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7235发布日期:2024-01-06 23: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厂供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


背景技术:

1、落煤管是电厂用于在不同的受料皮带之间进行煤料分配的结构,落煤管总体设计应能保证物料的汇集输送,结合落差的大小设置诱导风抑制系统和缓冲物料冲击系统,避免采用传统落煤管时直接落料对受料皮带造成的直接冲击的现象;落煤管的设计要求保证所有落料点和胶带对中,运行期间不能发生落料点不正常现象;同时保证物料不在落煤管上堆积题。

2、在落煤管的运行过程中,需要设置三通转换结构以实现不同受料皮带的供料,而常规三通转换结构在长期受到落煤冲击的作用下,易出现磨损的问题,尤其是直接承受落煤冲击的阀芯部分,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时,当三通结构磨损时,需要对三通结构进行更换和维修,而现有的三通转换结构拆卸不便,存在维修和更换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以解决现有落煤管的三通转换结构存在使用寿命短和维修更换不便的问题,该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更换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包括落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转换腔、转芯和驱动电机,所述转换腔为横向设置且一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落料管由所述转换腔的顶部接入所述转换腔,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分别从所述转换腔底部两侧引出所述转换腔,所述转芯可转动并轴向位移地插入所述转换腔中,所述转芯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转芯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陶瓷层,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转换腔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换腔,所述转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轴端部花键配合的凹槽,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转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返转动,当所述转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落料管和所述第一出料管;当所述转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落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

3、进一步的,所述转芯的一端露出于所述转换腔的一端开口,且所述转芯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4、进一步的,所述转芯为塑胶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在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层,陶瓷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而所述连通通道是直接承载下落煤料冲击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所述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的整体耐磨性能,同时,所述转换腔为一端开口设置,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和所述转芯之间仅通过花键配合,在需要维修或更换所述转芯时,可通过所述转换腔的一端开口将所述转芯直接取出更换,有效降低维修和更换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转换腔、转芯和驱动电机,所述转换腔为横向设置且一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落料管由所述转换腔的顶部接入所述转换腔,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分别从所述转换腔底部两侧引出所述转换腔,所述转芯可转动并轴向位移地插入所述转换腔中,所述转芯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转芯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陶瓷层,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转换腔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换腔,所述转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轴端部花键配合的凹槽,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转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返转动,当所述转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落料管和所述第一出料管;当所述转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落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的一端露出于所述转换腔的一端开口,且所述转芯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为塑胶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落煤管电动三通结构,包括落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转换腔、转芯和驱动电机,所述转换腔为横向设置且一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落料管由所述转换腔的顶部接入所述转换腔,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分别从所述转换腔底部两侧引出所述转换腔,所述转芯可转动并轴向位移地插入所述转换腔中,所述转芯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转芯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陶瓷层,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转换腔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换腔,所述转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轴端部花键配合的凹槽。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落煤管的三通转换结构存在使用寿命短和维修更换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宗,樊金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