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4031发布日期:2024-02-20 21:1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卡箍,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第一活动扣、第二活动扣构成双向对扣结构,并产生双向自锁功能,进而不需应用到任何夹具、工具及设备即可对管接头对接处加以锁紧固定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


背景技术:

1、根据目前世界汽车行业的技术领域,有关油管连接技术,常见到的主流连接技术基本上是应用螺纹部件加上锥面来密封,针对此种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安装技术、方式,其结构虽然相对简单,因多采用铝合金制造,安装时容易破坏表面处理而影响到外观,且安装维修时均费时费力。

2、因此,上述现有油管连接技术其构造、功效,仍未臻至于理想,确实有改善的必要性。

3、于是,本创作人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该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应用第一活动扣、第二活动扣构成双向对扣结构,并产生双向自锁功能,进而不需应用到任何夹具、工具及设备即可对管接头对接处加以锁紧固定。

2、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是凭借一卡箍部件将一第一管接头与一第二管接头的对接处加以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卡箍部件包含:

3、一第一盖体,于一侧设一第一扣合杆;

4、一第二盖体,于一侧设一第二扣合杆,该第二盖体另一侧与该第一盖体另一侧形成活动枢接,使该第二盖体与该第一盖体能够相对开启、闭合,该第二盖体与该第一盖体的形状形成相对应状并共同界定出一套合区,用以套合于该第一管接头与该第二管接头的对接处;

5、一第一活动扣,活动枢接于该第一扣合杆,且凭借一第一弹性体弹力作用于该第一活动扣,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

6、一第二活动扣,活动枢接于该第二扣合杆,且凭借一第二弹性体弹力作用于该第二活动扣,使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7、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二盖体另一侧与该第一盖体另一侧是凭借一轴杆穿设于其中而形成活动枢接状。

8、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一盖体、该第二盖体在相对应的内表面二侧具有两个定位突缘,而该第一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阶部,该第二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定位槽,该两个定位突缘导合于该阶部及该定位槽,以构成卡箍部件的止挡定位作用。

9、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扭力弹簧,并套设于该第一扣合杆与第二扣合杆上。

10、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扭力弹簧,并套设于该第一扣合杆与第二扣合杆上。

11、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以其尾端弹簧的弹力顶推该第一活动扣、该第二活动扣的尾部,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12、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以其尾端弹簧的弹力顶推该第一活动扣、该第二活动扣的尾部,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13、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一活动扣与该第二活动扣的一端各具有一钩部,该钩部分别配合第二扣合杆、第一扣合杆的表面形状,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14、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一活动扣与该第二活动扣的一端各具有一钩部,该钩部分别配合第二扣合杆、第一扣合杆的表面形状,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15、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中,该第二管接头的表面设有复数个密封圈。

16、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利效益为:

17、1、第一活动扣、第二活动扣构成双向对扣结构,产生双向自锁功能,且借由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弹力作用,使第一活动扣以及第二活动扣可分别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及该第一扣合杆;当第一活动扣、第二活动扣其中任一活动扣被打开时,可由另一活动扣产生单向自锁功能,因此,卡箍部件均能保持在锁紧状态,而且外力移除后再借由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弹力作用,令第一活动扣、第二活动扣可自行恢复到双向自锁状态。

18、2、安装操作方便、快捷,且安装过程中不需应用到任何夹具、工具及设备,就能轻松完成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对接处的连接、固定,完全符合低碳环保要求。

19、3、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安装时不会破坏表面处理层,后续可重复使用。

20、4.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其零件材料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利于表面处理,美观且重量轻。

21、以下仅借由具体实施例,且佐以附图作详细的说明,俾使能够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功能、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是凭借一卡箍部件将一第一管接头与一第二管接头的对接处加以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卡箍部件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另一侧与该第一盖体另一侧是凭借一轴杆穿设于其中而形成活动枢接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该第二盖体在相对应的内表面二侧具有两个定位突缘,而该第一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阶部,该第二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定位槽,该两个定位突缘导合于该阶部及该定位槽,以构成卡箍部件的止挡定位作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扭力弹簧,并套设于该第一扣合杆与第二扣合杆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扭力弹簧,并套设于该第一扣合杆与第二扣合杆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以其尾端弹簧的弹力顶推该第一活动扣、该第二活动扣的尾部,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以其尾端弹簧的弹力顶推该第一活动扣、该第二活动扣的尾部,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动扣与该第二活动扣的一端各具有一钩部,该钩部分别配合第二扣合杆、第一扣合杆的表面形状,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动扣与该第二活动扣的一端各具有一钩部,该钩部分别配合第二扣合杆、第一扣合杆的表面形状,进而使该第一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一端紧密勾扣于该第一扣合杆。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接头的表面设有复数个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是凭借一卡箍部件将一第一管接头与一第二管接头的对接处加以连接、固定,该卡箍部件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一第一活动扣、一第二活动扣,该第一盖体设一第一扣合杆,该第二盖体设一第二扣合杆,凭借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弹力作用,使该第一活动扣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紧扣于该第一扣合杆。借此,第一活动扣与第二活动扣构成双向对扣结构,产生双向自锁功能,任一活动扣被打开时,均能保持在锁紧状态,而且外力移除后可自行恢复到双向自锁状态,安装操作方便、快捷,且不需应用到任何夹具、工具及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江育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育晨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