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连接的管间连接组件和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6884发布日期:2024-05-11 00: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纹连接的管间连接组件和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间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城市自来水管网改造中,内衬不锈钢复合管是自来水管道改造的首选。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通过在铁管或锌管内壁设置一层很薄的不锈钢层,从而避免管内自来水对管体的锈蚀。然而,这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在对接时,管内的自来水很容易通过这种不锈钢复合管的断口切面接触外层的铁管或锌管造成管口的腐蚀。而且由于内衬不锈钢层与外层的铁管或锌管的材质不同而存在的电位差导致这种管口切面的腐蚀速度远远大于简单的铁管和锌管直接接触自来水。为此现有技术采取了诸多手段保护这种管口切面的密封问题。比如专利文献cn 113738966 a通过在管端设置包覆管口切面的管端套以保护管口不被管内流体接触。

2、现有技术下,管间连接一般存在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卡箍的连接,第二种是通过螺纹连接。第一种连接方式可以参照前述专利文献cn 113738966 a。对于螺纹连接方式,专利文献cn 104864200 a公开了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件。该复合管件作为不锈钢管或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之间的连接件,包括外层钢管、内衬不锈钢层,以及设置在两端的密封体,密封体包覆于不锈钢管。对接后,通过密封体的密封,隔绝管内流体与外层钢管的接触,从而避免外层非不锈钢的钢管受管内流体腐蚀。相比于其他的连接方式,该复合管件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但专利文献cn 104864200 a未具体公开该复合管件与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之间如何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cn 104864200 a所公开的连接件实现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管口断面的密封连接。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纹连接的管间连接组件,包括被连接的管体、连接件和密封圈;连接件包括外层管件和内衬不锈钢层;内衬不锈钢层设置于外层管件的内壁,并且轴向长度小于外层管件使得外层管件相对于内衬不锈钢层在管体轴向上向外凸出的凸出部,并且外层管件在凸出部设置有内螺纹;内衬不锈钢层在末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设有朝向管口的锥形凸台,使得锥形凸台与外层管件之间形成密封环腔;管体的末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使得管体能够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实现管体和连接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密封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端封体和内套体;内套体设有与锥形凸台相匹配的内斜面;当密封圈被装在管体末端时,端封体能够包覆管体端口端面,内套体能够紧贴于管体内壁;当密封圈被装在管体末端,管体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时,密封圈被收容于密封环腔内,与密封环配合实现密封。

4、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组件,锥形凸台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

5、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组件,锥形凸台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的部分形成包覆内衬不锈钢层端面的端面部。

6、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组件,内套体的内斜面和锥形凸台的圆锥面之间具有过盈配合的结构。

7、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组件,内套体设有能够与管体过盈配合的外斜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纹连接的管间连接结构,包括被连接的管体、连接件和密封圈;连接件包括外层管件和内衬不锈钢层;内衬不锈钢层设置于外层管件的内壁,并且轴向长度小于外层管件使得外层管件相对于内衬不锈钢层在管体轴向上向外凸出的凸出部,并且外层管件在凸出部设置有内螺纹;内衬不锈钢层在末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设有朝向管口的锥形凸台,使得锥形凸台与外层管件之间形成密封环腔;管体的末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使得管体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实现管体和连接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密封圈,被收容于密封环腔内,包括一体成型的端封体和内套体;端封体包覆管体端口端面,并紧贴密封环;内套体的外表面紧贴管体内壁,内表面紧贴锥形凸台的圆锥面。

9、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结构,锥形凸台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

10、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结构,锥形凸台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的部分形成包覆内衬不锈钢层端面的端面部。

11、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结构,内套体通过内斜面和锥形凸台的圆锥面的过盈配合而使得内套体内表面紧贴锥形凸台的圆锥面。

12、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间连接结构,内套体设有能够与管体过盈配合的外斜面,并通过外斜面和管体内壁的过盈配合而使得内套体外表面紧贴管体内壁。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包括端封体和内套体,管体和连接件螺纹拧紧时,端封体压持密封环,形成端面密封,内套体和锥形凸台之间形成斜面密封,从而构筑端面密封和斜面密封的双密封结构,保证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螺纹连接的管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连接的管体(1)、连接件(2)和密封圈(3);连接件(2)包括外层管件(21)和内衬不锈钢层(22);内衬不锈钢层(22)设置于外层管件(21)的内壁,并且轴向长度小于外层管件(21)使得外层管件(21)相对于内衬不锈钢层(22)在管件轴向上向外凸出的凸出部(23),并且外层管件(21)在凸出部(23)设置有内螺纹(231);内衬不锈钢层(22)在末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24);密封环(24)设有朝向管口的锥形凸台(241),使得锥形凸台(241)与外层管件(21)之间形成密封环腔(25);管体(1)的末端设置有与内螺纹(231)相配合的外螺纹(13),使得管体(1)能够通过外螺纹(13)与内螺纹(231)的配合实现管体(1)和连接件(2)之间的螺纹连接;密封圈(3)包括一体成型的端封体(31)和内套体(32);内套体(32)设有与锥形凸台(241)相匹配的内斜面(33);当密封圈(3)被装在管体(1)末端时,端封体(31)能够包覆管体(1)端口端面,内套体(32)能够紧贴于管体(1)内壁;当密封圈(3)被装在管体(1)末端,管体(1)与连接件(2)螺纹连接时,密封圈(3)被收容于密封环腔(25)内,与密封环(24)配合实现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锥形凸台(241)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锥形凸台(241)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22)的部分形成包覆内衬不锈钢层(22)端面的端面部(24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内套体(32)的内斜面(33)和锥形凸台(241)的圆锥面(242)之间具有过盈配合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内套体(32)设有能够与管体(1)过盈配合的外斜面(34)。

6.一种螺纹连接的管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连接的管体(1)、连接件(2)和密封圈(3);连接件(2)包括外层管件(21)和内衬不锈钢层(22);内衬不锈钢层(22)设置于外层管件(21)的内壁,并且轴向长度小于外层管件(21)使得外层管件(21)相对于内衬不锈钢层(22)在管体轴向上向外凸出的凸出部(23),并且外层管件(21)在凸出部(23)设置有内螺纹(231);内衬不锈钢层(22)在末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24);密封环(24)设有朝向管口的锥形凸台(241),使得锥形凸台(241)与外层管件(21)之间形成密封环腔(25);管体(1)的末端设置有与内螺纹(231)相配合的外螺纹(13),使得管体(1)通过内螺纹(231)与外螺纹(13)的配合实现管件(1)和连接件(2)之间的螺纹连接;密封圈(3),被收容于密封环腔(25)内,包括一体成型的端封体(31)和内套体(32);端封体(31)包覆管体(1)端口端面,并紧贴密封环(24);内套体(32)的外表面紧贴管体(1)内壁,内表面紧贴锥形凸台(241)的圆锥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锥形凸台(241)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锥形凸台(241)朝向管口的末端超出内衬不锈钢层(22)的部分形成包覆内衬不锈钢层(22)端面的端面部(243)。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套体(32)通过内斜面(33)和锥形凸台(241)的圆锥面(242)的过盈配合而使得内套体(32)内表面紧贴锥形凸台(241)的圆锥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套体(32)设有能够与管体(1)过盈配合的外斜面(34),并通过外斜面(34)和管体(1)内壁的过盈配合而使得内套体(32)外表面紧贴管体(1)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纹连接的管间连接组件和连接结构。该连接组件包括专利文献CN 113738966 A所公开的连接件、被连接管体以及密封圈。其中密封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端封体和内套体。内套体设有与连接件密封环锥形凸台相匹配的内斜面。当密封圈被装在管体末端时,端封体能够包覆管体端口端面,内套体能够紧贴于管体内壁。当密封圈被装在管体末端,管体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时,密封圈被收容于密封环腔内,与密封环配合实现密封。当管体和连接件螺纹拧紧时,端封体压持密封环,形成端面密封,内套体和锥形凸台之间形成斜面密封,从而构筑端面密封和斜面密封的双密封结构,保证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贺忠臣,康彩荣,孟宪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