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机构、手动变速箱及宽体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5840发布日期:2023-12-21 20:4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挡机构、手动变速箱及宽体矿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动变速箱,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挡机构、手动变速箱及宽体矿车。


背景技术:

1、目前柴油宽体车主要采用手动变速箱或自动变速箱两类。根据调研和统计,搭载了手动变速箱的宽体车市场占有率更高。这是因为手动变速箱技术相对简单,故障率低,且手动变速箱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维护保养费用都比较低。对于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手动变速箱的整车运行油耗也较低,在整车设计时,主机厂需要为手动变速箱单独配置换挡机构。驾驶室的挡位器通过换挡机构与手动变速箱连接,通过手动操作挡位器即可实现车辆的换挡功能。

2、手动变速箱一般居中安装在整车车架内,该处空间本来就比较狭小,且有时会布置车辆的其他附件,导致用于布置选挡软轴与换挡软轴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不合理的布置可能会影响软轴安装后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提高选挡与换挡操作时的平顺性。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机构,包括:选挡软轴,用于在第一平面内运动,以带动手动变速箱的选挡支轴旋转;以及换挡软轴,用于在第二平面内运动,以带动手动变速箱的换挡支轴旋转,其中,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且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处于不同高度。

3、可选地,还包括换挡支架与卡扣,所述换挡支架连接于所述手动变速箱上,两个所述卡扣连接于所述换挡支架上,两个所述卡扣分别用于供所述选挡软轴与所述换挡软轴穿过。

4、可选地,所述换挡支架包括支架底板、支架上板与筋板,所述支架底板与所述支架上板均为l形,所述支架上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底板的两侧面,所述支架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上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卡扣,所述筋板连接于所述支架底板与所述支架上板上。

5、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长圆孔。

6、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扣座与u形螺栓,所述扣座上设有卡槽,所述u形螺栓的两端穿过所述扣座两侧并通过螺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u形螺栓与所述卡槽围合形成供所述选挡软轴与所述换挡软轴滑动穿过的导向通道。

7、可选地,还包括选挡摇臂与第一转轴,所述选挡摇臂一端与所述选挡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选挡摇臂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选挡软轴的对应端转动连接。

8、可选地,还包括锁紧螺栓,所述选挡摇臂一端设有u形开口槽,所述u形开口槽通过所述锁紧螺栓连接于所述选挡支轴上。

9、可选地,还包括挡摇臂与第二转轴,所述挡摇臂的一端与所述换挡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摇臂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换挡软轴的对应端转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动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换挡机构。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宽体矿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换挡机构或如上所述的手动变速箱。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挡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选挡软轴做拉线动作时在第一平面内运动,换挡软轴做拉线动作时在第二平面内运动,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相互平行且分处不同高度,使选挡软轴与换挡软轴上下相互错开,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维修便利,并且在选挡与换挡操作时不会出现运动干涉的情况,提高了选挡软轴与换挡软轴的使用寿命以及选挡、换挡时的平顺性,结构简单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挡支架(6)与卡扣(8),所述换挡支架(6)连接于所述手动变速箱(1)上,两个所述卡扣(8)连接于所述换挡支架(6)上,两个所述卡扣(8)分别用于供所述选挡软轴(3)与所述换挡软轴(5)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支架(6)包括支架底板(61)、支架上板(62)与筋板(63),所述支架底板(61)与所述支架上板(62)均为l形,所述支架上板(6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底板(61)的两侧面,所述支架底板(6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611),所述支架上板(6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621),所述第一安装孔(61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21)用于安装所述卡扣(8),所述筋板(63)连接于所述支架底板(61)与所述支架上板(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61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21)均为长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8)包括扣座(81)与u形螺栓(82),所述扣座(81)上设有卡槽(811),所述u形螺栓(82)的两端穿过所述扣座(81)两侧并通过螺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611)或所述第二安装孔(621)连接,所述u形螺栓(82)与所述卡槽(811)围合形成供所述选挡软轴(3)与所述换挡软轴(5)滑动穿过的导向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挡摇臂(2)与第一转轴(7),所述选挡摇臂(2)一端与所述选挡支轴(11)可拆卸连接,所述选挡摇臂(2)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2),所述第一连接孔(2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7)与所述选挡软轴(3)的对应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栓(10),所述选挡摇臂(2)一端设有u形开口槽(21),所述u形开口槽(21)通过所述锁紧螺栓(10)连接于所述选挡支轴(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挡摇臂(4)与第二转轴(9),所述换挡摇臂(4)的一端与所述换挡支轴(12)可拆卸连接,所述换挡摇臂(4)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41),所述第二连接孔(41)通过所述第二转轴(9)与所述换挡软轴(5)的对应端转动连接。

9.一种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机构。

10.一种宽体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机构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动变速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挡机构、手动变速箱及宽体矿车,涉及手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包括:选挡软轴,用于在第一平面内运动,以带动手动变速箱的选挡支轴旋转;以及换挡软轴,用于在第二平面内运动,以带动手动变速箱的换挡支轴旋转,其中,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且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处于不同高度。选挡软轴做拉线动作时在第一平面内运动,换挡软轴做拉线动作时在第二平面内运动,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相互平行且分处不同高度,使选挡软轴与换挡软轴上下相互错开,结构紧凑,维修便利,并且在选挡与换挡操作时不会出现运动干涉的情况,提高了选挡软轴与换挡软轴的使用寿命以及选挡、换挡时的平顺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冰川,王泽康,郭婷,戴锦宇,赵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