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1195发布日期:2024-03-22 10:3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力监测,具体为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是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并使用到的东西,在建筑中通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建筑建造时会使用到监测装置对建筑内的风量进行检测,其中多点位监测可对不同方向的通风进行检测。

2、目前的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同房间内部的高度会略有不同,在使用时如果监测装置的高度不合适可能会导致检测的结果会出现偏差,导致数据出现误差,对建筑内部通风的检测结果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数值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下方的支撑套筒,固定在支撑套筒底端的筒体,安装在筒体内部的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筒体一端的叶轮,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导风结构,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底端的伸缩杆,固定在伸缩杆两侧的滑条,开设在支撑套筒内部两侧的滑槽,开设在支撑套筒两端的固定孔,开设在伸缩杆两端的活动腔,固定在活动腔内部一端的弹簧,以及固定在弹簧一端的伸缩块。

3、进一步地,所述滑条关于伸缩杆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滑条与滑槽的位置相匹配。

4、进一步地,所述滑条的外径与滑槽的内径相匹配,滑条在滑槽的内部构成滑动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外径与支撑套筒的内径相匹配,伸缩杆与支撑套筒之间构成插接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等间距设置在支撑套筒的两端,固定孔的内径大于伸缩块的外径。

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块设置有两个,伸缩块通过弹簧在活动腔的内部构成伸缩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内部的导风腔,固定在导风腔内部的导风板。

9、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导风板呈交叉状固定在导风腔的内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现有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数值容易出现偏差;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结构可便于调节筒体的位置,在进行使用时筒体的高度可能会与当前房间不匹配,此时将伸缩块向活动腔的内部推入,接着可将支撑套筒推动使其在伸缩杆的外部滑动,调节到合适高度后弹簧的弹力将伸缩块从活动腔的内部推出卡入固定孔的内部,此时伸缩杆和支撑套筒之间可固定住,与此同时滑条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可实现导向效果。

12、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通过导风结构可便于对气流进行导向,在使用时一个方向的气流通过叶轮灌入导风腔的内部,此时气流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方向的叶轮,导风板可将导风腔的内部分割成六个区域,可将四个叶轮进入的气流分别导出,防止气流影响到叶轮的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1),设置在安装板(1)下方的支撑套筒(3),固定在支撑套筒(3)底端的筒体(4),安装在筒体(4)内部的传感器(7),以及安装在筒体(4)一端的叶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筒体(4)的内部设置有导风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22)关于伸缩杆(21)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滑条(22)与滑槽(23)的位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22)的外径与滑槽(23)的内径相匹配,滑条(22)在滑槽(23)的内部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1)的外径与支撑套筒(3)的内径相匹配,伸缩杆(21)与支撑套筒(3)之间构成插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24)等间距设置在支撑套筒(3)的两端,固定孔(24)的内径大于伸缩块(27)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块(27)设置有两个,伸缩块(27)通过弹簧(26)在活动腔(25)的内部构成伸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6)包括开设在安装板(1)内部的导风腔(62),固定在导风腔(62)内部的导风板(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61)设置有两个,两个导风板(61)呈交叉状固定在导风腔(62)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风力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建筑通风多点位监测装置数值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调节结构可便于调节筒体的位置,在进行使用时筒体的高度可能会与当前房间不匹配,此时将伸缩块向活动腔的内部推入,接着可将支撑套筒推动使其在伸缩杆的外部滑动,调节到合适高度后弹簧的弹力将伸缩块从活动腔的内部推出卡入固定孔的内部,此时伸缩杆和支撑套筒之间可固定住,与此同时滑条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可实现导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豆北峰,张华,李尧青,孙建鹏,宋志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