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咬合式铝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2200发布日期:2024-04-30 17:3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咬合式铝锭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铝金属铸造,具体涉及一种咬合式铝锭。


背景技术:

1、铝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在铝合金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铝锭原材料,为了转运时便于装卸移动,一般都是将铝锭交叉层层叠摞码放成垛,然后捆绑用叉车装卸。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5579137u的一种包括铝锭本体,所述的铝锭本体是块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铝锭本体上具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上面的铝锭本体上具有一个伸出舌,伸出舌和铝锭本体是一体的,所述储存腔里面还有物料,所述的伸出舌扳下来将物料挡在储存腔里面,所述储存腔是多个的,储存腔在铝锭本体上部周围均匀分布。

3、针对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4、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铝锭之间不能咬合锁定,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遭遇颠簸等易使铝堆发生偏移、铝锭窜动,从而会造成散包倾倒等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铝锭本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咬合式铝锭,解决了铝锭之间不能咬合锁定,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遭遇颠簸等易使铝堆发生偏移、铝锭窜动,从而会造成散包倾倒等严重后果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咬合式铝锭,包括多个第一铝锭块和多个第二铝锭块,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和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截面均为梯形,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斜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铝锭块的斜面相匹配,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之间。

5、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限位杆和多个限位球,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球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限位杆远离第一铝锭块的一端,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一侧均开设有圆槽,每个所述圆槽的上方均开设有条形槽,每个所述条形槽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杆相匹配,每个所述插槽和每个所述圆槽分别与对应的限位球相匹配。

6、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燕尾块,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每个所述燕尾块分别与对应的燕尾槽相匹配。

7、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杆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槽相匹配。

8、优选的,每个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均环绕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9、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块。

10、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远离第一t形块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t形槽,每个所述第一t形块分别与对应的第一t形槽相匹配。

11、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块。

12、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远离对应第二t形块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t形槽,每个所述第二t形块分别与对应的第二t形槽相匹配。

13、优选的,每个所述定位杆的杆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两个第一铝锭块1之间的限位机构,将两个限位球分别插入对应插槽的内部,随后将对应的第二铝锭块放入两个第一铝锭块之间,随后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相互远离,从而使每个限位球分别往对应圆槽的内部移动,随后可使两个第一铝锭块固定。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那个第二铝锭块两侧的燕尾块,当第二铝锭块放入两个第一铝锭块之间时,每个燕尾块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燕尾槽的内部,从而防止每个第一铝锭块与对应的第二铝锭块分离。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每个第二铝锭块下表面的定位杆,将每个定位杆插入到对应定位槽的内部,可使第二铝锭块无法移动,从而可防止每个第一铝锭快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咬合式铝锭,包括多个第一铝锭块(1)和多个第二铝锭块(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1)和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的截面均为梯形,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的斜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铝锭块(1)的斜面相匹配,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1)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限位杆(3)和多个限位球(4),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每个所述限位球(4)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限位杆(3)远离第一铝锭块(1)的一端,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一侧均开设有圆槽,每个所述圆槽的上方均开设有条形槽,每个所述条形槽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杆(3)相匹配,每个所述插槽和每个所述圆槽分别与对应的限位球(4)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燕尾块(5),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1)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每个所述燕尾块(5)分别与对应的燕尾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6),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杆(6)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均环绕固定连接有防滑垫(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块(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1)远离第一t形块(8)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t形槽,每个所述第一t形块(8)分别与对应的第一t形槽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块(9)。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2)远离对应第二t形块(9)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t形槽,每个所述第二t形块(9)分别与对应的第二t形槽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合式铝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杆(6)的杆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咬合式铝锭,涉及铝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第一铝锭块和多个第二铝锭块,每个所述第一铝锭块和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截面均为梯形,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的斜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铝锭块的斜面相匹配,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每个所述第二铝锭块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之间。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两个第一铝锭块1之间的限位机构,将两个限位球分别插入对应插槽的内部,随后将对应的第二铝锭块放入两个第一铝锭块之间,随后对应的两个第一铝锭块相互远离,从而使每个限位球分别往对应圆槽的内部移动,随后可使两个第一铝锭块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新太合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