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快开阀和阀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5799发布日期:2023-11-30 04:5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按压式快开阀和阀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压式快开阀和阀芯装置。


背景技术:

1、按压式阀芯结构往往采用阀芯连接在按压式开关的阀芯杆端部,按压式开关配置有按键,按键和阀芯杆连接,按压式开关中的运动控制结构能够为阀芯杆在轴向上提供前后两个停留位,使得阀芯也能有两个停留位,分别对应阀的开和关两个状态。

2、如公开号214222062u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阀芯结构,其能够应用于上述双状态控制的阀,该阀芯的内部能够形成一个前后都有水压的工作环境,按压操作较为轻松。这种结构的阀芯长度较长,在某些使用场合的应用会收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压式快开阀和阀芯装置,其长度短并且打开快速。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包括按压式开关和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主体筒和阀芯,所述阀芯主体筒的轴向前端口为进水口,所述阀芯主体筒的前部侧壁设置出水口,在阀芯主体筒内,在中轴线上设置能轴向前后运动的阀芯杆,所述阀芯杆与所述按压式开关连接,所述按压式开关控制阀芯杆运动,所述阀芯连接在阀芯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主体筒内在出水口前方设置前密封结构,在出水口后方设置后密封结构,所述阀芯的运动行程满足:在开关闭合时,向前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同时也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在阀芯打开时,向后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脱开,同时也依然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

4、所述阀芯主体筒在后密封结构的后方设置阀芯后端后退腔,所述后密封结构位于阀芯后端后退腔与出水口之间,所述阀芯为设置通孔的筒体,而接通进水口和阀芯后端后退腔,在阀芯关闭时,所述进水口与阀芯后端后退腔也依然连通。

5、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6、所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

7、所述后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所述阀芯后端设置一圈与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配合的后端斜面,在开关闭合时,所述密封唇边依靠阀芯后端后退腔的水压压在后端斜面上。

8、所述阀芯杆的长度满足向后延伸至按压式开关内部。

9、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构成开关的位于其固定座内部的滑动轴,而与开关中的控制结构相连,或者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插入到开关中的转动齿套的连接孔中。

10、在阀芯后端后退腔的后端腔壁设置与阀芯筒体后端配合的槽,而供阀芯后退时,其后端退入所述槽中。

11、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和压圈,所述固定架的外径适配于阀芯主体筒的内径而刚好能从前端放入阀芯主体筒,阀芯主体筒的内部设置限位台阶,后密封结构、固定架和前密封组件被依次从阀芯主体筒的前端口放入并被所述限位台阶限位,然后用压圈压紧,所述压圈和阀芯主体筒连接。

12、所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对于前密封结构的碗形密封圈,固定架的前端设置一圈与碗形密封圈形状适配的前限位台阶;并且,在碗形密封圈与前限位台阶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橡胶垫片还具有凸出于固定架内侧的斜边,所述斜边垫在碗形密封圈的斜面上,而留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作为自由端。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4、按压式快开阀,包括壳体、按压式开关和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所述壳体的轴向前端口为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前部侧壁设置出水口,在壳体内,在中轴线上设置能轴向前后运动的阀芯杆,所述阀芯杆与所述按压式开关连接,所述按压式开关控制阀芯杆运动,所述阀芯连接在阀芯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在出水口前方设置前密封结构,在出水口后方设置后密封结构,所述阀芯的运动行程满足:在开关闭合时,向前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同时也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在阀芯打开时,向后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脱开,同时也依然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

15、所述壳体在后密封结构的后方设置阀芯后端后退腔,所述后密封结构位于阀芯后端后退腔与出水口之间,所述阀芯为设置通孔的筒体,而接通进水口和阀芯后端后退腔,在阀芯关闭时,所述进水口与阀芯后端后退腔也依然连通。

16、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17、所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

18、所述后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所述阀芯后端设置一圈与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配合的后端斜面,在开关闭合时,所述密封唇边依靠阀芯后端后退腔的水压压在后端斜面上。

19、所述阀芯杆的长度满足向后延伸至按压式开关内部。

20、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构成开关的位于其固定座内部的滑动轴,而与开关中的控制结构相连,或者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插入到开关中的转动齿套的连接孔中。

21、在阀芯后端后退腔的后端腔壁设置与阀芯筒体后端配合的槽,而供阀芯后退时,其后端退入所述槽中。

22、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和压圈,所述固定架的外径适配于壳体的内径而刚好能从前端放入阀芯主体筒,壳体的内部设置限位台阶,后密封结构、固定架和前密封组件被依次从壳体的前端口放入并被所述限位台阶限位,然后用压圈压紧,所述压圈和壳体连接。

23、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对于前密封结构的碗形密封圈,固定架的前端设置一圈与碗形密封圈形状适配的前限位台阶;并且,在碗形密封圈与前限位台阶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橡胶垫片还具有凸出于固定架内侧的斜边,所述斜边垫在碗形密封圈的斜面上,而留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作为自由端。

24、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后密封结构设为常闭,水从前端进入,直接从阀芯和前密封结构之间的缝隙流出,按下去时为关闭,弹起来时是打开,能够大幅缩短整体长度,方便所配套的阀的设计,使应用的阀能够做到很小,并且快速打开阀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长度做到仅4.3cm左右,且阀芯杆能够作为一体式结构制造,不仅保证精度且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包括按压式开关和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主体筒和阀芯,所述阀芯主体筒的轴向前端口为进水口,所述阀芯主体筒的前部侧壁设置出水口,在阀芯主体筒内,在中轴线上设置能轴向前后运动的阀芯杆,所述阀芯杆与所述按压式开关连接,所述按压式开关控制阀芯杆运动,所述阀芯连接在阀芯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主体筒内在出水口前方设置前密封结构,在出水口后方设置后密封结构,所述阀芯的运动行程满足:在开关闭合时,向前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同时也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在阀芯打开时,向后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脱开,同时也依然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所述阀芯后端设置一圈与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配合的后端斜面,在开关闭合时,所述密封唇边依靠阀芯后端后退腔的水压压在后端斜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的长度满足向后延伸至按压式开关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构成开关的位于其固定座内部的滑动轴,而与开关中的控制结构相连,或者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插入到开关中的转动齿套的连接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阀芯后端后退腔的后端腔壁设置与阀芯筒体后端配合的槽,而供阀芯后退时,其后端退入所述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和压圈,所述固定架的外径适配于阀芯主体筒的内径而刚好能从前端放入阀芯主体筒,阀芯主体筒的内部设置限位台阶,后密封结构、固定架和前密封组件被依次从阀芯主体筒的前端口放入并被所述限位台阶限位,然后用压圈压紧,所述压圈和阀芯主体筒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对于前密封结构的碗形密封圈,固定架的前端设置一圈与碗形密封圈形状适配的前限位台阶;并且,在碗形密封圈与前限位台阶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橡胶垫片还具有凸出于固定架内侧的斜边,所述斜边垫在碗形密封圈的斜面上,而留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作为自由端。

9.按压式快开阀,包括壳体、按压式开关和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所述壳体的轴向前端口为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前部侧壁设置出水口,在壳体内,在中轴线上设置能轴向前后运动的阀芯杆,所述阀芯杆与所述按压式开关连接,所述按压式开关控制阀芯杆运动,所述阀芯连接在阀芯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在出水口前方设置前密封结构,在出水口后方设置后密封结构,所述阀芯的运动行程满足:在开关闭合时,向前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同时也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在阀芯打开时,向后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脱开,同时也依然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所述阀芯后端设置一圈与开口向前的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配合的后端斜面,在开关闭合时,所述密封唇边依靠阀芯后端后退腔的水压压在后端斜面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的长度满足向后延伸至按压式开关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构成开关的位于其固定座内部的滑动轴,而与开关中的控制结构相连,或者所述阀芯杆的上部插入到开关中的转动齿套的连接孔中。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其特征在于在阀芯后端后退腔的后端腔壁设置与阀芯筒体后端配合的槽,而供阀芯后退时,其后端退入所述槽中。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和压圈,所述固定架的外径适配于壳体的内径而刚好能从前端放入阀芯主体筒,壳体的内部设置限位台阶,后密封结构、固定架和前密封组件被依次从壳体的前端口放入并被所述限位台阶限位,然后用压圈压紧,所述压圈和壳体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压式快开阀,其特征在于述前密封结构采用开口向后的碗形密封圈,阀芯前端周边设置导流斜面,在阀芯打开时,阀芯与碗形密封圈脱开,并且其导流斜面与碗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导流出水通道;对于前密封结构的碗形密封圈,固定架的前端设置一圈与碗形密封圈形状适配的前限位台阶;并且,在碗形密封圈与前限位台阶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橡胶垫片还具有凸出于固定架内侧的斜边,所述斜边垫在碗形密封圈的斜面上,而留碗形密封圈的密封唇边作为自由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压式快开阀和阀芯装置,其阀芯主体筒内在出水口前方设置前密封结构,在出水口后方设置后密封结构,在开关闭合时,向前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同时也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在阀芯打开时,向后运动至与前密封结构密封脱开,同时也依然和后密封结构密封配合;阀芯主体筒在后密封结构的后方设置阀芯后端后退腔,后密封结构位于阀芯后端后退腔与出水口之间,所述阀芯为设置通孔的筒体,而接通进水口和阀芯后端后退腔,在阀芯关闭时,进水口与阀芯后端后退腔也依然连通。本技术能够大幅缩短整体长度,使应用的阀能够做到很小,并且快速打开阀芯,且阀芯杆能够作为一体式结构制造,不仅保证精度且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岑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搏盛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