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5109发布日期:2023-11-22 15:1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烟叶风力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烟叶加工中,广泛使用烟叶风力输送系统。风力输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上一级打叶或风分后的叶、梗、梗带叶混合物料通过风力输送管道送到指定位置,便于下一工序的加工,同时也把物料中的细小颗粒在风力输送管道中通过除尘系统除去,在烟叶加工中运用较为广泛。

2、烟叶经过风分仓后,由风分抛料将烟叶定向抛出,使烟叶在风分仓内悬浮,从而利用不同尺寸烟叶的悬浮速度、高度的不同将大中片烟叶、烟梗、碎烟及灰尘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叶片通过风力输送管道进入落料器中完成大片分离;部分碎片及灰尘通过风力输送管道送入碎烟收集管道及除尘房,继续下一步工序处理。

3、在实际生产中,在风分仓位置处的风力输送管道通过法兰盘抱箍连接在风分风机及切向落料器的两端,为保证风分仓叶片风分效果,常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风力输送管道两端接口处的环形密封圈、拆卸管道维护风机叶轮、风机轴承,维修落料器等,因此风力输送管道的拆装频率较高。但在维修过程中,风力输送管道的位置较高,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搭建临时脚手架至与风力输送管道平齐的位置,利用脚手架对风力输送管道进行支撑,还需搭建“井”字型固定支架对脚手架进行加固,而后才能对风力输送管道进行拆装。然而,搭建临时脚手架和“井”字型固定支架较为费时费力,且在风力输送管道安装完成后,又要拆除脚手架和“井”字型固定支架,从而导致风力输送管道的拆装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风力输送管道拆装频率高的使用需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管道支撑装置,以对风力输送管道进行较好地支撑,有效地提高风力输送管道的拆装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其包括弧形支撑板、第一连接块、可调弧形板、调节螺杆、配重底座、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一上力臂、第二上力臂、第一下力臂和第二下力臂,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面上,所述可调弧形板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沿所述可调弧形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内弧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可调弧形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对的腰型孔,所述t型滑槽的横槽用于与调节螺栓的螺栓头滑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杆段穿过所述t型滑槽的竖槽、所述腰型孔后与紧固螺母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力臂的上端和所述第二上力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力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下力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配重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力臂的下端和第一下力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力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下力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同轴,所述调节螺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三连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4、优选地,其还包括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

5、优选地,所述旋转把手包括安装套筒、与所述安装套筒垂直相连的握持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杆的左端穿过所述安装套筒的中心孔后与锁紧螺母相配合。

6、优选地,所述握持杆上远离所述安装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球形块。

7、优选地,所述可调弧形板的外圆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所述t型滑槽。

8、优选地,所述配重底座为开口竖直向上的u型板,所述第一下力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下力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u型板的两侧板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力臂、所述第二上力臂、所述第一下力臂和所述第二下力臂上均设置有减重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支撑装置,其在使用时,只需转动调节螺杆,利用调节螺杆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之间的螺纹配合,就能够带动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又带动第一上力臂的下端和第二上力臂的下端相互靠近或远离,并带动第一下力臂的上端和第二下力臂的上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弧形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得到升高或降低,从而使得安装在弧形支撑板的内弧面上的可调弧形板能够与位于不同高度的风力输送管道相接触,进而使得该管道支撑装置能够对不同高度的风力输送管道进行较好地支撑。可见,本实用新型只需转动调节螺杆,就能够升高或降低弧形支撑板的高度,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不同高度的风力输送管道的支撑,而后便能进行风力输送管道的拆装作业,而无需搭建临时脚手架和“井”字型固定支架;同时在风力输送管道安装作业完成后,只需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就能够方便快捷地降低弧形支撑板的高度,而后取走该管道支撑装置即可,而无需再拆除脚手架和“井”字型固定支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风力输送管道的拆装效率。并且,两可调弧形板的外圆周面上均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t型滑槽,通过使调节螺栓的螺栓头在t型滑槽的横槽中滑动或同时使调节螺栓的螺杆段在腰型孔中滑动,就能够方便地调整两可调弧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两可调弧形板的下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两可调弧形板的内弧面能够与不同直径的风力输送管道的外圆周面相贴合进行稳定支撑而不易脱出,而后拧紧紧固螺母将两可调弧形板均锁止在弧形支撑板上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弧形支撑板、第一连接块、可调弧形板、调节螺杆、配重底座、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一上力臂、第二上力臂、第一下力臂和第二下力臂,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面上,所述可调弧形板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沿所述可调弧形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内弧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可调弧形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对的腰型孔,所述t型滑槽的横槽用于与调节螺栓的螺栓头滑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杆段穿过所述t型滑槽的竖槽、所述腰型孔后与紧固螺母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力臂的上端和所述第二上力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力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下力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配重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力臂的下端和第一下力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力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下力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同轴,所述调节螺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三连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包括安装套筒、与所述安装套筒垂直相连的握持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杆的左端穿过所述安装套筒的中心孔后与锁紧螺母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上远离所述安装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球形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弧形板的外圆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所述t型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为开口竖直向上的u型板,所述第一下力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下力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u型板的两侧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力臂、所述第二上力臂、所述第一下力臂和所述第二下力臂上均设置有减重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其包括弧形支撑板、第一连接块、可调弧形板、调节螺杆、配重底座、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一上力臂、第二上力臂、第一下力臂和第二下力臂,弧形支撑板设在第一连接块的顶面上,可调弧形板的外圆周面上设有T型滑槽,弧形支撑板的内弧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可调弧形板,弧形支撑板上设有与T型滑槽相对的腰型孔,T型滑槽的横槽用于与调节螺栓的螺栓头滑动配合,调节螺栓的螺杆段穿过T型滑槽的竖槽、腰型孔后与紧固螺母相配合;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分别与调节螺杆螺纹配合,调节螺杆用于带动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本技术能够对风力输送管道进行较好地支撑,提高拆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然,沈美华,徐成坤,范猛士,吴梦丽,张臻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