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2933发布日期:2024-03-22 10:16阅读:9来源:国知局
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污水反冒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防反冒产品多是连接在横向安装的排污管出口上。但是这种防反冒产品却只能安装在流入化粪池的管口或者流入水沟的管口处,且不具备双向防渗漏以及双向抗水压功能,在立管上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快捷地安装在楼宇一楼的立管上的防污水反冒盖。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螺纹盖边,在螺纹盖边的内侧连有伸出部,可以伸入立管检查口内并形成一个圆筒隔水层。圆筒隔水层的空心部分为圆孔,水能够从圆孔流出。在圆孔的另一面可以紧密地塞入与之适配的堵盖的伸出部,堵盖面面积比伸出部平面面积大。这样,圆孔与堵盖伸出部套接后,使得堵盖面无法伸入圆孔内。这种堵盖无法整个伸入圆孔的卡合将使堵盖在受到一定的水压之后会脱离圆孔,圆孔即可进行放水。

3、试验中发现,无积水的情况下圆孔与堵盖的伸出部套接后,水无法从缝隙进行渗透,且当堵盖承受的水压达到10(kpa)时会完全脱离圆孔。

4、进一步地,在流水情况下圆筒隔水层外壁能将绝大部分流水隔离到检查口与圆筒隔水层外壁之间的缝隙,水会往没有阻隔的方向流走。

5、进一步地,在流水情况下会有少量流水会进入到圆孔中,圆孔与堵盖的伸出部套接后是紧贴无缝的使得流水无法渗漏。

6、进一步地,在流水情况下会有少量流水会进入到圆孔中,小于10千帕的水压无法压脱堵盖。

7、进一步地,堵盖面距离堵盖伸出部末端边缘5~8毫米,这样设置的堵盖抗压效果更为合适。

8、进一步地,圆孔与堵盖的伸出部套接后,无法轻易通过堵盖面取出堵盖。

9、采用了这种设置的本实用新型,在与检查口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按顺时针旋入检查口螺纹上,让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上的螺纹全部套接在检查口螺纹上即可完成安装。在分离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与检查口时,只需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即可完成分离。在水压达到10千帕时,堵盖会被水压离圆孔即可完成放水。在堵盖被水压离圆孔后,只需要将堵盖伸出部重新塞回圆孔里即可完成再次防渗漏。采用此种设置的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和分离时步骤简单,使用效果突出。



技术特征:

1.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包含本体(1),其特征是:在所述本体(1)内侧固连有圆筒隔水层(2),在所述圆筒隔水层(2)的空心部分为圆孔(8),在所述圆孔(8)跟堵盖伸出部(3)相适配,在所述堵盖伸出部(3)任一面固连堵盖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其特征是:所述圆筒隔水层(2)的形状为圆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其特征是:所述堵盖伸出部(3)的形状为圆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其特征是:所述堵盖伸出部(3)可以伸入到所述圆孔(8)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包括本体(1),在本体(1)内侧固连有圆筒隔水层(2),螺纹盖边(4)使得本体(1)与圆筒隔水层(2)固连在一起。在圆筒隔水层(2)内的圆孔(8)里套接堵盖的伸出部(3),圆孔(8)与堵盖的伸出部(3)相适配。在堵盖的伸出部(3)上固连堵盖面(5),堵盖面(5)会与螺纹盖边(4)相卡。在本体(1)内侧以及检查口的出水口外侧(7)有相适配的螺纹。采用此种结构的本楼宇立管防污水反冒盖,在安装和分离步骤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业文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