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及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5646发布日期:2024-04-25 10:0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及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及管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随着给排水及水利工程的建设,沟槽卡箍的应用成为公认的一种可靠、方便、快捷、经济的连接方式,各种形式的沟槽卡箍产品相继出现。虽然产品样式多,但其密封原理不变。目前密封胶圈一种是常规c型密封圈,一种是防负压密封圈,c型密封圈存在负压泄漏风险,防负压密封圈内环面的中部设有胶圈筋,起到防负压的作用,但是当管道管端存在旋转状态时,防负压密封圈存在与管端面干涉,挤压割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圈及管道连接结构,既能够起到防负压的作用,还能避免管端旋转时对密封圈挤压或切割损伤的风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包括环状的胶圈壁,胶圈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部,胶圈壁的内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内侧面设有内凹部分以形成用于容纳管道端部旋转的空间。

4、可选的,所述凸起部的内侧面中部位置设有内凹弧形面以形成内凹部分。

5、可选的,内凹弧形面的边缘对凸起部对应的同侧内边缘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形成与胶圈壁外侧面平行的圆柱面。

6、可选的,内凹部分的最大深度不大于凸起部的高度。

7、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与胶圈壁一侧连接的第一边部,第一边部的外端部与胶圈壁连接,内端部朝向胶圈壁中心方向弯曲以形成第一密封唇。

8、可选的,沿第一边部向胶圈壁中心方向,所述第一密封唇为渐缩结构。

9、可选的,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与胶圈壁另一侧连接的第二边部,第二边部的外端部与胶圈壁连接,内端部朝向胶圈壁的中心方向弯曲以形成第二密封唇。

10、可选的,沿第二边部向胶圈壁中心方向,所述第二密封唇为渐缩结构。

1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交界处外周套接固定有卡箍,卡箍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交界位置之间设有第一方面所述的密封圈。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用于连接的端部设有环状沟槽,卡箍设有卡入环状沟槽的卡头。

13、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具有凸起部,凸起部能够起到防负压的作用,凸起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部分,内凹部分形成容纳管端旋转的空间,相邻两个管道的管端发生柔性旋转运动时,管端活动空间均位于内凹部分形成的空间内,管端不会与密封圈产生挤压或切割等破坏性的接触,增加了管道管端的活动空间,避免了密封圈的破损,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圈,包括环状的胶圈壁,胶圈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部,胶圈壁的内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凸起部,其特征在于,凸起部的内侧面设有内凹部分以形成用于容纳管道端部旋转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内侧面中部位置设有内凹弧形面以形成内凹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内凹弧形面的边缘对凸起部对应的同侧内边缘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形成与胶圈壁外侧面平行的圆柱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内凹部分的最大深度不大于凸起部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与胶圈壁一侧连接的第一边部,第一边部的外端部与胶圈壁连接,内端部朝向胶圈壁中心方向弯曲以形成第一密封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沿第一边部向胶圈壁中心方向,所述第一密封唇为渐缩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与胶圈壁另一侧连接的第二边部,第二边部的外端部与胶圈壁连接,内端部朝向胶圈壁的中心方向弯曲以形成第二密封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沿第二边部向胶圈壁中心方向,所述第二密封唇为渐缩结构。

9.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交界处外周套接固定有卡箍,其特征在于,卡箍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交界位置之间设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用于连接的端部设有环状沟槽,卡箍设有卡入环状沟槽的卡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圈及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环状的胶圈壁,胶圈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部,胶圈壁的内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内侧面设有内凹部分以形成用于容纳管道端部旋转的空间,采用本技术的密封圈容许管道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避免了管道端部旋转对密封圈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姬长宝,张伟庆,陈立秋,孙允月,周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