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1042发布日期:2023-12-14 08:4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饮水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出水龙头。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出水龙头大多仅设一个出水口,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用户对于水龙头的出水类型和出水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随着用户对于饮水健康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净饮设备,通过对市政水进行过滤以获取纯水,而现有的水龙头仅有一个出水口,使得不论是纯水还是原水均经同一出水口流出,从而造成水质的污染,无法获得预期的水质效果。又如,用户对于不同出水温度的要求,使得带有温度无级调节功能的水龙头应运而生,而现有的水龙头仅有一个出水口,使得常温水和热水均自该一个出水口流出,从而造成温度的相互影响,降低用户体验。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控水龙头组件,用于净水机,所述智控水龙头组件包括:水龙头,所述水龙头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呈同心转动设置的出水通道;电磁阀,具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电磁阀的出水接口通过供水管与所述水龙头连接;以及,触控模块和与所述触控模块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触控模块和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水龙头上;所述触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阀;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模块的触控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一所述出水通道。该水龙头虽然具有多个出水通道,但是多个出水通道同心布置,一方面加大了水龙头的径向尺寸,不利于水龙头的小型化,亦不利于外观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同心布置的出水通道,使得各出水通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存在共用现象,从而使得当不同温度的水流经与之对应的出水通道时,会经过接触式热传导影响与其相邻的出水通道的温度,从而造成出水温度不符合预期要求,再者各出水通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共用还会导致出水水流受到附壁效应的影响,从而影响出水水型,降低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水龙头,以解决现有的具有多个出水通道的水龙头结构复杂,且各出水水路受附壁效应的影响导致出水水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出水龙头,包括:

4、龙头本体,所述龙头本体的一侧设有出水嘴;

5、出水单元,所述出水单元包括至少两根相互独立且并排布置的出水管,各所述出水管均具有出水口;

6、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出水嘴处,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出水管一一对应且相互适配,各所述出水管穿经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以通过各自的所述出水口独立出水。

7、本技术中的所述出水龙头还包括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8、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固定连接且沿横向凸出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龙头本体相连。

9、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龙头本体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穿经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紧固件与所述龙头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10、所述出水嘴朝向所述龙头本体的内部的一侧设有止挡台阶,所述第一本体部位于所述龙头本体的内部的一侧设有沿横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止挡台阶抵靠以限制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出水嘴轴向方向的移动。

11、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出水管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两相对侧;所述出水管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位置相对的部分折弯以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出水管数量相同且与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壁相适配的第一导引面。

12、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端自所述出水嘴伸出,以在所述出水管的所述出水口的底端面与所述出水嘴的底端面之间形成高度差。

13、所述出水龙头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一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与所述出水管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14、所述龙头本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适配的插装孔,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下部插入所述插装孔;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本体部固定连接且向上延伸至所述插装孔外侧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一侧设有横向凸出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插装孔的上边沿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定位件沿所述插装孔轴向方向的移动。

15、所述延伸段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位置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出水管的第二支撑部;所述出水管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位置相对的部分折弯以朝向所述第一定位件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出水管数量相同且与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壁相适配的第二导引面。

16、所述出水龙头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包括沿多个所述出水管的并排方向延伸的压持部、以及与所述压持部固定连接的定位耳板,所述压持部与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壁抵靠,所述定位耳板与所述龙头本体固定连接。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技术中的出水单元包括至少两根相互独立且并排布置的出水管,各出水管均具有出水口,使得各路水流均能够通过与其对应的出水管单独流出,且因各出水管相互独立,从而使得各路水流在流出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互干扰。例如,出水单元包括两根出水管,一根出水管用于出原水,另一根出水管用于出净水,因原水和净水各自通过与各自相对应的出水管流出,使得用于出净水的出水管不会因流通原水而对该出水管造成污染,保证了该出水管处流出净水的品质。又如,出水单元包括两根出水管,一根出水管用于出常温水,另一根出水管用于出热水,因常温水和热水各自通过与各自相对应的出水管流出,且各出水管并排布置、相互分立,使得常温水和热水在各自的出水管内流动过程中均不会对另外的出水管的温度造成影响,从而保证了各出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出水温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19、再者,因各出水管并排布置、相互分立,使得各路水流在各自的出水管内流动并经各自的出水口流出,出水水流不受附壁效应的影响,出水水型稳定。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各出水管相互独立且同心布置的出水单元而言,本技术中的出水管相互独立且并排布置,简化了龙头本体内的水路布置,有助于龙头本体的小型化。

20、而且,本技术中的水龙头在出水嘴处设有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设有与出水管水量相同且相互适配的第一定位孔,通过第一定位件既实现了对出水管的安装定位的作用,又实现了多个出水管的出水口之间相互隔离的作用,各出水口之间无接触,水流自各自的出水管处流出,出水水流不受附壁效应的影响,水型稳定。

2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定位件设有沿横向凸出于第一本体部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定位件通过第一安装部与龙头本体相连。相较于通过内外螺纹实现第一定位件与水龙头的出水嘴的连接定位的方式而言,本实施方式,可以在提升第一定位件的装配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第一定位件的位置精度,从而确保出水管在第一定位件上的位置精度,保证出水管安装后能够顺利插入第一定位件的第一定位孔处,避免因第一定位件的周向位置变化而导致出水管与第一定位孔位置不相对应而降低装配效率。

2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水嘴设有止挡台阶,第一定位件的第一本体部设有沿横向凸出的限位部,限位部与止挡台阶抵靠以限制第一定位件沿出水嘴的轴向方向的移动,从而在第一定位件与龙头本体的装配过程中,起到粗定位的作用,有助于提升第一定位件的装配效率。

23、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定位件设有第一支撑部,出水管在与第一支撑部位置相对的部分折弯以插入第一定位孔,第一支撑部的上部设有与出水管数量相同且与出水管的外侧壁相适配的第一导引面。通过设置第一导引面,一方面对出水管插入第一定位孔实现导引,另一方面能够对出水管形成一定的限位,提升出水管的装配效率,再者还可紧凑化出水管与第一定位件的结构布局,缩小龙头本体的体积。

24、更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两相对侧,从而可以分利用龙头本体的内部空间,以既实现对第一定位件的安装又实现对出水管的导引。

25、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定位件的一端自出水嘴伸出,以在出水管的出水口的底端面与出水嘴的底端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当出水管的出水口的底端面与出水嘴的底端面之间高度齐平时,自出水口出来的水有溢流至第一定位件的外侧壁与出水嘴的内侧壁之间的风险。通过形成高度差,避免自出水口流出的水通过第一定位件与出水嘴之间的间隙溢流至龙头本体的内部,从而对龙头本体内部的零部件形成防护。

26、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水龙头还包括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一定位件分别位于出水管的出水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第二定位件设有与出水管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从而实现对出水管的进一步的安装定位,保证了出水管的位置精度。

27、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水龙头还包括锁止件,通过锁止件将出水管压持固定于龙头本体内,以实现对出水管的进一步的加装固定,保证了设备运行过程中,出水管的稳固性,从而确保了水龙头工作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