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4316发布日期:2024-03-22 10:17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自润滑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


背景技术:

1、自润滑轴承的种类有多种,分为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固体镶嵌自润滑轴承等,镶嵌式自润滑轴承采用的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抗极压固体润滑材料,由金属底材与嵌入底材的孔或槽中的固体润滑剂膏体构成,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底材承担了绝大部分负荷,孔或槽中的固体润滑剂向摩擦面转移或反转移,在摩擦面上形成润滑良好、牢固附着并均匀覆盖的固体转移膜,大幅度降低了摩擦磨损。

2、目前自润滑轴承在使用后,需要对其内部的转子进行检修维护,但是现有的大多自润滑轴承在拆卸时较为不便,从而导致了在转子检修维护时较为麻烦,影响转子检修的效率,从而影响自润滑轴承的正常使用,故此,提出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解决了现有的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在进行使用时大多自润滑轴承在拆卸时较为不便,从而导致了在转子检修维护时较为麻烦,影响转子检修的效率,从而影响自润滑轴承正常使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包括轴承壳体,所述轴承壳体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润滑环,所述润滑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轴承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贴合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三个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三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

4、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通槽内部的套环,所述套环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柱。

5、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柱与润滑环固定连接,所述润滑环与轴承壳体相对应,所述复位弹簧活动连接于活动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板与活动槽活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块与限位板相对应,所述轴承壳体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限位板与移动槽相对应。

7、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卡接块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卡接块与安装板相对应。

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与润滑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环与润滑环相贴合,所述稳定柱与通槽相对应。

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螺纹孔,三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移动槽与活动槽相连通。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通过轴承壳体、润滑环、活动槽、限位板、压缩弹簧与复位弹簧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通过润滑环的设置,当转动环转动时,摩擦润滑环,从而降低转动环的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轴承转动更加顺滑,且通过限位板与卡接块的相互配合,使得两个安装板卡接于轴承壳体的表面,从而使得轴承壳体与安装板拆卸时更加方便,从而使得在对轴承内部的转子检修维护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自润滑轴承在拆卸时较为不便,从而导致了在转子检修维护时较为麻烦,影响转子检修的效率,从而影响自润滑轴承正常使用的问题;

12、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壳体(1),所述轴承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润滑环(2),所述润滑环(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环(3),所述轴承壳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的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两个所述复位弹簧(4)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下表面贴合有卡接块(6),所述卡接块(6)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7),三个所述压缩弹簧(7)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4),三个所述限位板(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通槽内部的套环(10),所述套环(10)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柱(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柱(11)与润滑环(2)固定连接,所述润滑环(2)与轴承壳体(1)相对应,所述复位弹簧(4)活动连接于活动槽(13)的内部,所述限位板(5)与活动槽(13)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6)与限位板(5)相对应,所述轴承壳体(1)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移动槽(12),所述限位板(5)与移动槽(12)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7)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4)的内部,所述卡接块(6)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安装槽(14)的内部,所述卡接块(6)与安装板(8)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3)与润滑环(2)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环(3)与润滑环(2)相贴合,所述稳定柱(11)与通槽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3)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螺纹孔,三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移动槽(12)与活动槽(13)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装卸的自润滑轴承,涉及自润滑轴承技术领域,包括轴承壳体,所述轴承壳体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的内壁固定固定连接有润滑环,所述润滑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轴承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活动槽。本技术通过轴承壳体、润滑环、活动槽、限位板、压缩弹簧与复位弹簧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通过润滑环的设置,当转动环转动时,摩擦润滑环,从而降低转动环的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轴承转动更加顺滑,且通过限位板与卡接块的相互配合,使得两个安装板卡接于轴承壳体的表面,从而使得轴承壳体与安装板拆卸时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祝小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荣昌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