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7968发布日期:2024-01-06 23:1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减速器,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减速系统包括电机和减速器,其中电机通过输入轴驱动减速器的输入部件,减速器将来自电机的输入进行减速,并将减速后的运动传递给输出件,该输出件与待被驱动的设备相连。

2、现有的减速装置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减速装置》,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1549596.1(申请公开号为cn115962271a)公开的减速装置,包括有箱体、偏角轴、波动轮和安装件,箱体的内周壁开设有沿着所述偏角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槽;波动轮,呈环状,其位于所述容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偏角轴的外围,并被布置成仅沿着所述偏角轴的长度方向来回波动,所述波动轮为经过球体球心的球体之中间区域,所述滚针的转动轴线经过所述球心,且与所述波动轮的轴线相垂直;安装件,其设置在所述偏角轴上,且与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个作为固定件,另一个作为输出件,所述输出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波动轮驱动相连,从而在所述波动轮的波动驱动下绕所述偏角轴的转动轴线转动;滚针,其第一端能转动地约束在所述波动轮的外周壁上,其第二端位于所述齿槽内,且随所述波动轮波动的过程中与所述齿槽内侧壁的对应位置相接触。在滚针随波动轮波动的过程中,滚针沿着齿槽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且该滚针与齿槽内侧壁的对应位置相接触,则滚针和齿槽的配合限制了波动轮的转动,而使波动轮仅仅沿着所述偏角轴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

3、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

4、滚针位于锥形齿轮的下方,整个减速装置的高度较高,在高度上占用较大的空间;波动轮采用经过球体球心的球体中间区域,则波动轮制造复杂,成本高。

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减速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改进的减速装置,通过减小高度以使达到整体变薄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减速装置,包括有:

3、偏角轴,其竖向布置,且被布置成能绕其自身转动轴线转动;

4、齿槽轮,呈环壁状,且套设在所述偏角轴的外围,该齿槽轮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沿着其轴向延伸的齿槽;

5、波动轮,呈环状,且套设在所述偏角轴和齿槽轮之间,该波动轮的下表面具有外锥齿轮;

6、平面齿轮,其套设在所述偏角轴的外围,且具有位于所述外锥齿轮之下、且与该外锥齿轮相啮合的齿圈,从而带动所述波动轮沿着所述偏角轴的长度方向来回波动;

7、滚针,其第一端能转动地约束在所述波动轮的外周壁上,该滚针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齿槽内;

8、输出件,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平面齿轮或波动轮相联动,从而该输出件环绕所述偏角轴的转动轴线转动;

9、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波动轮之外锥齿轮的上方。

10、为了使得减速装置进一步变薄,所述齿槽位于所述平面齿轮之齿圈的上方。

11、输出件可为外壳,也可为与平面齿轮相对固定的法兰,但是优选地,所述输出件为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腔,所述齿槽轮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周壁上,所述平面齿轮为固定齿轮。

12、为了使得整个减速装置进一步变薄,所述波动轮的内周壁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平面齿轮之齿圈位于所述延伸壁的外围。

13、为了供延伸壁插入其中,所述平面齿轮的上表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凹腔,所述齿圈位于所述凹腔的外围,所述延伸壁插入所述凹腔内。此外,还可采用在平面齿轮上开设供延伸壁插入其中的插槽的形式。

14、为了减小延伸壁与偏角轴之间的摩擦,所述延伸壁和偏角轴之间设置有一对角接触球轴承。

15、为了降低波动轮的制造成本,所述波动轮的外周面为圆环面。

16、为了方便波动轮沿着偏角轴的长度方向波动(章动或者偏摆运动),所述偏角轴沿着其长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和第三轴段同轴布置,且该第一轴段的轴线即为所述偏角轴的转动轴线,所述平面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三轴段上,所述第二轴段与第一轴段的轴线之间形成锐角夹角,所述波动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围,且该波动轮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轴段的轴线相重合。

17、为了减小第一轴段和外壳之间的摩擦,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

18、为了控制波动轮轴向和径向运动,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波动轮之间设置有一对角接触球轴承。

19、优选地,所述滚针在处于运动状态下始终与所述齿槽之内周面的对应位置相啮合。即齿槽的形状由滚针的运动轨迹限定而成。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减速装置的滚针位于该波动轮之外锥齿轮的上方,即滚针上移,使得整个减速装置的高度变薄,在高度方向上占用较小的空间。此外,波动轮的外周面为圆环面,波动轮制造简单且成本低,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波动轮采用部分球体所带来的制造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减速装置,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21)位于所述平面齿轮(5)之齿圈(5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件为外壳(6),所述外壳(6)内部具有容腔,所述齿槽轮(2)固定在所述外壳(6)的内周壁上,所述平面齿轮(5)为固定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动轮(3)的外周面为圆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动轮(3)的内周壁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壁(31),所述平面齿轮(5)之齿圈(52)位于所述延伸壁(31)的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齿轮(5)的上表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凹腔(51),所述齿圈(52)位于所述凹腔(51)的外围,所述延伸壁(31)插入所述凹腔(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角轴(1)沿着其长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第一轴段(11)、第二轴段(12)和第三轴段(13),所述第一轴段(11)和第三轴段(13)同轴布置,且该第一轴段(11)的轴线即为所述偏角轴(1)的转动轴线,所述平面齿轮(5)安装在所述第三轴段(13)上,所述第二轴段(12)与第一轴段(11)的轴线之间形成锐角夹角,所述波动轮(3)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段(12)的外围,且该波动轮(3)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轴段(12)的轴线相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11)与所述外壳(6)之间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段(12)与所述波动轮(3)之间设置有一对角接触球轴承(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4)在处于运动状态下始终与所述齿槽(21)之内周面的对应位置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减速装置,包括有偏角轴;齿槽轮,套设在所述偏角轴的外围,该齿槽轮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沿着其轴向延伸的齿槽;波动轮,套设在所述偏角轴和齿槽轮之间,该波动轮的下表面具有外锥齿轮;平面齿轮,套设在偏角轴的外围,且具有与该外锥齿轮相啮合的齿圈;滚针,第一端能转动地约束在波动轮的外周壁上,第二端位于齿槽内;输出件,动力输入端与平面齿轮或波动轮相联动,从而该输出件环绕偏角轴的转动轴线转动,滚针的第二端位于波动轮之外锥齿轮的上方。该减速装置的滚针上移,使得整个减速装置的高度变薄,在高度方向上占用较小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猷,谢桂平,夏建敏,夏挺,张瑞平,杨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