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2144发布日期:2023-12-30 09:4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压阻尼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1、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为了减少行驶途中的震动,车辆都会配备相关的减震机构,阻尼器时其中的重要部件。

2、阻尼器一般包括缸体、活塞和连接杆,活塞滑动连接于缸体内并将缸体内部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和无杆腔内均填充有阻尼液,缸体侧壁内开设有长孔流道和补偿腔,长孔流道两端分别与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补偿腔与无杆腔连通且补偿腔内设有弹性件和滑环,通过控制活塞滑动时阻尼液的流速实现缓冲减震功能。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车辆在不同路况的道路上形式时,路面的颠簸程度不同,难以根据不同的路况而调整阻尼器的阻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可以调节阻尼器的阻尼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

2、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包括缸体、活塞和连接杆,连接杆与活塞同轴连接,活塞滑动连接于缸体内且将缸体内部分为无杆腔和连接杆所在的有杆腔,缸体上开设有长孔流道和补偿腔,长孔流道两端分别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补偿腔连通无杆腔且补偿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缸体的底端设有调控流道和分液流道,调控流道两端分别与无杆腔和分液流道连通,分液流道分别与长孔流道和补偿腔连通,调控流道上设有用于控制调控流道通过能力的调控阀门,调控阀门包括阀体和调控轴,调控轴背离阀体一端连接有用于操控调控轴转动的手轮,手轮设置于缸体外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行驶至不同的路况上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即可带动调控轴转动来调节调控阀门的开合程度,进而可以调控流道内阻尼液通过的能力,连接杆推动活塞滑动时,活塞受到的阻尼程度不同,进而实现了阻尼器阻尼效果的调节。

5、可选的,所述调控轴上固定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的形状与扳手相适配。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型工程车辆上适配的阻尼器往往较大,与阻尼器配套设置的调控阀门和手轮较大,调控轴转动所需的扭力较大,人工转动手轮比较吃力,设置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的形状与扳手相适配,可使用扳手带动第一调节块转动进而实现调控阀门开合程度的调节,有助于节省人工。

7、可选的,所述缸体的底端设有调控电机,调控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皮带轮,调控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控电机带动驱动皮带轮转动,驱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来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从动皮带轮带动调控轴转动进而实现调控阀门开合程度的调节,机器代替人工调节,不仅有助于节省人工,还可以提高阻尼器阻尼效果的调节效率。

9、可选的,所述缸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锁紧块,锁紧块分别设置于连接杆两侧,缸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的长度方向与锁紧块的长度方向相同,两个锁紧块分别与双向螺纹杆的两端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的形状与扳手相适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程抢险车辆在到达作业现场后,作业时需要完全关闭调控流道来使阻尼器暂时失去阻尼作用,进而保持车身的稳定。使用锁紧块从连接杆两侧将连接杆夹紧锁定,有助于减轻调控阀门的负担,并且使连接杆被更牢固的锁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缸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锁紧电机,锁紧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进而驱动两个锁紧块向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杆的方向滑动,不仅有助于节省人工,还有助于提高锁紧块滑动的速度。

13、可选的,所述锁紧块靠近连接杆一侧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垫。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采用软橡胶材质制成,有助于提高锁紧块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提高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使锁紧块能够能稳固地将连接杆锁定,同时对连接杆的表面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15、可选的,所述缸体的顶端设有防护壳,锁紧电机设置于防护壳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程车辆经常需要前往野外作业,野外经常会遇到较大的风沙,空气中的粉尘会影响到锁紧电机的使用寿命。设置防护壳,防止使用环境中的粉尘和雨水与锁紧电机接触,延长锁紧电机的使用寿命。

17、可选的,所述防护壳与缸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于缸体上,在锁紧电机需要检修的时候,可以及时将防护壳拆下,便于锁紧电机的检修。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当遇到不同的路况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即可带动调控轴转动来调节调控阀门的开合程度,进而调控流道内阻尼液通过的能力,连接杆推动活塞滑动时,活塞受到的阻尼程度不同,进而实现了阻尼器阻尼效果的调节;

21、2.工程抢险车辆在到达作业现场后,作业时需要完全关闭调控流道来使阻尼器暂时失去阻尼作用,活塞无法在缸体内滑动,进而保持车身的稳定。使用锁紧块从连接杆两侧将连接杆夹紧锁定,有助于减轻调控阀门的负担,并且使连接杆被更牢固的锁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包括缸体(1)、活塞(2)和连接杆(3),连接杆(3)与活塞(2)同轴连接,活塞(2)滑动连接于缸体(1)内且将缸体(1)内部分为无杆腔(12)和连接杆(3)所在的有杆腔(11),缸体(1)上开设有长孔流道(13)和补偿腔(14),长孔流道(13)两端分别连通有杆腔(11)和无杆腔(12),补偿腔(14)连通无杆腔(12)且补偿腔(14)内设有弹性件(14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底端设有调控流道(15)和分液流道(16),调控流道(15)两端分别与无杆腔(12)和分液流道(16)连通,分液流道(16)分别与长孔流道(13)和补偿腔(14)连通,调控流道(15)上设有用于控制调控流道(15)通过能力的调控阀门(17),调控阀门(17)包括阀体(171)和调控轴(172),调控轴(172)背离阀体(171)一端连接有用于操控调控轴(172)转动的手轮(173),手轮(173)设置于缸体(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轴(172)上固定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块(174),第一调节块(174)的形状与扳手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底端设有调控电机(4),调控电机(4)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皮带轮(41),调控轴(17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75),驱动皮带轮(41)与从动皮带轮(175)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锁紧块(5),锁紧块(5)分别设置于连接杆(3)两侧,缸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6),双向螺纹杆(6)的长度方向与锁紧块(5)的长度方向相同,两个锁紧块(5)分别与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6)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块(61),第二调节块(61)的形状与扳手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锁紧电机(7),锁紧电机(7)的输出轴与双向螺纹杆(6)同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5)靠近连接杆(3)一侧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垫(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顶端设有防护壳(8),锁紧电机(7)设置于防护壳(8)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8)与缸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调阻尼效果的阻尼器,包括缸体、活塞和连接杆,活塞滑动连接于缸体内且将缸体内部分为无杆腔和连接杆所在的有杆腔,缸体上开设有长孔流道和补偿腔。缸体的底端设有调控流道和分液流道,调控流道两端分别与无杆腔和分液流道连通,分液流道分别与长孔流道和补偿腔连通,调控流道上设有用于控制调控流道通过能力的调控阀门,调控阀门包括阀体和调控轴,调控轴背离阀体一端连接有用于操控调控轴转动的手轮,手轮设置于缸体外侧。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即可带动调控轴转动来调节调控阀门的开合程度,连接杆推动活塞滑动时,活塞受到的阻尼程度不同。本申请具有可以调节阻尼器的阻尼效果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协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