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5928发布日期:2024-01-06 23:1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监测设备,具体为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地质边坡是指山体或土坡等自然地形,在某些情况下,边坡可能存在滑坡、崩塌等不稳定情况,会给人和财产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为了减少危害的发生,需要使用到边坡检测装置,其可以及时监测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提前发现边坡失稳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防护和预警措施;现有的一种高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公告号:cn216012234u)在使用中具有以下缺点:

2、其在对监测仪进行安装时,通过调节柱旋转调节盘,在调节盘的转动下,横线调节杆能够在活动套筒内横向移动,进而实现夹持部对监测仪夹持固定,但是监测仪在进行监测时,其安装的位置可能经常出现刮风、暴雨,可能还会有岩石崩落、土层滑动等现象,使得装置整体发生晃动,这时仅通过夹持部对监测仪进行夹持可能不太稳固,进而造成监测仪可能无法准确记录边坡的真实变形情况,为此本专利提出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端开设有滑口,底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底端的第二齿轮,底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贯穿滑口并在底板的顶端滑动,两个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监测仪,底板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包括插接在底板顶端的螺杆,螺杆的顶端固定有顶板,顶板的底端与监测仪的顶端接触,螺杆的底端贯穿底板后其外壁螺接有螺母,底板的顶端安装有两个限位件,两个限位件设置在监测仪的前后两侧。

3、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件。

4、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上部杆体,上部杆体的底端插接有底部杆体。

5、所述上部杆体的外壁固定有齿条,底部杆体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和齿条相啮合。

6、所述上部杆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凹槽后与连接件相固定。

7、所述底部杆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把手,把手贯穿底部杆体后与第三齿轮相固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通过转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连接杆转动,两个第二连接杆带动限位块在滑口内滑动将监测仪固定住,之后通过将螺杆插入底板上开设的孔中,使得顶板与监测仪的顶端相接触,之后将螺杆的底端外壁螺接上螺母,从而实现对监测仪的顶端固定,最后将限位件安装在监测仪的前后两侧,使其与监测仪的前后两侧接触,最终将监测仪的左右前后以及顶端都固定,这样能够固定的更加牢固,避免在装置整体因为气候原因发生晃动时,监测仪固定不稳定,而导致监测仪无法准确记录边坡的真实变形情况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底板(5)的底端开设有滑口,底板(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7),第一固定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5)底端的第二齿轮(703),底板(5)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701),第一齿轮(701)和第二齿轮(703)相啮合,第一齿轮(701)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702),第一连接杆(702)的底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04),第二连接杆(70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块(705),限位块(705)贯穿滑口并在底板(5)的顶端滑动,两个限位块(705)之间设置有监测仪,底板(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8),第二固定机构(8)包括插接在底板(5)顶端的螺杆(801),螺杆(801)的顶端固定有顶板(802),顶板(802)的底端与监测仪的顶端接触,螺杆(801)的底端贯穿底板(5)后其外壁螺接有螺母(803),底板(5)的顶端安装有两个限位件(9),两个限位件(9)设置在监测仪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固定有转动柱(6),转动柱(6)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上部杆体(2),上部杆体(2)的底端插接有底部杆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杆体(2)的外壁固定有齿条,底部杆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和齿条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杆体(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凹槽后与连接件(3)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杆体(1)的正面转动连接有把手,把手贯穿底部杆体(1)后与第三齿轮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涉及建筑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底端开设有滑口,底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底端的第二齿轮,底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通过转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连接杆转动,两个第二连接杆带动限位块在滑口内滑动将监测仪固定住,之后通过将螺杆插入底板上开设的孔中,使得顶板与监测仪的顶端相接触,之后将螺杆的底端外壁螺接上螺母,从而实现对监测仪的顶端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向宇,田盼,覃杨鑫,田欧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哲成勘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