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9567发布日期:2023-12-29 21:2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密封轴承,具体为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


背景技术:

1、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通常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及滚动体。由于在轴承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工况环境恶劣的可能,大部分轴承还会在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设置密封圈,而密封圈一般由橡胶体和骨架组成,并安装在轴承外圈两端面的密封槽内。

2、然而,轴承的应用场景中存在处于海水中工作的场景,在海水中的轴承在其外部都会以密封结构将轴承与海水分隔开,避免轴承与海水直接接触,从而导致轴承短时间内被海水腐蚀,并且海水直接与轴承接触也会使润滑失效,导致轴承失效。而一般密封轴承在考虑密封性能的前提下会将密封件与轴承的过盈量设置较大,导致轴承的转速被限制。现有的轴承未能在轴承的转速与轴承的密封性能之间找到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满足密封性能的同时采用轻接触的结构对轴承旋转影响较小,不会阻滞旋转。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及滚动体,所述内圈靠近两端面开设有内圈凹槽,所述外圈靠近两端面开设有外圈凹槽,同一侧的所述内圈凹槽与所述外圈凹槽之间设置双层密封结构;所述双层密封结构包括轻接触式密封组件以及外侧密封件;所述轻接触式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骨架及包覆在所述密封骨架外围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具有与所述外圈凹槽内嵌并密封接触的第一密封部、及与所述内圈凹槽单点接触的第二密封部;所述外侧密封件设于所述轻接触式密封组件远离所述滚动体的一侧,所述外侧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内圈凹槽;所述内圈凹槽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单点接触的接触点沿着轴承的轴线在所述外侧密封件上存在投影。

3、进一步地,所述外圈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密封接触面沿着轴承的轴线在所述外侧密封件上不存在投影。

4、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密封件与所述密封套之间设有间隙。

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骨架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轴承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内圈的外径与所述外圈的内径之间,所述第二端在轴承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外圈的内径与外圈凹槽的密封接触面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密封件包括弹簧挡圈。

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包括橡胶密封套。

8、进一步地,所述外圈凹槽包括同轴且平行于所述外圈的外径的外圈底壁,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端面内嵌入所述外圈凹槽并密封贴合于所述外圈底壁。

9、进一步地,所述内圈凹槽包括同轴且平行于所述内圈的内径的内圈底壁,以及倾斜设于内圈底壁的侧壁;所述第二密封部单点密封接触于所述侧壁,所述外侧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内圈底壁。

10、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架上相邻的兜孔之间设置凹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矩形凹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外圈的挡边位置进行外圈凹槽的加工,采用轻接触式密封组件并将其安装在外圈凹槽内,密封套与内圈凹槽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在轴承处于海水环境中时,外侧海水压力下,密封套与内圈凹槽的接触方式仍为点接触,满足密封性能的同时轻接触的结构对轴承旋转影响较小,不会阻滞旋转,且轻接触结构保证了接触面积极小,轴承在大气环境中运转时摩擦生热较小,使得轴承处于大气环境中高速运转时不会大量发热导致轴承失效。其次,上述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在内圈靠近两端面开设有内圈凹槽,将外侧密封件固定于内圈凹槽,安装方式可以是内圈凹槽的内圈底壁开安装槽,并将外侧密封件的一端过盈安装在其内部,如此设置的主要作用为在处于海水环境中时,外侧密封件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减少内侧密封圈结构的承压,避免内侧密封结构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变形导致润滑失效,同时也起到阻挡外部颗粒物进入轴承内部的作用;尤其是内圈凹槽与第二密封部单点接触的接触点沿着轴承的轴线在外侧密封件上存在投影,能够保证外侧密封件对单点接触的位置进行保护,减小接触点的压力,进一步延长轴承的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及滚动体,所述内圈靠近两端面开设有内圈凹槽,所述外圈靠近两端面开设有外圈凹槽,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所述内圈凹槽与所述外圈凹槽之间设置双层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密封接触面沿着轴承的轴线在所述外侧密封件上不存在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密封件与所述密封套之间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骨架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轴承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内圈的外径与所述外圈的内径之间,所述第二端在轴承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外圈的内径与外圈凹槽的密封接触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密封件包括弹簧挡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包括橡胶密封套。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凹槽包括同轴且平行于所述外圈的外径的外圈底壁,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端面内嵌入所述外圈凹槽并密封贴合于所述外圈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凹槽包括同轴且平行于所述内圈的内径的内圈底壁,以及倾斜设于内圈底壁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上相邻的兜孔之间设置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矩形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密封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腐防污薄壁密封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及滚动体,内圈靠近两端面开设有内圈凹槽,外圈靠近两端面开设有外圈凹槽,同一侧的内圈凹槽与外圈凹槽之间设置双层密封结构;轻接触式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骨架及包覆在密封骨架外围的密封套,密封套具有与外圈凹槽内嵌并密封接触的第一密封部、及与内圈凹槽单点接触的第二密封部;外侧密封件设于轻接触式密封组件远离滚动体的一侧,外侧密封件固定于内圈凹槽;内圈凹槽与第二密封部单点接触的接触点沿着轴承的轴线在外侧密封件上存在投影。本技术满足密封性能的同时采用轻接触的结构对轴承旋转影响较小,不会阻滞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锋,杜姗珊,尹学健,王忠强,柏宝晨,肖长春,黄飞,孟庆斌,温继凯,马升才,王有强,张贵朋,韩美玲,莎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