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8742发布日期:2023-10-02 01:3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毂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


背景技术:

1、圆锥轮毂单元是一种承载重量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汽车零部件。现有技术中,圆锥轮毂单元结构主要包括外圈、法兰盘、内圈、保持架和滚子,其内圈是整体的,在装配滚子到内圈与外圈之间时,需要用液压法装配,装配麻烦,并且拆装后,内圈与滚子会收到挤压损坏,基本无法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实用新型目的

2、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以实现内圈方便拆装,利于维修。

3、(二)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

5、其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和滚子,所述保持架的外周均匀分布有滚子,且多个所述滚子皆与保持架转动连接,所述内圈通过滚子与外圈转动连接,所述内圈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内圈之间设有卡环和撑环,且两个所述内圈通过卡环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外圈的外表面一体化连接有法兰盘。

7、优选的,所述内圈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撑环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第一撑片和第二撑片,多个所述第一撑片和第二撑片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撑片和第二撑片分别与两个内圈上的第一卡槽内壁相抵。

8、优选的,所述内圈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卡环的外周两侧皆一体化固定有折边,且所述折边与第二卡槽卡合。

9、优选的,所述外圈的内壁上内嵌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内圈的外表面相抵。

10、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利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将内圈分为两个,两个内圈之间通过卡环相连,并且连个内圈之间通过撑环撑起,在收到轴向力时,撑环能通过形变对卸力,提高内圈的轴向承载力。

12、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的图2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的图4中卡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的图4中撑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有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包括外圈(1)、内圈(3)、保持架(4)和滚子(5),所述保持架(4)的外周均匀分布有滚子(5),且多个所述滚子(5)皆与保持架(4)转动连接,所述内圈(3)通过滚子(5)与外圈(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内圈(3)之间设有卡环(6)和撑环(7),且两个所述内圈(3)通过卡环(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外表面一体化连接有法兰盘(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3)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31),所述撑环(7)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第一撑片(71)和第二撑片(72),多个所述第一撑片(71)和第二撑片(72)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撑片(71)和第二撑片(72)分别与两个内圈(3)上的第一卡槽(31)内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3)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卡槽(32),所述卡环(6)的外周两侧皆一体化固定有折边(61),且所述折边(61)与第二卡槽(32)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内嵌固定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密封圈(8)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内圈(3)的外表面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卡用圆锥轮毂单元,涉及轮毂轴承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和滚子,滚子的外周均匀分布有保持架,且多个保持架皆与滚子转动连接,内圈通过保持架与外圈转动连接,内圈设有两个,两个内圈之间设有卡环和撑环,且两个内圈通过卡环相连接,所述内圈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撑环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第一撑片和第二撑片,多个所述第一撑片和第二撑片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撑片和第二撑片分别与两个内圈上的第一卡槽内壁相抵。利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将内圈分为两个,两个内圈之间通过卡环相连,并且连个内圈之间通过撑环撑起,在收到轴向力时,撑环能通过形变对卸力,提高内圈的轴向承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陶顺清,王运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轮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