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0931发布日期:2024-01-16 11:1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涵管安装,具体涉及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泥涵管又称钢筋混泥土管,是通过水泥和钢筋制作成的管道,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基中下水道,可以排污水、防汛排水,以及一些特殊厂矿里使用的上水管和农电机井。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0949209.2公开了一种涵管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座一和支撑座二,所述支撑座一一侧中部设有螺纹杆,支撑座二侧壁上对应设有内螺纹套筒,两者相互配合,所述螺纹杆穿过支撑座一,伸出至另一侧,并连接有摇把;所述支撑座一和支撑座二结构相同顶部均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固定设有涵管固定装置,所述涵管固定装置包括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两者对称,且组成一个圆形,所述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内部均设有多个支撑机构和多个夹紧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重叠设置的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设有滑动插槽,底部设有滑动插块,相邻两个支撑块通过滑动插槽、滑动插块安装在一起,所述最外侧的支撑块外侧壁与弧形板一或弧形板二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弹簧和夹块,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夹块和夹块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连接处设有连接机构,并通过连接机构相连。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外界产生震动时,支撑装置整体会随之震动,进而影响涵管的固定,缺少减震机构,同时,该支撑装置的高度无法进行调节,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机构和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台,所述底台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且滑杆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上端和第二底座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铰接座,且铰接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连接有阻尼器,且阻尼器外侧配套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和第一弧形板两侧均开设有螺孔,且第二弧形板和第一弧形板之间通过螺杆贯穿螺孔保持固定。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连接有伸缩板。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杆两侧套设有缓冲弹簧。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座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底座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保持啮合,并且第二锥形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旋转杆一侧贯穿第二底座固定连接摇杆。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座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座,且螺母座与丝杆保持螺纹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滑杆、滑座、缓冲弹簧、铰接座、连接杆、阻尼器和减震弹簧,将需要固定的涵管放置于第一弧形板上,再配合螺杆和螺孔固定第二弧形板,即可固定涵管,当外界产生震动时,第二底座下压,通过连接杆和铰接座推动滑座沿滑杆移动,同时,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并且,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配套设有减震弹簧,进而减少外界震动对第二底座的影响,从而保障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固定的涵管的稳定。

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旋转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母座和丝杆,当需要调整支撑装置的高度时,施工人员只需转动摇杆,摇杆驱动旋转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保持啮合,进而驱动固定座内的丝杆转动,丝杆与升降座内的螺母座保持螺纹连接,即可控制世升降座的升降,进而调整第一弧形板的高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包括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所述第一底座(101)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011),且滑杆(1011)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座(1012),所述滑座(1012)上端和第二底座(102)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铰接座(1014),且铰接座(101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15),所述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之间连接有阻尼器(1016),且阻尼器(1016)外侧配套设置有减震弹簧(1017),所述第二底座(102)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且固定座(3)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座(4),所述升降座(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5),所述第一弧形板(5)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弧形板(6),所述第二弧形板(6)和第一弧形板(5)两侧均开设有螺孔(7),且第二弧形板(6)和第一弧形板(5)之间通过螺杆(8)贯穿螺孔(7)保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之间连接有伸缩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011)两侧套设有缓冲弹簧(1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102)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杆(1021),所述旋转杆(1021)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22),所述第二底座(102)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1023),且第二锥形齿轮(1023)与第一锥形齿轮(1022)保持啮合,并且第二锥形齿轮(1023)上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024),所述旋转杆(1021)一侧贯穿第二底座(102)固定连接摇杆(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4)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座(401),且螺母座(401)与丝杆(1024)保持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台,底台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且滑杆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座,滑座上端和第二底座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铰接座,且铰接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连接有阻尼器,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滑杆、滑座、缓冲弹簧、铰接座、连接杆、阻尼器和减震弹簧,将需要固定的涵管放置于第一弧形板上,再配合螺杆和螺孔固定第二弧形板,即可固定涵管,当外界产生震动时,第二底座下压,通过连接杆和铰接座推动滑座沿滑杆移动,同时,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并且,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配套设有减震弹簧,进而减少外界震动对第二底座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朱承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承勇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