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插接头装置、管路系统、发动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8610发布日期:2024-02-22 21:0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快插接头装置、管路系统、发动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快速连接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快插接头装置、管路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车辆管路系统上已广泛使用了快插接头装置,例如发动机低压管路系统的连接件常采用快插接头,可实现与接头体的快速安装,但是却存在不易拆卸的问题,尤其是在整车空间狭小时,不方便后续的保养维护,甚至需要暴力破坏后才能拆下,会造成管路接头无法重复使用,增加了维修成本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快插接头装置、管路系统、发动机及车辆,该快插接头装置可以提高管路系统的维护效率,且保证管路连接的可靠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快插接头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周形成一圈第一凹槽;接头体,所述接头体与所述本体插接配合,所述接头体外周形成一圈第二凹槽;弹性环形件,所述弹性环形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弧形且在周向上交错设置;多个第一限位块,间隔的固定于所述弹性环形件内圈并与所述第一凹槽适配;多个第二限位块,间隔的固定于所述弹性环形件内圈并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按压扣,所述第二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按压扣。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外周间隔固定有两个环形的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体外周固定有一个环形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接头体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接头体中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接头体与所述本体插接配合后,靠近所述接头体一侧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接触。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与所述接头体的插接处夹设有密封圈。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与所述接头体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密封圈部分嵌入的密封凹槽。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环形件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管路系统,包括上述的快插接头装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管路系统。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插接头装置,该快插接头装置通过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弹性环形件对本体和接头体进行连接,在需要将本体和接头体分离时,只需使用第一按压扣和第二按压扣向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中间处推压而缩小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交错的长度,使多个第一限位块完全从第一凹槽中脱出,使多个第二限位块完全从第二凹槽中脱出,然后即可将本体和接头体分离开来,实现本体和接头体的快速分离,省时省力,提高管路系统的维护效率,并保证管路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快插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按压扣,所述第二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按压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周间隔固定有两个环形的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外周固定有一个环形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接头体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接头体中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快插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接头体的插接处夹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插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接头体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密封圈部分嵌入的密封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快插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形件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8.一种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快插接头装置。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系统。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快速连接接头技术领域的一种快插接头装置、管路系统、发动机及车辆,快插接头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周形成一圈第一凹槽;接头体,所述接头体与所述本体插接配合,所述接头体外周形成一圈第二凹槽;弹性环形件,所述弹性环形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弧形且在周向上交错设置;多个第一限位块,间隔的固定于所述弹性环形件内圈并与所述第一凹槽适配;多个第二限位块,间隔的固定于所述弹性环形件内圈并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本申请的快插接头装置可以提高管路系统的维护效率,且保证管路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瑞昌,程冬梅,贾小丽,范委修,刘云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