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4268发布日期:2023-11-17 18:2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阀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广泛使用恒温阀来调节用水时的出水温度,但如果恒温阀中存在提供冷水的流道和/或提供热水的流道出现水压波动,很可能会对提供冷水的流道和/或提供热水的流道中的水温产生影响,从而在对水温检测时无法准确检测冷水和/或热水的温度,导致混水温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恒温阀的恒温效果。

2、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阀及热水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及热水系统,可有效降低阀内水压波动对温度检测的影响,提高对水温检测的准确度,保证恒温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包括:

4、阀体,所述阀体内形成有混水腔;

5、能与所述混水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用于向所述混水腔提供水,所述第三流道用于输出所述混水腔的水;

6、所述第一流道至少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上游的所述第一流道部分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下游的所述第一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7、和/或,所述第二流道至少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上游的所述第二流道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下游的所述第二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9、所述第一流道用于向所述混水腔内提供冷水;

10、所述第二流道用于向所述混水腔内提供热水;

11、所述混水腔用于所述冷水和所述热水混合形成预设温度的温水;

12、所述第三流道用于输出所述温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包括:

14、第一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游的所述第一流道部分;

15、和/或,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游的所述第二流道部分。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包括:

17、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用于输出冷水,所述第四流道与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下游的所述第一流道部分连通,所述第四流道与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游的所述第一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三预设夹角。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流道至少包括第三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三弯折部上游的所述第三流道部分与位于所述第三弯折部下游的所述第三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四预设夹角。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弯折部下游的所述第三流道部分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元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流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流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流道中的至少两个相错开。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包括:

22、位于所述混水腔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流道的过流面积和/或所述第二流道的过流面积,以使进入所述混水腔的所述热水与所述冷水混合形成预设温度的温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口;

24、所述第一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混水腔;

25、所述第二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混水腔;

26、所述阀芯调节所述第一口的开度和/或所述第二口的开度,以调节所述第一流道的过流面积和/或所述第二流道的过流面积。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口,所述第三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混水腔,所述第三口的过流方向与所述第一口的过流方向和/或所述第二口的过流方向成第五预设夹角或者相反。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包括阀杆和转动件,所述阀杆与所述转动件相连,转动所述阀杆,以调节所述转动件对所述第一口和/或所述第二口的封堵区域。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动件层叠设置,所述固定件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口、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三口相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阀杆相连。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上至少具有冷水进口、冷水出口、热水进口和混水出口,

32、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33、所述冷水出口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

34、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35、所述混水出口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

3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的阀,所述阀设置于与所述热水器的内腔相连的水路上。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的热水进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第二流道和热水管路与所述热水器的内腔相连,所述阀的冷水出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至少部分第一流道、所述阀的第四流道和冷水管路与所述热水器的内腔连通,所述阀的冷水进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第一流道和进水管路与自来水相连,所述阀的混水出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第三流道和供水管路与用水末端相连。

38、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阀及热水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阀上具有能与阀体内的混水腔相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可分别通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向混水腔内提供水,通过第三流道输出混水腔的水,由于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上游的第一流道部分与第一弯折部下游的第一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一预设夹角,和/或,第二流道包括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上游的第二流道部分与第二弯折部下游的第二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二预设夹角,通过第一弯折部和/或第二弯折部起到缓流作用,以及起到阻挡混水腔内的水流直接流至第一弯折部上游的第一流道部分和/或阻挡混水腔内的水流直接流至第二弯折部上游的第二流道部分的作用,防止第一流道内水压过大对第二流道的供水产生影响和/或第二流道内水压过大对第一流道的供水产生影响,有效降低第一弯折部上游的第一流道部分和/或第二弯折部上游的第二流道部分供水状态下水压波动对温度检测的影响,可提高在第一弯折部上游的第一流道部分和/或第二弯折部上游的第二流道部分对水温检测的准确度,以达到保证恒温效果的目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至少包括第三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三弯折部上游的所述第三流道部分与位于所述第三弯折部下游的所述第三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四预设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部下游的所述第三流道部分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流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流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流道中的至少两个相错开。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包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口,所述第三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混水腔,所述第三口的过流方向与所述第一口的过流方向和/或所述第二口的过流方向成第五预设夹角或者相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杆和转动件,所述阀杆与所述转动件相连,转动所述阀杆,以调节所述转动件对所述第一口和/或所述第二口的封堵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动件层叠设置,所述固定件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口、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三口相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阀杆相连。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至少具有冷水进口、冷水出口、热水进口和混水出口,

15.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所述阀设置于与所述热水器的内腔相连的水路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的热水进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第二流道和热水管路与所述热水器的内腔相连,所述阀的冷水出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至少部分第一流道、所述阀的第四流道和冷水管路与所述热水器的内腔连通,所述阀的冷水进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第一流道和进水管路与自来水相连,所述阀的混水出口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阀的第三流道和供水管路与用水末端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阀及热水器,该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形成有混水腔;能与混水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用于向混水腔提供水,第三流道用于输出混水腔的水;第一流道至少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上游的第一流道部分与第一弯折部下游的第一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一预设夹角,和/或,第二流道至少包括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上游的第二流道部分与第二弯折部下游的第二流道部分相错开或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本技术可有效降低阀内水压波动对温度检测的影响,提高对水温检测的准确度,保证恒温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杜韬,王立闯,叶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