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管道弯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3336发布日期:2024-03-06 16:4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力管道弯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力管道,特别涉及一种热力管道弯头结构。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2、现有的弯头结构在多为在生产车间进行整体加工,加工成型后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是在使用起重机吊装到运输车,再从运输车吊起卸下时,会造成内热力管道和外保温钢壳之间的软质保温填料损坏并和内热力管道和外保温钢壳发生错位,保温填料被不规则挤压,而产生错位其弊端是在使用中散热损失大致使外保温钢壳表面温度高,影响保温效果,同时在使用时不能保证快速的被拆装,进行安装或者拆卸维修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弯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拆卸容易,可重复使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包括外组合弯头、内弯头管道和保温填料;所述保温填料位于外组合弯头和内弯头管道之间;所述外组合弯头与内弯头管道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补偿支架。

4、进一步的,所述外组合弯头分为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

5、进一步的,所述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合拢后的截面与内弯头管道截面同心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的端部均设置有法兰盘与水平管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相接触的内侧面曲线轮廓上设置有外组合连接板;所述外组合连接板通过螺栓将合拢后的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补偿支架的高度与保温填料厚度相同,焊接在弯头结构端部,阻挡保温填料的位移并提高弯头连接后的强度。

9、进一步的,所述外组合弯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提升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的强度。

10、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填料设置有与内弯头管道形状相符的凹槽。

11、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填料为组合式结构分别粘贴在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的内壁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为组合式结构,在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合拢后焊接固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的弯头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通过组合式弯头结构,将外组合弯头和内弯头管道分开运输,避免运输过程中的保温填料变形错位。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弯头补偿支架的补偿能力和法兰盘与水平管路的固定连接,使得外组合弯头连接强度高可重复使用,降低施工和维修费用;最大限度的吸收管道伸缩变形,提供管路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组合弯头、内弯头管道和保温填料;所述保温填料位于外组合弯头和内弯头管道之间;所述外组合弯头与内弯头管道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补偿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组合弯头分为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合拢后的截面与内弯头管道截面同心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的端部均设置有法兰盘与水平管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相接触的内侧面曲线轮廓上设置有外组合连接板;所述外组合连接板通过螺栓将合拢后的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支架的高度与保温填料厚度相同,设置在弯头结构端部,阻挡保温填料的位移并提高弯头连接后的强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组合弯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提升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的强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填料为组合式结构分别粘贴在外组合下弯壳和所述外组合上弯壳的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填料设置有与内弯头管道形状相符的凹槽。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为组合式结构,在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合拢后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力管道弯头结构,包括外组合弯头、内弯头管道和保温填料,所述外组合弯头分为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合拢后的外组合下弯壳和外组合上弯壳的截面与内弯头管道截面同心设置,通过组合式弯头结构,将外组合弯头和内弯头管道及保温填料分开运输,避免运输过程中的保温填料变形错位;利用弯头补偿支架的补偿能力和法兰盘与水平管路的固定连接,弯头结构连接强度高可重复使用,降低施工和维修费用,最大限度的吸收管道伸缩变形,提供管路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孔凡伟,邢乐民,李风华,肖建球,刘云志,孔范明,李晓东,姜惠文,孙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青岛西海岸热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