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机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3256发布日期:2023-12-06 23:5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单向机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向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的电动化方向已经非常明确,降低汽车油耗,减少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是电动车发展的必经之路。

2、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电动车为纯电动单档系统,对于动力性和效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在动力性方面,尤其是爬陡坡和急加速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性能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而多电机系统的模式切换需要多个离合器和同步器等执行机构,结构复杂;双电机四驱车辆也相对较多,目前较多的是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组合使用,因为大多数的工况不需要前后驱都参与驱动,当异步电机不参与驱动,但随着半轴空转时,异步电机拖曳损耗也较低,所以是比较理想的配合。

3、但是,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组合,需要两个控制器分别控制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复杂,且异步电机体积大,效率低。

4、对此,现有也有前后驱都使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驱动的四驱系统,但是当永磁同步电机不参与驱动,但随着半轴空转时,永磁同步电机会空转产生感应电动势,导致传动部件产生机械磨损和搅油损失。而现有为解决此问题,都是增加额外的断开装置来切断半轴或差速器与电机的连接,然而,额外的断开结构复杂,且单独控制断开机构断开的过程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单向机构及车辆,从而解决了现有前后驱都使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驱动的四驱系统中,当前驱或后驱的永磁同步电机不需要参与驱动时,需增加额外的断开装置来切断半轴或差速器与永磁同步电机连接,且额外的断开结构复杂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向机构,所述单向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以及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缺欠部,所述第一轴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缺欠部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第一齿部,每个所述第一缺欠部包括向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一侧偏移的第一滑道,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二缺欠部,所述第二轴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二缺欠部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第二齿部,每个所述第二缺欠部包括向所述旋转方向另一侧偏移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齿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二缺欠部连接或分离。

3、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缺欠部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每个所述第一滑道沿所述旋转方向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齿部由所述第一限位部滑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时,第二齿部和所述第二缺欠部连接,所述第一齿部由所述第二限位部滑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时,第二齿部和所述第二缺欠部分离。

4、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缺欠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每个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旋转方向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齿部由所述第一限位部滑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齿部和所述第三限位部抵接。

5、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齿部由所述第一限位部滑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齿部和所述第三壁部抵接。

6、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第三壁部围成所述第二缺欠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二缺欠部的结构轮廓相同,所述第一齿部由所述第一限位部滑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齿部和所述第二缺欠部完全啮合。

7、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壁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均与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齿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滑道配合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滑道平行。

8、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缺欠部首尾相连,所述第一壁部在所述第一轴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第一轴的轴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壁部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壁部共同限定一个凸起部,所述第一轴包括连接平面,多个所述第一齿部均连接在所述连接平面上,所述第一齿部由所述第二限位部滑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平面贴合。

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单向机构。

10、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包括一个所述单向机构,所述单向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驱或所述车辆的后驱,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车辆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轴连接所述车辆的半轴,或,所述车辆包括两个所述单向机构,两个所述单向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驱或所述车辆的后驱,两个所述第一轴均连接所述车辆的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二轴分别连接所述车辆的两个半轴。

11、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包括一个所述单向机构,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车辆的差速器的其中一个半轴齿轮,所述第二轴连接所述车辆的半轴,所述车辆的差速器的齿轮架连接所述车辆的驱动电机,或,所述车辆包括两个所述单向机构,两个所述第一轴分别连接所述车辆的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轴分别连接所述车辆的两个半轴,所述车辆的差速器的齿轮架连接所述车辆的驱动电机。

12、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包括一个所述单向机构,所述单向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驱或所述车辆的后驱,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车辆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轴连接所述车辆的减速器的输入轴。

13、根据本技术的单向机构,单向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以及套筒,其中,套筒套设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缺欠部,第一轴包括与多个第一缺欠部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第一齿部,每个第一缺欠部包括向旋转方向一侧偏移的第一滑道,套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二缺欠部,第二轴包括与多个第二缺欠部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第二齿部,每个第二缺欠部包括向旋转方向另一侧偏移的第二滑道,第一齿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以使得第二齿部与第二缺欠部连接或分离。

14、本技术的单向机构可以布置在前驱或后驱,且以设置在驱动电机和半轴之间为例,本技术的第一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当驱动电机开启时,如图1所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轴逆时针旋转,第一齿部会通过摩擦力在第一滑道上滑动,将套筒向右推动(即向第二轴所在侧推动),使得第二齿部与第二缺欠部连接,以传递扭矩,当驱动电机关闭时,第二轴继续逆时针旋转,第二齿部会通过摩擦力在第二滑道上滑动,将套筒向左推动(即向第一轴所在侧推动),直至第二齿部与第二缺欠部分离,此时,车轮与半轴旋转时不会影响驱动电机。

15、因此,本技术通过对单向机构的设计,前后驱都可以使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驱动的四驱系统,不用考虑当驱动电机关闭时,永磁同步电机会空转产生感应电动势,导致传动部件产生机械磨损和搅油损失的问题,此外,本技术的单向机构在将驱动电机与半轴断开或传递扭矩时,无需额外断开装置,更无需单独控制断开装置的断开。

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