杆(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直角端(1)的前端面为上侧向外倾斜的斜面(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支板上端设有与墙角相抵触的直角端,支板下端中部设有凹口,凹口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沿支板宽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支板的螺孔,两个螺孔内的螺纹反向设置,两个螺孔内均螺纹配合有螺杆,凹口内设有用于驱动两个螺杆同步相向或背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两个螺杆的外端均设有与相邻的墙角墙面相抵触的支脚,支板板面上设有用于卡放红外探测器的放置槽;本技术通过直角端与两侧可向外延伸的支脚之间的配合,不仅可实现支板的牢固稳定安装,为红外探测器的安装使用提供有力支持,而且规避了传统需要在墙面进行打孔的安装方式,避免了对墙面的破坏,为后期的拆卸维护提供了极大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新,王鑫宇,曹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锐谱特(宁波)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