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驱动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1380发布日期:2023-12-21 19:0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差动驱动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驱动,具体涉及一种差动驱动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差速驱动如今已广泛应用于车辆工程及agv行业,主要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避免轮胎打滑磨损等问题。

2、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对称式锥齿轮差动驱动装置,其中,左右半轴锥齿轮和两个差动齿轮参数相同,从而导致差动驱动装置轴向距离较大,不利于其他部件设置,又整体重量较大,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差动驱动装置以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差动驱动装置轴向距离较大、不利于其他部件设置、整体重量较大、以及能耗较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差动驱动装置,用于车辆中,所述差动驱动装置包括:

3、壳体,其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中之一开设有第一输出口,另一开设有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出口插设有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左车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口插设有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右车轮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轴;

4、行星减速机,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输入轴;

5、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小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的外周,且与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设于所述小齿轮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以及,

6、行星齿轮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大齿轮的内圈,包括第一差动齿轮、第二差动齿轮、中间齿轮和过渡齿轮,所述第一差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二差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周,所述中间齿轮设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外圈相连接,且和所述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外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外圈和所述中间齿轮的外圈,并与所述大齿轮传动连接;

7、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

8、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齿数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齿数相同。

9、可选地,所述差动驱动装置还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大齿轮的内圈,所述支撑盘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中间齿轮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过渡齿轮固定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支撑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内容置有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轮毂和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轮毂,所述第二支撑部内容置有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齿部和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齿部;

11、所述差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组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

12、第一滚针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轮毂的外周,且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内,所述第一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转动连接;以及,

13、第二滚针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轮毂的外周,且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内,所述第二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转动连接。

14、可选地,所述支撑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内容置有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轮毂和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轮毂,所述第二支撑部内容置有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齿部和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齿部;

15、所述差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

16、第三滚针轴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齿部之间,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轮毂的外周,所述第三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转动连接;以及,

17、第四滚针轴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齿部之间,且套设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轮毂的外周,所述第四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转动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差动齿轮之间设有限位件,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第一差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差动齿轮。

19、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动齿轮靠近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差动齿轮靠近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槽;

20、所述限位件包括:

21、第一堵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且其中部具有沿朝向所述第二差动齿轮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一凸部;以及,

22、第二堵板,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且其对应所述第一凸部具有沿朝向所述第一差动齿轮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凸部。

23、可选地,所述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多个所述中间齿轮和多个所述过渡齿轮,且多个所述中间齿轮与多个所述过渡齿轮一一对应设置。

24、可选地,所述行星减速机包括外壳,所述输入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外壳,部分所述外壳插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外壳插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部位的外周壁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间隙配合。

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差动驱动装置,所述差动驱动装置包括:

26、壳体,其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中之一开设有第一输出口,另一开设有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出口插设有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左车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口插设有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右车轮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轴;

27、行星减速机,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输入轴;

28、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小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的外周,且与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设于所述小齿轮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以及,

29、行星齿轮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大齿轮的内圈,包括第一差动齿轮、第二差动齿轮、中间齿轮和过渡齿轮,所述第一差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二差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周,所述中间齿轮设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差动齿轮的外圈相连接,且和所述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外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差动齿轮的外圈和所述中间齿轮的外圈,并与所述大齿轮传动连接;

30、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

3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差动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行星减速机、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以及行星轮传动结构,所述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一差动齿轮、第二差动齿轮、中间齿轮和过渡齿轮,所述第一差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差动齿轮沿所述第一方向即所述大齿轮的轴向间隔分布,又通过所述中间齿轮和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大齿轮传动连接,使得所述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和所述行星齿轮传动结构的轴向距离极短,大大节省了所述差动驱动装置在轴向上的空间,方便车辆中的其它部件设置,又减小重量,降低能耗;又所述差动驱动装置采用所述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和所述行星齿轮传动结构进行传动,使得所述差动驱动装置的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