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8440发布日期:2024-04-08 11:3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病虫防治,具体为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1、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麦红蜘蛛、蝗虫、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

2、如公开号为cn212993918u的一种基于生态农业的水稻种植用防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针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内部设有竖杆,所述竖筒的外壁前侧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该基于生态农业的水稻种植用防虫装置,诱虫灯会发出光亮对稻田内部种子进行吸引,虫子飞向诱虫灯时一但触碰到电网丝,虫子会被电网丝电死掉入到半圆槽的内部进行存储,便于后续操作人员进行清理,期间可以对稻田内部虫子进行较为高效灭杀,不会出现将自家稻田地内部虫子驱赶到相邻其他人家稻田地内部情况出现,不易出现两块相邻稻田主人之间扯皮情况出现,利于推广使用。

3、但是,在该专利中,其使用时需要移动该装置时不方便进行移动,不能对该装置进行运输,对于不同农作物需要不同的高度,该装置对高度的调整不方便,田地中路面不平,该装置固定在地面上不够稳固,该装置对电能的使用较大,不够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中空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座底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螺纹杆外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螺纹杆外壁

5、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活动贯穿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除虫驱鸟装置,所述除虫驱鸟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通过设置太阳能板,达到为除虫驱鸟装置提供光能的目的。

6、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右侧活动贯穿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通过转动转动杆,达到对除虫驱鸟装置进行高度调整的作用。

7、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中空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三螺纹杆,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第四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座顶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三螺纹杆外壁,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四螺纹杆外壁。

8、优选的,所述第三螺纹杆底部活动贯穿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三螺纹杆延伸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有针杆。通过设置针杆,达到对除虫驱鸟装置进行固定的作用。

9、优选的,所述长板的数量有两个,所述长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数量有四个。通过设置行走轮,达到对除虫驱鸟装置进行移动的目的。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数量有四个,且位于第一安装座内壁底部四角,所述第四螺纹杆活动贯穿第二安装座,所述第四螺纹杆延伸端活动贯穿四个行走轮。通过转动第四螺纹杆,达到对针杆进行收缩的作用。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通过设置行走轮,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移动,方便进行运输。

14、2、该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通过转动转动杆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高度调整,对于不同的农作物使用不同的高度,更好的除虫驱鸟。

15、3、该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通过底部设置针杆,使得该装置固定在田地中更加稳固,针杆可进行收缩,不影响其移动。

16、4、该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通过顶部安装太阳能板,可以为该装置提供光能,更加节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长板(9),所述第一安装座(1)中空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01)顶部活动贯穿第一安装座(1),所述第一螺纹杆(101)延伸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座(2),所述第一固定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除虫驱鸟装置(3),所述除虫驱鸟装置(3)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04)右侧活动贯穿第一安装座(1),所述第二螺纹杆(104)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6)中空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6)包括第三螺纹杆(601),第三锥形齿轮(602),第四锥形齿轮(603),第四螺纹杆(604),所述第三螺纹杆(601)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座(6)顶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602)固定套设在第三螺纹杆(601)外壁,所述第三锥形齿轮(602)与第四锥形齿轮(603)啮合,所述第四锥形齿轮(603)固定套设在第四螺纹杆(604)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纹杆(601)底部活动贯穿第二安装座(6),所述第三螺纹杆(601)延伸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座(605),所述第二固定座(605)底部固定连接有针杆(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9)的数量有两个,所述长板(9)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行走轮(5),所述行走轮(5)的数量有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6)的数量有四个,且位于第一安装座(1)内壁底部四角,所述第四螺纹杆(604)活动贯穿第二安装座(6),所述第四螺纹杆(604)延伸端活动贯穿四个行走轮(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农业病虫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田防虫驱鸟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中空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座底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螺纹杆外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螺纹杆外壁。本技术通过设置行走轮,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移动。通过转动转动杆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高度调整,对于不同的农作物使用不同的高度,更好的除虫驱鸟。

技术研发人员:闵存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康君宜汇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