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4829发布日期:2024-03-05 12:0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具体为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


背景技术:

1、我国轨道车辆转向架一系悬挂常采用钢弹簧与油压阻尼器相结合的转臂式结构或锥形金属橡胶堆结构。转臂式一系悬挂结构由钢弹簧、油压减振器、转臂节点和橡胶垫组成,结构较为复杂;锥形金属橡胶堆结构相对简单,但需同时承受垂、纵、横三向载荷作用,尤其当受到较大的垂向载荷时,容易发生蠕变,导致性能下降;且受橡胶材料本身性能的制约,使用寿命较低。

2、为了改进上述两种轨道车辆转向架一系悬挂结构,现有技术下已经出现了结合钢弹簧的垂向及其橡胶堆弹簧的纵横向优势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复合型一系弹簧组。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8777520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用一系弹簧组和轨道车辆转向架,通过在轨道车辆转向架用一系弹簧组中设置钢弹簧和橡胶堆弹簧;弹簧挡板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相对的一侧表面上,钢弹簧的一端与弹簧挡板连接,钢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座连接,橡胶堆弹簧的一侧与第一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橡胶堆弹簧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座连接垂向载荷主要通过钢弹簧传递,防尘罩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挡板上,防尘罩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座过盈配合连接;与相关技术中金属橡胶弹簧结构不能承受较大垂向载荷的方式相比,横向和纵向载荷主要通过橡胶堆弹簧传递,而垂向载荷主要通过钢弹簧传递,从而避免使用橡胶弹簧承受较大的垂向载荷,保证了轨道车辆转向架用一系弹簧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3、但是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的轨道车辆转向架用一系弹簧组在使用过程中弹簧组橡胶堆弹簧组件均为外层橡胶堆金属圈相对固定,其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主要承受拉力,各层橡胶所承受的应力较大,使得内层橡胶变形较大,容易发生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解决了橡胶堆弹簧中各层橡胶所承受的应力较大,使得内层橡胶变形较大,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包括上承载筒、钢弹簧、v型橡胶堆弹簧、下支撑座、轴箱连接座以及弹簧卡圈,所述钢弹簧位于上承载筒和下支撑座之间,且钢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承载筒和下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轴箱连接座可拆卸地固定在下支撑座的底部。

5、其中,所述v型橡胶堆弹簧由多层金属圈和橡胶层叠形成截面投影为正v形的结构,所述v型橡胶堆弹簧外层的金属圈通过弹簧卡圈固定于上承载筒的筒壁内,所述v型橡胶堆弹簧内层的金属圈与下支撑座穿过v型橡胶堆弹簧的部分卡固连接,所述v型橡胶堆弹簧上形成有槽口。

6、优选的,复合式一系弹簧组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的一端与上承载筒的底部卡接固定,防尘罩的另一端与下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罩位于钢弹簧的内侧。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支撑座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以及中部橡胶,所述上顶板与防尘罩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橡胶形成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下底板的顶部穿过v型橡胶堆弹簧并与之卡固连接。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上顶板朝向防尘罩的一侧形成有外层限位圈,所述防尘罩的底端套设在外层限位圈的外缘。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上顶板朝向防尘罩的一侧还形成有内层限位圈,所述内层限位圈位于外层限位圈的内侧,且内层限位圈的内壁与中部橡胶固定连接。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底板包括锥形凸柱,所述锥形凸柱穿过v型橡胶堆弹簧并与之卡接固定。

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底板还包括柱形螺柱,所述柱形螺柱固定在锥形凸柱的顶部,所述柱形螺柱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圆螺母。

12、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底板还包括下限位结构,下限位结构形成在锥形凸柱的下方,所述下限位结构与轴箱连接座错台配合,且下限位结构与轴箱连接座之间通过内六角平头螺钉连接固定。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具备以下

15、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正v形的v型橡胶堆弹簧与上承载筒和下支撑座的配合设置,使得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在使用时改善了v型橡胶堆弹簧中各层橡胶的受力状态,降低了v型橡胶堆弹簧的中各层橡胶所承受的应力,从而减少了内层橡胶产生较大变形导致的橡胶开裂,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下底板中柱形螺柱与圆螺母的锁紧配合,使得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在提吊移动前能够进行预组装,优化了复合式一系弹簧组的提吊工序。

18、3、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式一系弹簧组简化了结构,使得零部件减少,并且减少了组装工序,节约了材料、人工以及时间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载筒(1)、钢弹簧(2)、v型橡胶堆弹簧(3)、下支撑座(5)、轴箱连接座(6)以及弹簧卡圈(7),所述钢弹簧(2)位于上承载筒(1)和下支撑座(5)之间,且钢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上承载筒(1)和下支撑座(5)固定连接,所述轴箱连接座(6)可拆卸地固定在下支撑座(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橡胶堆弹簧(3)上形成有槽口(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4),防尘罩(4)的一端与上承载筒(1)的底部卡接固定,防尘罩(4)的另一端与下支撑座(5)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罩(4)位于钢弹簧(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座(5)包括上顶板(51)、下底板(52)以及中部橡胶(53),所述上顶板(51)与防尘罩(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橡胶(53)形成在上顶板(51)和下底板(52)之间,所述下底板(52)的顶部穿过v型橡胶堆弹簧(3)并与之卡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51)朝向防尘罩(4)的一侧形成有外层限位圈(511),所述防尘罩(4)的底端套设在外层限位圈(511)的外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51)朝向防尘罩(4)的一侧还形成有内层限位圈(512),所述内层限位圈(512)位于外层限位圈(511)的内侧,且内层限位圈(512)的内壁与中部橡胶(5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52)包括锥形凸柱(521),所述锥形凸柱(521)穿过v型橡胶堆弹簧(3)并与之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52)还包括柱形螺柱(522),所述柱形螺柱(522)固定在锥形凸柱(521)的顶部,所述柱形螺柱(52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圆螺母(8)。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52)还包括下限位结构(523),下限位结构(523)形成在锥形凸柱(521)的下方,所述下限位结构(523)与轴箱连接座(6)错台配合,且下限位结构(523)与轴箱连接座(6)之间通过内六角平头螺钉(9)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包括上承载筒、钢弹簧、V型橡胶堆弹簧、下支撑座、轴箱连接座以及弹簧卡圈,所述钢弹簧位于上承载筒和下支撑座之间,且钢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承载筒和下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轴箱连接座可拆卸地固定在下支撑座的底部。本技术中,通过正V形的V型橡胶堆弹簧与上承载筒和下支撑座的配合设置,使得复合式一系弹簧组在使用时改善了V型橡胶堆弹簧中各层橡胶的受力状态,降低了V型橡胶堆弹簧的中各层橡胶所承受的应力,从而减少了内层橡胶产生较大变形导致的橡胶开裂,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花,吴明江,曾凡冲,杨丽,郝晨星,张丽,刘东坡,朱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